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贺静  李兴军  王玉玺 《理论观察》2023,(11):142-148
身份认同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高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法获取数据,着重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特征及其与形象认知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与积极姿态,个体认同、角色认同及阶层认同等维度趋于中庸型认同,情感认同维度偏好进取型认同;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整体上呈现弱关联,不过,高校和大学生形象认知与个体认同呈现较强关联,中庸式形象认知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式形象认知形塑精英认同。这些结果表明,在个体化转向语境下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可能被高估或社会放大,他们认同平凡生命姿态,却也向高阶认同暗自奋进,营造高校和大学生高阶形象是强化积极型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方英 《现代乡镇》2006,(10):9-12
认同与职业认同在对认同的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对和认同相关的社会结构的研究;另一个是对内在的自我证实的过程研究(Sheldon Stryker,Peter J.Burke,2000)。前者可以称为社会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关于他属于一个社会类别或群体的理解,在这个社会认同形成机制中包括自我归类和社会比较两个重要的过程;后者可以称为个体认同,这种认同将自我归类为一个独特的实体,明显的不同于其它的个体。对于职业认同的把握,我们可以相应的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个是职业的社会认同,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的理解;另一个是职…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交往是网络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青年人际交往形式的发展。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形成的自我认同的力量、自我认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的自我认同出现了危机:青年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相分离、青年虚拟自我与社会关系相分离。提升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的自我认同,必须确定青年自我认同的标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认识网络的观念、积极正确地利用虚拟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4.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和"文化认同"问题,在异质文化下第三世界女性从"失语"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自我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文化逐步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病人到病房之后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进而通过包括下行比较和上行比较的社会比较方法中获得了自我认同。病人尽管可以建构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但非常需要家属和医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6.
张蕾  钱思羽 《魅力中国》2014,(11):209-210
正文在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这很大程度源于大众媒体所构建的同性恋形象的良性变化。同时,同性恋者对自身的评价和认知也有了改变。本文旨在探讨二者的关系,即同性恋者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与媒体构建的同性恋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职业认同各维度与敬业精神的各维度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自我认同和关系认同对从业人员的精力投入影响作用明显;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效能起作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与组织认同在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方面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关乎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问题.90后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政治认同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保持主流积极良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理想化、浅表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等问题.为此,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增强自我内化等方面来增进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对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高职学生自我认同具有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的特点。对高职学生关于个体自我、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自我认同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认同,但对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评价及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课程体系不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出版的《呼唤》是考林.麦卡洛近年来最为轰动的一部家世小说。本文探讨了玉女性自我认同从困惑到成熟的心路历程。玉是中英混血儿,从小就体会到性别和种族的歧视和压迫。在小说中,她的自我认同始于被文化同化的象征界。在象征认同过程中,玉的女性自主意识逐渐觉醒,追求实现完整自我人格。玉执着地追求死亡以达到真实界,选择以死来实现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多元社会下传统的、稳定的自我认同结构被改变。消费社会成为自我认同的新方式,但其具有的脆弱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产生新的危机。危机背后的出路是什么?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常人社会似乎是弥合消费社会下个体认同碎片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集聚内小型店铺的自我认同研究长期被忽视。本文研究店铺自我认同与店铺印象一致性及其对店铺经营和顾客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总体上看,经营者感知的顾客特征与实际的顾客特征的距离会直接影响店铺总体的再惠顾意向,而当店铺的经营者与顾客在店铺属性的评价上取得一致时,店铺内的顾客会更加重视店铺商品的风格,而弱化对价格因素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认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购买具有符号象征功能的商品,来表达自我认同或者获得社会认同,已经成为解释消费者购买动机的重要路径,也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文章系统回顾了认同对消费行为影响的西方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认同与符号消费的含义、消费认同理论的研究路径,然后从认同凸显、认同关联、认同威胁和认同冲突四个方面探讨了认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身份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自我、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文综合研究认同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认同二维矩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身份认同的三个层面: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归类认同。  相似文献   

17.
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与其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另一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呈现复杂性、多元性、动态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与其学业成就的密切关系,指出稳定积极的自我认同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同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观。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使得“身份认同”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旨在于通过对美国非裔文学中女性的身份认同三个阶段的简要分析,为处于文化冲突和美国非裔文化内部倍感困惑的非裔女性找到一条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47-247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唐宋时期的开放程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高度认同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以上两方面对现代回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做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亚地区已经开始形成地区认同。东亚地区合作的增强 ,促进了地区认同。东亚地区认同具有自己的特点。东亚认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 ,增强东亚人民的信心 ,提高东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然而 ,东亚认同还处在萌芽状态 ,仍然受到地区整合不足、宗教极端主义上升、民族主义的负面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从长远看 ,东亚认同必须思考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统一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