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乙 《中国西部》2006,(3):170-171
我一直以为,要写一点关于酒,尤其是关于酒与文化的文字,先不来上个二三两“老烧“,是找不到感觉的.用清醒得像断案包公一般的头脑,去写关于酒的文章,稍不留神就会写成读起来让人直冒冷汗的“判决书“.唯有像歌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那样,方可笔走龙蛇,“酒后吐真言“.……  相似文献   

2.
盛世之年,把酒当歌,其正时也。在我们这个酿酒大国,好酒无数,各具千秋。遇有佳节婚娶,宾朋欢聚,酒是少不得的助兴媒介。八大名酒也好。后起之秀也罢。好酒待高朋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歌里唱的:“朋友来了有美酒”,酒,在国人的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董畅 《东宇经纬》2000,(6):30-30
语教学是个总的概念,它包括很多内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统称语能力训练。“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吸收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我以为语教学要想真正获得大面积丰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首先应强调读。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能读千赋,  相似文献   

4.
守望心灵     
有人说,他写的是“一句诗”,也有人说,他写的是“科学诗”,还有人说,他写的是“哲理诗”。其实,无论怎样称说,他写的诗正如叶永烈所评价的那样,“它像警句那样短小精悍,叩人心扉;它像寓言那样寓有哲理,给人教育;它像诗歌那样富有形象,使人联想。”  相似文献   

5.
心灵攻坚战     
热暴力对决,“成功”收官
  那一天,我发火了,当众给了她一个下马威,似乎达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心中暗自窃喜。
  “作业几次不交,上课讲话,屡教不改,像什么样子!”我的右手重重地拍打在讲台上,左手紧攥着话筒,心中怒火蹭蹭直上,眼睛死死地盯住了她,声色俱厉地说道。但此时的她雄赳赳、气昂昂地挺直了腰板,写满了不服的脸完全可以与天花板平行。面对如此高傲的回击,我心中的底气泄了一半。  相似文献   

6.
昭明 《中国西部》2006,(2):82-83
就像“天上掉下个郭德纲”,真话和直言凸现了相声的可爱,掀起了文化讨论的涟漪。小角楼酒快马杀入刀光剑影的市场酒林,彰显黑马横空出世的豪迈之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梅香 《魅力中国》2010,(33):134-134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曹禺:像陈白露一样掉到坑里,可又跳不出去》:晚年的曹禺有许多未了的心愿,他曾试图完成抗战期间写了一半的《桥》,还留下了《黑店》、《孙晤空》等戏的提纲和草稿。有一段时间,他一小时一小时趴在桌子上写,女儿万方留有那时曹禺写的纸条,上面写着:“为什么一个字也写不出。……譬如我总像在等待什么,其实我什么也不等待。”也许是他忘了父亲用一生痛苦总结出来的箴言:“千万不要做官,万万不要做官。”而这旬箴言也真的成了儿子的谶语。看着曹先生的悲剧,联系到教师的特殊地位,作为教师,不读书,不常读书,有一天,真的会失去自己的本分。  相似文献   

8.
张昕 《珠江经济》2001,(11):62-63
进行家庭投资时必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家庭投资时还需留一份清醒。近几年,随着家庭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已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投资格局。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资金能不断增值,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家庭资金进行各种投资。但是,在进行家庭投资时必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家庭投资时还需留一份清醒。家庭投资,还应把规避风险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原河南省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离而不休,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成立“辉县市老干部服务队”,帮助群众治虫、治水、治山,脱贫致富;全国人大常委范敬宜说他是“政声人去后,伟业千古留”。90年代,他倡导和帮助市委、政府修建像红旗渠那样宏伟的  相似文献   

10.
一半一半     
《宁波通讯》2008,(9):55-55
世界很奇妙,凡事总是“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想得到百分之百的圆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有用一半的人生,来影响另外的一半,用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9月29日,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举行。赴宴企业家约50人,并未像此前预测的“一半富豪拒绝出席”。巴菲特盖茨未借助慈善晚宴对中国富豪“劝捐”。巴菲特认为,中国慈善发展会超过美国,并告诉准备投身慈善的人们“不要怕失败,以前我们都有许多失败。”他还说,对中国而言,现在这一代人是“关键的一代人”,  相似文献   

