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英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并金融监管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本通过对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分析和评价,并借鉴其成功做法,提出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和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激励相容理论在金融监管中的效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迅速改变了银行的经营环境,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明显加大,促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不断探索新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监管方式。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金融监管正呈现一种正向激励的特征和激励相容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激励相容理论、激励相容监管及国际金融监管中激励相容监管的运用的阐述,认为激励相容监管也将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推进货币政策运作与银行监管走向专业化的重大举措,是顺应世界金融监管发展潮流、贴近中国国情的明智之举。新成立的银监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处理好银监会监管与商业银行自律监管、监管与创新、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监管他人与监管自身等各种关系,不断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影子银行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监管制度建构的前提是厘清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对影子银行体系内涵涉及到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进行剖析后发现,监管的制度模式已滞后于综合金融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工具已不能对交叉领域中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需对于现存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主体和责任归口,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总结了在前一段时期银行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银监会在今后提高监管效率方面应做的工作,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有关银行监管的成功经验和本国实际对我国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影子银行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监管制度建构的前提是厘清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对影子银行体系内涵涉及到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进行剖析后发现,监管的制度模式已滞后于综合金融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工具已不能对交叉领域中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需对于现存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主体和责任归口,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8.
陈庆华  陈京坤 《新智慧》2004,(1B):52-52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1998年,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现在是分出来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行业进行分业监管的体系。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监管体制框架基础上,做好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逐步将金融监管体制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从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然后再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中央银行同时承担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职能,存在许多弊端。应进一步改革,建立一个效率性高、协调性和独立性强的统一监管模式。统一监管的核心是改现行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为一家综合性机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