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关村》2008,(10):44-47
从电子城的兴起到中关村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从若干“中关村第一”到“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中关村的20年,也是这些“创新英雄”拼搏的20年,更是中关村品牌的20年!  相似文献   

2.
王小兰 《中关村》2004,(12):48-49
中关村企业转型时刻2004年9月份,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为过20岁生日的中关村企业举办了一次活动。据统计,从中关村创业到现在,20年来,仍然存在的公司仅仅23家。在这23家公司当中,发展比较好的确实是非常的好。那次会上,联想、四通、时代三家公司作为代表在中关村的一面墙上印下了手印。应该说,中关村的企业这20年来生生死死非常不平凡。很多企业,它的一个产品成功了,或者说它有一个具有市场爆发力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今天却找不到它第二个成功的领域或者产品,像这样的企业在中关村比比皆是。中关村很多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2,(11):96-97
中国高新科技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区域的升级转换,从中关村到上地再到北清路就是二十年来发展的典型。20年巨变后的科技新篇从民间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积极干预,从日渐饱和的中关村一直往北,从白颐路到信息大道,"上地欢迎你"的硕大字体耀目在面前。20多年前,上地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  相似文献   

4.
赵玉华 《中关村》2012,(6):37-38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中关村看什么?20年来,以中关村为代表的88个国家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为己任,为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早期的探索到现在的引领,中国高新区走过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其成果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马文良 《中关村》2015,(4):49-51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韩柏告诉记者:中关村要从存量挖掘潜能,主要依靠对现有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改造、优化和升级,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创新社区模式正是解决之道。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史。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中关村已经形成了16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随着2013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到"一区十六园",中关村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从以企业聚集为重心的1.0版本过渡到现阶段以产业集  相似文献   

6.
论坛综述:党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关于未来发展的伟大构想,为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针对中关村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构建新金融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7海淀论坛于2007年12月19日召开。从1998年到2008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走过了20年,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的众多企业经历了将近20年的艰苦奋斗,正是这些企业托起了中关村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受到资金瓶颈的困扰。近年来,海淀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7,(10):98-101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从四通打字机到激光照排术,从紫光扫描仪到"星光"中国芯,从搜狐到联想百度……今天的中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它已经是象征着我国科技前沿的一个品牌,被公认为"中国硅谷"。为纪念和回顾20年风雨历程,9月15日,由《中关村》杂志和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关村:20岁正年轻"主题展览在华润置地·橡树湾项目现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8,(4)
中关村20年发展规划: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成立20周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为此,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认真总结和研究了中关村园区20年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做出中  相似文献   

9.
最近,参加了中关村“双优”评选活动,许多在座的朋友都是中关村成长的见证人,这让我想起中关村的发展过程。从1980年10月陈春先创办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到今天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如果说从中关村实验区的建立算起,到现在也有15年了,整整15年。今天来说,回忆过去,总结经验,瞻望未来,商讨对策,对中关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23年应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又是漫长的一段历史。23年中关村地区走过的路程大约分为三个段落。从1980年陈春先创建第一个民办企业,到1988年之前这一段,是中关村电子一条  相似文献   

10.
夏颖奇 《中关村》2008,(6):37-37
中关村现在地域面积232平方公里,高科技2企业已经达到了两万家,在中关村这块土地上,我们有很多的大学,国际级的重点大学有30多所,加上普通大学大约70所,国家级研究院、研究所、工程中心有200多个,中关村到现在为止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107家,所以这是中关村的内涵。很多外国人或者是来宾,包括中关村人也经常问到,中关村究竟是什么?过去的20年,中关村是中国的创新中心,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中关村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年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9,(4):9-9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吊诡形势,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路线图,指明中关村创新发展新的目标,吹响了再造辉煌的进军号。中关村走过了让世界瞩目的20年,从“电子一条街”发轫,10年拼搏经营打造“中国硅谷”,  相似文献   

12.
张越 《中关村》2013,(5):68-70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让来自中国创新的发源地的‘中关村人’想到了“中关村梦”,也让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聚集地中关村软件园想到了它的“产业梦”。从2010年到2013年,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跨入到第二个十年。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中关村软件园也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市场孵化器,转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3.
刘红果 《中关村》2008,(11):22-32
在各界纪念中关村20周年大幕开启的10月,我们隆重推出《中关村20周年特刊》第一部分,这既是对过去20年来中关村报道的延续与发扬,更是对中关村未来30年成为世界创新中心的期待做出的积极回应……谨此,本期特刊推出下半部分重点篇章:“聚焦产业集群”和“巡礼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代表,“聚焦产业集群”,就是透过中关村发展的新视角,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巡礼科技园”则见证了中关村科技园跨行政区域的一个个蓄势待发、前景无限的“一区多园”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态势,科技园的触角已延伸到北京各地,如珍珠般地被播撒在首都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4.
未来20年 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卫 《中关村》2008,(5):14-1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成立20周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研究,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黄威 《中关村》2006,(3):39-40
5年前,国务院在关于加大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力度的批复中,对中关村的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如今,以技术创新为“立村之本”的中关村发展状况如何?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的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突显,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高地”。据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调查课题负责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介绍,这一课题从方案和问卷设计、分析数据到提出报告,历时半年多,涉及近900家不同规模、各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采集原始数据20万个,是中关村近年来规模较大、数据齐全、效…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3,(2)
【3年54亿打造中关村】4月16日消息,北京市财政局将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从2003年到2005年每年预算安排18亿元,支持中关村一区五园建设,同时还设立了工业发展、商业结构调整和外贸发展等专项资金18亿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8,(4)
10年来,我一直在中关村办企业,对身边的中关村的巨大变化看得尤为真切。柳传志作为人大代表谈感悟时如是说。20年前中关村初创时,曾被骂为骗子一条街,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料。20年后中关村的发展成果,誉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候讯是中关村经理人的“标本”从辍学站柜台到管理带队伍,侯迅的经理人之路走了8年之久。因为,这里是中关村,中国IT产业最底层的生态圈。就是这样一步步的,侯迅们在创造中关村的未来-----题记  相似文献   

20.
勒川 《中关村》2007,(9):76-78
十年磨一剑,十年一总结。经过10年磨砺,电脑节已经成长为海淀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中关村的名片。它是海淀中关村向世界发布信息的窗口,是中关村走向国际化的桥梁。透过历届中关村电脑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反映出了中关村历年的发展和精神风貌。2007年是中关村电脑节的第10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同时也是科学技术部全面统筹培植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第一年,更是2008奥运会筹备工作决战之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