12.
“酒仙”老编:红、白葡萄酒大批混进中国的酒文化行列,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然而在中国人的饮酒传统中,喝葡萄酒多少还有点附庸风雅的味道,一般戏称喝点“酸酒”,这个“酸”字就含有小资情调。但真要是“酸”也得“酸”到底,总不能仿效“梁山泊”好汉们的喝法“切二斤牛肉,胡乱筛几碗酒来吃!”葡萄酒必须细品,不可“牛饮”。当然你要是非往“高”了喝才痛快,我等老编也爱莫能助。关于这种玉液琼浆的谣言和误传可以说不胜枚举,还是让我们听听风尚的葡萄酒专家的9条意见吧--一、 所有葡萄酒都是越陈越香?大部分白葡萄酒都…  相似文献   

13.
苏循亮 《走向世界》2010,(25):83-83
据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酒,首推商朝甲骨文古卜辞中的“鬯其酒”,也就是今日山东的“兰陵酒”。兰陵酒,是今天犹存的稀有古酒酒种,历经三千年历史风云,代代传承,沿袭至今,一直没有间断,是历史跨度最长的酒,  相似文献   

14.
举报人频频遭袭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在自家门前遭3名陌生男子砍杀,经多日抢救治疗.目前虽有意识但仍未清醒,危重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他被砍杀的原因疑为实名举报腐败遭到报复.去年底他曾向有关部门写过(《关于请求保护我及家人生命安全的紧急报告》.但是危及他生命安全的“砍杀”还是发生了,他的脚筋和耳后动脉都被砍断.可能会留下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要不是抢救及时,其后果更不堪设想 。  相似文献   

15.
西部看湖     
要写关于赛里木湖的文章,我深感文字的无能为力。若干年前读汪曾祺写赛里木湖,曾不无潮讽地笑他,怎么就只有这一个字呀:“赛里木湖蓝啊,真蓝啊!”轮到我来写,跃出脑海的,依然是那一湖的湛蓝、一湖纯粹的蓝;寻来找去,还是只有那个“蓝”字。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有晚睡的习惯,我也同样。 已是子夜时分,我退出电脑,钻进被窝,一时难以入睡,便插上耳机,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出女播音员甜柔的声音:“5000元的奖金啊!我再说一遍,‘7007,打一个日常用品’。”她还进一步提示:“谁用,谁就像文化人;各位听众,您把两个7写大一些,把两个0写小一些,再一连,好好看一下像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朱国良 《浙江经济》2014,(16):63-63
有一篇外国人写的《中国人崇尚干杯文化》,在国内的一张报上转载后,读了让人思虑良多。谁不知道国人崇尚的是“酒文化”!酒圣李白、陶渊明是那么放达,酒仙张旭、酒贤苏轼、曹参是那般洒脱。“曲水流觞”传芳百世,王勃诗文传唱千古,不都是酒成全的文化呀!怎么变成了“干杯文化”了呢?其实,我觉得这事局外人看得还真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的8月1日是山东篮球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的上午,在济南一家酒店的小会议室里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老头”:略显秃顶的“寸头”,高挺的鼻梁,浓密的络腮胡只留嘴唇上边的那一部分,青春的下巴扯起腮帮上两道深深的笑纹,冷峻、狡黠而又踌躇满志。他就是山东男篮历史上首位外籍主教练利马斯。最近,这位屯陶宛老头成了山东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关于利马斯在山东男篮能否取得像桑特拉奇第一年在鲁能泰山足球队时那样的巨大成功,也成了大家日常谈论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9.
就像“天上掉下个郭德纲”,真话和直言凸现了相声的可爱, 掀起了文化讨论的涟漪。小角楼酒快马杀人刀光剑影的市场酒林,彰显黑马横空出世的豪迈之气。  相似文献   

20.
金钰 《魅力中国》2014,(27):55-56
自古诗人都喜吟咏月与酒。但像太白那样执着、彻底地热爱月与酒的却不多。综观李白一生,酒﹑月及其相关的诗几乎囊括了其创作全部。“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似乎清楚太白的绣口中蕴含着怎样的天地,也懂得太白对月与酒寄予着怎样的深情。在太白心中,月与酒不仅是天上的光芒、口中的芳香,更是生命中永恒的陪伴。通过对月与酒的反复吟咏,太白的内在心象得到完整、完美的诠释与展现。而酒豪、月柔也使其笔中饱含侠气与仙气,将他的诗情幻化成盛唐里最美好的模样。太白寄情素月流光,写意诗酒年华,把那段只属于他的不羁传奇铸就成时光的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