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从近年乡镇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看,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分散贷款风险,笔者试作初浅的探讨。 一 当前乡镇企业信贷管理中的难点: (一) 高负债经营加大了信贷管理难度。福州地区的乡镇企业多数处于流动资金高负债经营状况,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与全部流动资金占用之比达20%以上的为数很少,流动资金借款已超过企业定额流动资产变现值的一半。这一事实表明:企业经营的基础十分脆弱,过度的负债经营是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冲击的。同时,对于银行来说,贷款不仅风险性增大,而且资金的流动性障碍逐步增多,从而增加信贷资金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乡镇企业的发展,亦要贯彻执行这一方针.过去,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对乡镇企业贷款掌握偏松,有过“供给制”和“包下来”的做法.许多企业自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毫无自有资金,全靠贷款支持.这些企业依靠贷款过日子,经济效益很差,连年亏本,直至倒闭,沉淀贷款不少,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都没有好处.我们历年发生贷款关系的乡镇企业,到去年九月底统计,关停了333个企业,结欠沉淀贷款395万元(其中属于乡镇办的61个,161万元,林办企业272个,234万元),关停企业的个数占历年贷款企业总数的29.2%,沉淀贷款占九月底乡镇企业贷款  相似文献   

3.
农业银行开展对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诊断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露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协助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使银行比较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现状,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企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划分可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条件因素两大类.因此,银行开展对乡镇企业的诊断工作,应从外部和内部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一)对乡镇企业外部环境的诊断.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变动,还是市场的变化,都会对乡镇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组织、经营方法和经营手段等经营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一般说来,诊断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分析和研究几方面的内容.1、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常常影响着企业经营决策和正常的经营条件.分析研究政治经济环境时,应十分注意掌握和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规定和规划,把握宏观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要掌握税收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消费政策、开发政策、区域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等,这些对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4.
搞农村金融工作的同志大都知道,收回旧贷难,收回70年代沉淀的社队企业贷款更难,难就难在企业关停时间太长,财产失散,无人负责。然而,三都营业所却迎难而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1989年11月底止,已收回9.2万元,占结欠贷款的57.5%。他们做法是:(一)紧紧依靠乡党政领导。为了取得乡党政领导对清欠贷款的重视和支持,营业所首先将国务院和上级行有关严格控制货币、信贷的政策精神,营业所的信贷资金家底以及关停的乡镇企业结欠贷款数、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企业的财产情况,以及对归还贷款的意见和措施向乡党政领导进行全面汇报。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这一工作,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作出处理拍卖企业厂房设备归还贷款的决定。并成立清收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清理社办企业贷款,把原结欠贷款的五个企业逐个进行清理落实,经过清理5个企业已归还贷款53498元,其中有三个企业已全部还清。  相似文献   

5.
切实加强乡镇企业贷款管理秦书亮一、乡镇企业贷款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1、政企不分,困扰企业发展,造成信贷资金沉淀。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不分,职工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很少关心。企业经营顺利一切收入均是政府的,成为政府企业;一旦遇到市场冲击,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6.
(一)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乡镇企业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态势。已开始由初始阶段的被动迎合市场到主动抢占市场,这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乡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在苏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一,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型、集团型方向转变。早些年,乡镇企业大都受“船小好掉头”的思想观念支配,企业发展呈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态势,“乡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下半年银行收紧银根后,作为农村经济支柱的乡镇企业,面临重重困难,其原因之一,是乡镇企业普遍高比例负债经营,以致银行一收紧信贷,很多企业立即陷入绝境,可见高负债经营是乡镇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乡镇企业负债率过高,资金自给率过低,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一)企业经营基础脆弱,经受不起市场风险冲击外,一旦市场恶化,企业经营便陷入困境,缺乏独立自主的应变能力。 (二)受国家金融宏观控制影响太大,一旦银行紧缩信贷、企业便濒临绝境。 (三)造成银行贷款风险性增大,削弱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建阳地区乡镇企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9年来乡镇企业总产值翻了3.05番,乡、村两级企业实现纯利润达4.6亿多元,固定资产达4.9亿多元,乡办企业也由初创时期靠卖原料、半成品,进入了初具规模,结构合理的发展阶段。 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势头,与国家银行在信贷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分不开。9年中,农行共发放乡镇企业各种贷款3.6亿多元,到目前贷款余额尚达1.5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如何使这笔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我们借贷双方共同探讨。根据中央精神,农行将紧缩乡镇企业贷款。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挖掘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将更加重要。现就乡镇企业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谈一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贷款风险已成为商品生产中必须正视的大问题.正确考察和评估支持乡镇企业贷款的风险程度,不仅减少农村信贷资金的沉淀,还可以提高农村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如果每个农金干部都树立贷款风险观,将促进干部去钻研信贷业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知识,学会企业财务知识,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同时能增强干部的责任心,促进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做好贷款“三查”,加强信贷监督.过去,由于“左”的干扰,农业银行没有自主权,一切信贷由行政支配,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沉淀.特别是乡镇企业,我县1978年以前就沉淀230多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银行逐步恢复了经营的自主权,按照企业化经营的原则,经营农村信贷业务,贷多贷少,贷与不贷,由银行确定.这就充分说明,农业银行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广西经济起飞的重要一翼根据耀邦同志关于五个自治区中,广西经济要先翻身的指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使广西经济翻身的主要一个方面来抓.广西乡镇企业起步晚,尚在初创阶段,有些山区、边远地区尚未起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西乡镇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势头,已成为广西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农村经济总体性的“转型”,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据统计资料表明,广西乡镇企业1984年总收入达149537万元,比1979年增长66%,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总收入,由1979年的31876万元增加到1984年的64705万元,相当于1952年全自治区轻工业的总产值.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广西工业布局,成为广西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翼.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广西财政收入,从1980年到1984年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达23179万元.1984年,广西乡镇企业共拥有固定资产(净值)52126万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由1979年的1.05万元增加到2.03万元.乡镇企业就业人员1984年达497425人.  相似文献   

