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的形成有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公司股权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原因。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从改革企业融资体制着手,解决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进入企业方式选择、证券市场和银行作用发挥、法人组织机构完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问题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和难题,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本文阐述公司治理的定义、内涵,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并从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稳步推进股权多元化等方面浅析优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博弈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表面上的繁荣与实质上的治理弱化,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在解释我国审计委员会治理弱化制度成因的基础上,借助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提出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即加大对审计委员会“不尽职”的惩罚力度,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人“侵占”的概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控制人与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之表象上的繁荣与实质性的治理弱化,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中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新兴课题。本文在解释我国审计委员会治理弱化的制度成因基础上,借助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得出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即加强对审计委员会“不尽职”的惩罚,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人“侵占”的概率,从而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或缓解内部控制人与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术界对健全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国有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控制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问题等方面提出的对策研究,都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全面揭露及深入分析基本原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力图梳理相关的学术成果,廓清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的研究脉络,以期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同时也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由于受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历史环境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公司治理的各项主要因素,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不独立、薪酬制度不合理以及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差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根据研究共识,改善公司资本结构的根本在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而财务治理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解决我国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不同的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又可以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解决。所以,我们通过对公司资本结构和财务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实现资本结构优化和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完善的措施,以此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从而达到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上公司业绩、改善公司资产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信用社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信贷风险突出,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内部人控制严重等问题,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外部人干预是形成农信社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提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优化外部环境,以促进农信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的演进及其发展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却是在近代产业革命尤其是在20世纪以后。本文在研究内部控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推动其演进发展的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现代经济环境下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推动是内部控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高度和广度来认识和发展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国有公司制企业中,由于各终极所有者的缺位及激励约束机制的软化,更容易发生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内部人控制”、“道德危机”等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要加强公司治理的法规制度,尽快实施国有股权代表的人格化工作,完善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育企业家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以银行公司治理与传统公司治理的不同作为切入点,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银行的债权治理缺失和监管问题正是由这些特殊性所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政府的行政干预和保护是商业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缺失的根本原因,应当建立合理的内部制约机制和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以改进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2.
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公司的控制权是通过股权来实现的,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同而导致治理机制的不同。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来分析其对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保证,是完善董事会决策的内在要求,更是健全公司监控机制的保障,有助于公司治理摆脱旧经济体制束缚、打破公司治理框架局限、克服公司治理先天不足。公司治理视阈下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可取路径包括深植知识产权文化核心理念、增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以及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群体等。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视角研究现代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从过程到目标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问题,其目的是更明确地揭示制约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从而通过改善内部环境以达到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事实上公司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工作将对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多集中于激励约束机制、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有关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讨论虽有所涉及,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及原因、国际经验比较、改进对策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评论,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将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研究,从而难以为提高国有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直接、有效的引导,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视角研究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体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体制。体制再造首先要完成国有资本向社会资本、国有企业向社会企业、“机构人”向社会人的还原,并要保持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治理结构,而对治理机制关注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部分对策建议。在决策机制中,民营企业决策机制优化与人才引进存在理论上的最佳匹配点。在约束机制中,民营企业也存在“内部人控制”,可从民营企业主的个人能力与企业产权的开放程度以及民营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两个视角对民营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明晰产权关系,落实风险责任,通过改革,形成“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风险自担”的机制。产权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也是建立合理科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自由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重点是以县为单位改革产权制度,明晰现有产权,妥善处理历史包袱,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信用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国企党组织与法人治理体系的概念与关系,分析了二者权力融合与平衡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权力融合与平衡的四个阻碍因素:定位不尽相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的不足;新老三会权益冲突;党组织与法人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尚有不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融合和平衡二者权力的六条途径,并且通过对一些国企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证这些研究内容:在完善国企新的法人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融合和平衡;职代会、工会参与治理;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环节实现融合和平衡;"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结合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上述分析论证,文章对如何融合和平衡国企党组织与法人治理体系的权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企业所有权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产权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同样是产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企业所有权的论述,详细探讨了公司治理的三个层面,强调公司治理对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