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2002年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五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紧缩的问题,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公共领域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解决国内主要经济矛盾。随着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的趋势,社会各界对财政政策的走向愈加关注,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宏观经济的适应性如何?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没有空间?随着后积极财政政策时期的到来,宏观经济将会对“淡出”产生什么反映?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阐明观点。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适应性国内有学者指出,1998年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2.
傅恒杰 《生产力研究》2005,(11):151-153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诱致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该由“积极”向“稳健”转变,稳健财政政策属于中性财政政策的范畴,我国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过程中,应从改善财政收支状况、调整支出结构、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方面入手来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3.
高培勇 《经贸实践》2014,(12):14-14
2015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将是连续第五年实施。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和实施的重点将会有所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就是这对“老搭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荣  王春 《当代财经》2005,(12):66-68
稳健财政政策是财政政策重要类型之一。在总量上,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在结构上则是“有松有紧,有保有控,”其实质是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要注重投资政策导向调整,注重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注重促进科技进步,注重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注重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  相似文献   

5.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l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转型的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需求的作用相比,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同时反周期的效应更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再次成为刺激需求的主要角色。我国近年来财政收支良好的状况以及较轻的政府债务负担,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5年有余,是我国50余年来第一次真正以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政策,必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史中的重要一页。因此,现在我们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回顾与评价,目的不仅在于肯定积极财政政策在过去5年里对经济复苏作出的贡献,还在于总结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已连续5年实施国债投资政策,2002年以来,要求以国债投资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呼声较以往年份有所增高,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2003年国债政策研究。 一、2003年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需要国债投资  相似文献   

8.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面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我国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反周期调节政策即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不仅度过了危机,而且走过了一段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经济增长阶段。这一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还是一项短期措施?如果是短期政策它应该如何退出?它如果退出应该有怎样的政策替代?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进行了大量讨论,现将有关观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徐春祥 《经济师》2003,(5):64-64,66
1 998年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政府果断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发行国债 ,积极拉动内需。 1 998-2 0 0 1年四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51 0 0亿元。这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政策进一步实施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始终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中,财政政策对于消费需求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偏差,以及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因此,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将调控重点转向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使用"差异化"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制等手段刺激居民消费,真正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1.
近两个月来,准确地讲是在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的各项统计数字公布之后,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当“退出”或“淡出”的讨论热起来了。 其实,大约早在两年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就有过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讨论,甚至进展到了“淡出”的具体方案的地步。只不过,在那一时期,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效益与成本的对比,所牵挂的主要是财政收支的可持续性。当然,由于市场环境依然要求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仍然离不开财政的“增债扩支”,“淡出”也就只能停留于策划、准备阶段。并且,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以后,“淡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调整财政政策的若干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以总量扩张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十一五”时期财政政策如何调整和定位,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现就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弱势下的扩张:中国财政状况和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以预算内财政收入计算的财政规模很低,但这一指标并没有全面反映我国财政的规模,真实的财政规模其实相当大。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概括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失公允,为确保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实际上调动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资源刺激经济。目前,我国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决定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是财政项目的效益等因素,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谨慎。正在实行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设定的;二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反映了财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竭力完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努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政策,统一在当前的财政政策中,恰当地反映了转型期财政必须应对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吕炜 《资本市场》2003,(5):38-39
<正> 积极的财政政策自1998年实施以来已连续五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投资规模仍将达1500亿元。在经济运行未形成稳定的自主增长机制之前,预计这一政策取向仍会延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经济转轨并未完成,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时间的拉长,政策推行与既有体制之间的某些冲突也在加剧,新体制建设不完善、旧体制改革不彻底所产生的矛盾都有所激化,并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与效果。既然积极财政政策仍是时下经济发展之所需,那么处理好政策与体制间的关系、缓解矛盾,以使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至今,中国连续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不能不看到,中国近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单向片面地强调需求调控一方,而忽视了供给调控另一方,仅仅在“市场需求——宏观需求管理”这个圈子内寻找对策,未能将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结合起来对市场进行调控;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至今相距甚远。积极财政政策与中国实践的悖论运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政策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政政策"九五"回顾及"十五"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体来看,我国“九五”期间实施的是由适度从紧向积极扩张转变的财政政策,本文对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基本评价为:(1)“九五”前半期 我国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截止到“九五”期末,积极财政政策虽初见成效,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稳固;(3)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经济再度滑坡,“十五”期间我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7.
徐瑞娥 《经济纵横》2003,(10):55-59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五年 ,收效卓著。随着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的争论也不时出现 ,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不同看法(一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性和可能性。1 .扩大内需仍需加强。随着国际经济增长的继续放缓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传导”作用的加强 ,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及外需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 ,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997年为 3 .6 % ,1 998年为 2 .3 % ,1 9…  相似文献   

18.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模型要点,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中的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1984-200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相信会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祝鸿玲 《时代经贸》2007,5(9):113-114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在调节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这十年以来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政策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评析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祝鸿玲 《时代经贸》2007,5(9X):113-114,116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在调节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这十年以来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政策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评析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