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的各省市中,西安具有科研实力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等优越条件,而资本市场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以西安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利用难点-绩差“壳”资源的作用模式为研究对象,在认真剖析西安上市公司绩差“壳”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西安上市公司绩差“壳”资源的利用模式作为探讨。  相似文献   

2.
“壳”公司的选择与价格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壳”资源很宝贵,又有很多人关注着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具备“壳”资源的特点呢? 一、“壳”公司选择的标准 对借壳上市而言,只要是为母公司所控制的上市子公司,都可以成为借壳的对象。但对买壳上市而言,则存在一个买壳对象的问题。 1.“壳”公司的上市资格。理论上任何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都是一种稀缺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民  刘星 《当代财经》2005,(9):112-115
本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进行保“壳”和再融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对存在控股股东型公司关联交易量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量明显多于法人控股型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配股盈余管理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为显著,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在确保“壳”资源免遭“ST”或终止上市的同时可能直接转移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因此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真实性,误导了投资者和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林朝南  刘星  郝颖 《生产力研究》2005,(10):59-60,6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3年深、沪两市124起非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利用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壳资源利用行为能给壳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壳资源利用行为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CAR)与壳公司的业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实际上,当融资和融资用途完全脱节并失去监控之后,融资自然就变成了圈钱。所谓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这块牌子,是上市公司的“壳”。这种“壳”,即使在美国也是很值钱的,因为有上市资格的公司毕竟是极少数。在中国,这种“壳”更是稀缺资源。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溢价发行,l元钱的股票上市时卖5元,发行5千万元股票,一次就可获得‘呛u业利润”2亿元。这对数以万计的想上市的企业来说,“壳”是梦寐以求,垂涎三尺的“聚宝盆”。因此,在壳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全国一年有多少个“壳”(上市公司指标),各省各部委分多少个,“壳”在什么时候用(上市时间)等等,都是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的。这…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器。以湖北上市公司为例,提出重组湖北上市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并对湖北上市公司的历史和现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方式、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利用湖北的上市资源,通过重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传英 《时代经贸》2012,(24):184-185
本文结合江中集团买亮上市的案例,分析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置换模式:民营企业可通过资产置换,使上市公司实现清壳,非上市公司实现注壳,并对买壳上市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其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认为行政干预过强,现有的退市制度缺乏具体实施细则,由于退市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缺乏退市的激励,以及不完善的上市制度强化了“壳资源”的稀缺性和缺少必要的退市过渡阶段等是制约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并对此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俞铁成 《经济导刊》2003,(12):38-41
从1998年,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逐渐形成高潮。在众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中,净壳收购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组模式,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各方关注。第一起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净壳收购案例是1998年的上海房地集团收购原嘉丰股份(600606)。后来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净壳收购和重组。  相似文献   

11.
陈璐 《经济论坛》2001,(18):35-36
上市公司是十分稀缺而宝贵的“壳”资源,充分发挥已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功能和筹资潜力,应是我省当前所要着力关注的重大课题,如果运用得好,等于新增一批上市公司。如果运用得好,等于新增一批上市公司。因此,应在原有上市公司上做文章,这同争取多上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的判定问题,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提出并建立了上市公司壳资源运用的生产、消费契约曲线和可能性边界等概念和条件,构建了判定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与影子价格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较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的判定问题提供阴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借壳上市是指我国企业不直接在境外发行股票挂牌上市,而是利用在境外注册公司的名义在境外上市,上市公司与国内企业的联系则是通过资产或业务的注入、控股等方式来实现,从而使国内企业达到境外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包括两种模式,即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资本市场开展得比较早,“兼并”和“购买”理论研究发展的比较成熟,资产重组只是并购理论中的一种经济现象,但是在中国特色的经济条件下,资产重组作为一个独立板块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1993年我国股票上市审批制度实施以来,一种被称作“壳”的资源开始形成并迅速吸引了市场参与者的目光,壳公司保有的上市资格被作为一种资源被追捧炒作,其虚高的估价也被一部分专家学者所诟病,壳公司的资产重组问题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非上市公司想要获得上市资格,而壳公司又急需通过资产重组摆脱退市风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壳公司的资产重组能获得双赢的效果。政府作为资本市场的引导者,也力求从政策角度不断完善制度规定,来规范引导市场行为,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民营企业以改组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方式开拓融资渠道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壳公司”的选择一直是上市公司所关注的问题,针对“壳公司”特性,主要从股权结构、股价变化及业绩变化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旨在为民营企业提出融资上市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市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公司上市后很少退市,即使上市公司达到退市标准,也可以通过政府出面或利用政府的作用将某些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的“壳”中,以保证上市公司股票继续在股票市场中交易。这种现象的实际效果犹如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给予投资者的一份类似看跌期权的看跌担保。本文利用模型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股市中这种看跌担保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市场投机者的行为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了退市的数量标准在减少看跌担保对股价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证券市场的“壳”交易主要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以达到上市目的的交易行为。也就是说,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得公司资产的控制权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取上市资格,合并自身业务,募集资金。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买壳上市行为。在西方成熟股市,买壳上市的动因是非上市公司追求低成本、易成功、便捷的上市集资方式,但是在我国,由于能否上市要受政府额度的控制,并且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使得上市公司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我国现阶段的买壳上市大多数都是企业为取得廉价资金,绕过政府额度…  相似文献   

18.
恶意融资面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般来说,在成熟证券市场上,融资仅仅是证券市场的功能之一,它既不是最重要的功能,更不是惟一的功能。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长期以来对证券市场功能定位的严重偏差,使得融资被异化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甚至是惟一的功能。在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引发的“融资饥渴症”的驱动下,一些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稀缺的“壳资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上肆意攫取这宝贵的资金资源,“圈钱”几乎成了企业上市的动因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买壳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达到间接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买壳上市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目前比较流行的措壳上市,即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集团总公司对所属的一些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达到塔船出海的方式相比,买壳上市少了一些“拉郎配”的痕迹,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行为,是一种经过双方反复论证与深思熟虑的理性选择。一个典型的买壳上市由这样两个交易组成:交易一是买壳交易,非卜币公司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或内部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交易二是资产转让交易,上市公司反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企图通过反向并购的方式使公司取得上市资格.本文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视角对壳资源价值进行评估,为买壳方正确选择壳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