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科技与现代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和发展,为监管科技的发展应用提供了现实诱因及施展舞台.如何在促进金融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趋利避害,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黑天鹅灰犀牛等金融风险,成为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全新挑战和发展机遇.作为监管科技的策源地,英国通过创设包括TechSprint在内的系列监管科...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金融科技使得金融行业风险识别更难、传播更快、破坏更大,影响更广,加强监管改革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强调,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标志着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框架体系的建立已经提上日程。在对监管科技创新的本质内涵和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着重阐释了监管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通过技术赋能,使得监管流程智能化、信息处理高效化、风险防控科学化;通过监管体系重构,推动监管理念从被动应变转向主动求变,监管双方从对立互损走向和谐共荣,监管主体从独立分散趋向协同合作,从而增强监管适应性,促进监管体系效能发挥。深入梳理和总结当前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实践作法,并从夯实监管科技创新法治根基、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方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我国监管科技创新的优化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可为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和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深入应用,构建监管科技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机构应对"科技+金融"带来监管挑战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业界和学界尚未形成完整的监管科技理论体系,很多关于监管科技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这将对监管科技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带来困扰.鉴于此,研究和探讨监管科技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济南金融》2019,(5)
金融科技潜在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甚至是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迫使监管者改变原有的事后总结性监管模式。然而,现有法律体系和技术手段难以与监管方式高度匹配,以规则治理和原则治理,以及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为核心的传统监管体系在应对去中心化的交易现状时显得相对滞后和无效。因此,在传统监管维度外,将科技治理纳入监管方式,形成二维监管体系以应对金融科技内涵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挑战势在必行。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的科技治理方式将重塑现有的监管体系,数据驱动的监管核心将构筑智能化监管平台,突破传统模式的监管窘境,实现分布式平等监管,最终以创新式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风险较传统金融风险而言更加异化,一旦产生风险,其高度传染性、快速转让性会对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基于金融科技风险的特殊性导致的个体理性但集体非理性、市场部门主体无法承受及金融科技公司太互联而不能倒,必须加强监管。文章从金融科技风险的特殊性导出监管的必要性,并详尽定义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3个发展阶段,在回望整个金融科技监管变迁同时提出了3点建议:加速构建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科技监管部门协同体系;提升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不仅承继了传统金融风险,更是在法律层面对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逐渐式微,无法适应科技跃迁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现状.因此,有必要重视以数据为驱动的监管科技的作用.具体规范路径方面,首先,应强化穿透性监管理念;其次,完善相关监管法律的顶层设计;最后,构建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为技术底层架构的监管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监管逻辑可以区分为行政逻辑和技术逻辑。金融科技监管的行政逻辑突出中央—地方的科层制监管体制,依托机构监管模式将金融科技平台纳入常态化监管,并利用运动式监管降低应急性金融风险。金融科技监管的技术逻辑强调对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普遍应用,并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能。金融科技监管的行政逻辑与技术逻辑虽然在权力分配和主要追求效果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在联系中相互作用,行政逻辑对技术逻辑具有矫正和引领作用,技术逻辑对行政逻辑具有促多元化和完善组织架构作用,二者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双向互嵌,最终推动金融科技监管逻辑逐渐转向二元共治的复合型治理,稳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重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领域实施穿透式监管已经成为共识,党中央已对其进行顶层设计,但具体路径的构建仍需探索.本文首先,从穿透式监管面临的三重问题出发寻找路径完善的着力点.其次,基于问题,针对性提出穿透式监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穿透式监管的对象、主体、标准、手段完善金融科技领域穿透式监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支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以及回收期长的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赖金融组织的支持。通过对美国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经验研究,发掘出值得借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途径,从而可以为构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支持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行为公共政策尚处于全球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其应用特别值得中国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财政治理的重视和探讨。本文首先论述了行为经济理论四个阶段的发展逻辑,并对每个阶段进行了简要述评。基于理论逻辑所揭示的从"经济人"到"人类"的假设条件变化,在对公共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行为经济为其带来的改变,并对行为政策与传统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接着,在提出行为政策的五点特征及其对财政治理的启示后,本文较详细阐述了行为政策在全球实践的典型案例,并在最后为中国当下财政治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监管权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政府所享有的核心权力,在PPP 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为国务院权力分支且有不同权力范围和部门利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财政部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量,意欲借政策主导甚至立法牵头将监管权整合到本部门,可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双重监管主体,呈行政主导立法倾向,偏离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行政监管权生成逻辑,将造成法律不和谐不统一。现实立法实践中呈现的重视立法信息,主张立法的广泛参与、有效互动和利益权衡的博弈立法有可能纠正现实中的行政立法主导偏误,使PPP模式立法中行政监管权制度设计符合其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4.
业务治理体系是规范城商行发展、维护稳健运行的组织和制度安排.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演变、发育成熟的业务治理体系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在借鉴国内股份制银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城商行应坚持立足国情及自身资源禀赋,适应金融市场化趋势及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有效幅度及敏捷性原则,优化顶层设计、理顺总分支三级经营管理体制,深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贴近市场、快速反应的条线管理机制构建;同时,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增强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为业务治理体系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政府科技投入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硕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是与政府对科技的巨大投入分不开的.分析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和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银行债权治理从单一机制静态研究扩展到二维机制互动与动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以契约治理为基础的二维治理框架已经形成,其效应呈动态优化趋势,但维度间形成替代关系,产生挤出效应,协同性不足;相比民营企业,二维治理各维度在国有企业中的效应更显著,且各维度均不断优化,维度间的互动关系出现了由替代向互补转变的端倪,而民营企业中契约治理不断完善,关系治理优化幅度不明显,维度间的替代关系反而加强。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和从严治党的成效明显,但市场化改革进程与人们预期尚有差距,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规范化亟待加强。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银行债权二维治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危机前美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公司治理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用以解决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确保公司永续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美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缺陷是导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物的融资模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已经逐渐形成,并在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中得到了应用.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来看,国外的模式相对成熟,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问题也比较少.基于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与美国的体制、国情社情、PPP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但美国PPP立法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PPP立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PPP在美国是旧现象、新概念,存在"横向""纵向"之分。联邦层面至今没有统一的PPP法律,相关立法散见联邦立法与州立法中,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是授权立法,整体上呈现多层级、分散式的特征。美国现行PPP法律引发合同条款约束政府公共行为、为加快项目进程不惜削弱环境保护、PPP采购缺乏竞争性等争议,由此带来的经验启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