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数量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比消费结构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分布范围更广且贫困程度更深;(2)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可对农村能源贫困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随着农村能源贫困程度下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强化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弱化趋势;(3)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因素异质性,强化机构的基层结构与提升机构人员文化水平比单纯扩充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人员数量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基于此,提出了缩小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能源贫困程度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差;教育对改善健康有积极影响;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为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环境卫生设施的投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针对中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落后地区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条件,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3.
交通基础设施是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选取我国23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为解释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公路发展会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铁路发展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地理区位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的铁路发展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持续推进医保权益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文章采用CHARLS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自评健康。但该政策的健康效应对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居民、低教育程度居民和低收入水平居民的影响更显著,其提升了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缩小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差距。机制分析表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通过提升参保居民医疗资源利用、降低医疗费用负担、释放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家庭消费支出和改变家庭消费结构来影响其健康。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需要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力度,稳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并且推动医疗健康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  相似文献   

5.
从医疗支出的"需求侧"出发,采用2004~2017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基于废气、废固和废水三个维度研究了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显著增加了医疗保险支出,这种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显著存在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要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研究发现环境治理和工业企业集聚效应均未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产生的影响可以完全由个体健康水平来解释。因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注重环境污染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提高工业企业集聚效应、拓宽提升个体健康水平的渠道是解决医疗保险支出过度增长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促进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其能否顺利实施和运行,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根据泰勒规则的有序概率模型,利用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解释官方利率决定,预测2003—2009年官方利率决定。结果表明:(1)在样本期内,沟通指示器变量提高了官方利率决定的解释力;(2)经济增长的沟通指示器变量、预期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当期的通货膨胀率对官方利率决定有显著影响;(3)在官方利率决定上升和不变时,沟通指示器变量模型的预测能力要好于宏观经济变量模型,但在官方利率下降时,却不能胜过宏观经济变量模型。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宪法赋予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为依据,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为目标,加大中央政府资助力度,从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起步,并着力于在农村建立重大公共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同时还应在对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分离"的基础上,分步骤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9.
买慧 《生产力研究》2008,(21):21-23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CHNS)1993年和2000年的数据,对影响个人进入不同所有制部门(这里指国有部门、集体部门、传统农业以及私人制及其它部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各个部门间就业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由于可以将就业部门划分为四个类别,文章采用了多元Logit模型计量回归。为了减少劳动力就业的"自选择"问题,将调查期间成年劳动力中"尚无工作"的一组作为参照项引入。回归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考虑解释变量对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就业概率的影响,另一种是添加了性别和其他解释变量的交叉项来验证性别差异对就业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单独考虑性别因素,不添加交叉项,农村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就业的男女差异明显。性别交叉项在决定进入不同所有制部门就业的概率上并没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效果与预期不一致,往往受到要素禀赋约束而导致偏离。该文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与约束条件,建立了以人地比例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并基于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论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以资源禀赋为门槛的非线性效应;(2)随着人地比例扩大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呈现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3)不同地区门槛水平的分布呈异质性特征,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由单一的回归结果无法从逻辑上推断出名义上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在现实中的因果关系.且在回归分析应用于经济时间序列方面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被解释变量来表示贵州经济发展的状况,以货运量、公路通车里程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货运量、公路通车里程数与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并对物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冀、甘、陕三省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了包含环境情感与环境认知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环境情感、环境认知均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环境情感越强烈,环境认知水平越高,其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越强;(2)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3)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据此,建议政府与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增强农村居民对环境的热爱和向往,提高农村居民环境认知水平,提升其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6.
社会医疗保险在发展中国家日益盛行,但有关其发展逻辑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文章采用面板数据追踪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覆盖面的过程,时间跨度为1999年至2007年。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对职工医保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政府的财力和行政能力在职工医保扩面中不可或缺;(3)工会密度与医保覆盖面有着显著的正面关系;(4)税务机构征收医疗保险费更有利于覆盖面的扩大。这些以经验证据为基础的发现可以为其他国家发展社会医疗保险项目提供借鉴。此外,通过以中国为对象,把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置于社会政策相关理论中,也有助于拓宽社会政策发展理论的解释范围。  相似文献   

17.
王中 《经济师》2022,(2):109-1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高品质生活"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文章从农业产业、农民收支、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8个维度23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及其余中部五省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进行评估分析。研究表明,2019年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综合评分排名依次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山西在农业生产、农民收支、教育、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维度与中部其余五省差距明显。建议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创造山西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调查数据,通过EQ-5D来衡量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EQ-VAS得分为83.73,有16.80%在任一维度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居民的EQ-VAS得分为79.74,有23.99%在任一维度上存在着问题;城市居民的总体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要好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均在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两个维度上存在较多问题。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以不同社会人口学变量代表的生存质量上表现得较为一致,但农村已婚却分居和无业的居民与城市相比生存质量显著较差。为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各维度和各社会人口学变量上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 数据,考察工会对国有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影响,以企业长期雇用占比作为工会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并按照性别和地区分样本进行双变量有序Probit回归,以进一步检验工会对国有企业员工幸福感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参加工会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员工的幸福感;以企业长期雇用占比作为工会的工具变量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国有企业雇用结构越稳定,员工参加工会可能性越高,且加入工会提高了员工工资水平、医疗保险覆盖率和身心健康,进而提升了其幸福感;分样本估计显示,参加工会对提升女性国有企业员工幸福感影响更大,而且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员工参加工会能够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12年《甘肃省发展年鉴》等统计资料,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对城市化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予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城市化提升速度较快,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量逐年显著增加,但与人均GDP增速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比增速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甘肃省城市化率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负相关,与工资性、财产性收入正相关,与转移性收入不完全相关。为此各级政府要在优化农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科技立体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提供农民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行落实"四补贴"政策,开辟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断促进城市化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收入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经济良性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