11.
一、沿海农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决定了必须优化信贷投向众所周知,地处我区沿海的基层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较差,尤其是有“金三角”之称的北海、钦州、防城港分行近年来信贷资产大量板结,难于转动。这部分贷款大多投向国有、乡镇企业,其中有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或处于半关停、关停状态,银行贷款面临极大风险。企业经营不景气,除市场和技术等因素外,政企不分、权责不清是一个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多方为管辖企业向银行要资金要规模,贷款到期又不承担偿还责任;有些本应由政府开支的费用,也拿到企业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一轮企业改制高峰已来临,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维护农行债权,营业部对企业改制进行了调查。一、企业改制总体情况(一)改制企业基本情况。1998年来,涉及营业部贷款的改制企业户效614户(据不完全统计)。在改制企业中,其生产经营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对于一些原效益较好的企业,通过改制转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促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能够保持或取得更好的生产经营成果;二是对于一些原经营效益差,经营方式落后,已经关停的企业,因顾虑过高的改制成本,又无新的资金来源,因而停止改制,企业继续关停或撤销或进入破产程序;三是一些过去只能维持  相似文献   

13.
蒋大鸣 《财政》1991,(2):63-64
近几年,我国乡镇企业获得迅猛发展,到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已达1800万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530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518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相当于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十年来,乡镇企业已向国家交纳1480亿元税金。这说明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张发展,国家与乡镇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它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乡镇财政自筹收入以及乡镇企业积累和职工个人收入的增长,当前,在处理国家与乡镇企业分配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镇企业,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资金问题.目前乡镇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是:一些原料有来源、产品有销路、发展较好的企业,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信贷资金;一些正在兴起的企业,资金更是紧张;各地新上项目仍有发展的趋势,向信贷部门提出种种要求.在资金需求量大、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是农村的“经济支柱”,也是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对象。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本文试对乡镇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谈些浅见。乡镇企业贷款潜在的主要风险,一是企业还贷能力差,“一逾两呆”贷款所占比重大,一些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佳,许多到期贷款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中,乡镇企业的崛起,对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推行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有些地方为给企业争取“宽松环境”而放松管理,以包代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混乱、财务失控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笔者就此谈一点浅见。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成因(一)一些地方在制定乡镇企业(包括村办企业,以下统称为乡镇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时,一是对党的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够,认为实行厂长负责制,就应放权放到底。把正常的指导与监督,误解为“行政干预”,一包了事,促成和滋长了“一个人承包,一个人说了算”的弊病。二是不分企业状况,不搞区别对待,搬农业“承包模式”套工业,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成了“小国”之主。三是有  相似文献   

17.
目前,金融界对企业负债经营与银行贷款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很多,对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也有许多新见解,比如贷款风险度管理、乡镇企业风险基金制度等。但是,笔者认为,贷款风险管理主要还在于加强日常信贷管理工作。银行信贷资金是作为一种“两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资金,被企业投入商品再生产过程的,客观上存在一定风险。就其风险发生源而言,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信贷资金分配环节上的决策失误。它一般表现为银行对企业领导者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企业资信状况,经济效益和发展条件及其前景等调查分析或评估论证不够而盲目作出贷款决策,或者是银行信贷自主权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来自信贷资金使用环节上的移位或耗损。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因受企业生产经营意外因素影响而转移了贷款用途,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产值和效益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覆盖面占全部企业的50%强,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乡镇企业不断增加,贷款额愈来愈大。如何加强对乡镇企业信贷资金的管理,便成为银行信贷部门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现阶段乡镇企业的构成和资金来源存在多种形式。主要有乡镇政府拨款筹建的企业;个人合伙出资(挂靠乡镇)筹建的企业;个人出资(以乡镇政  相似文献   

19.
<正> 龙海县乡镇企业有7365个,其中乡镇、村办企业2279个,联办企业1787个,私营个体企业3299个。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8%,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至1990年底,农行支持乡镇企业517个,贷款余额达3755万元,其中贷款余额在30万元以上的有18家,30万元以下的有499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造成非正常贷款居高不下,非正常贷款和呆滞贷款分别占总余额53%和36.8%。如何加强对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盘活这一块沉淀资金,减少贷款的风险比率,确保信贷资金正常周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连市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有较大发展。1988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外贸收购额3亿元,约占1987年全年乡镇企业外贸收购额的83%,创汇企业比1987年增长40%。当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一、行业结构矛盾与新建总量扩张相交织,引起矛盾多元化。企业之间与国营企业之间争原料,抢市场的情况极为普遍,一些乡镇企业因原料短缺、价格上涨无法消化而亏损或关停。新建项目建立在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