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浅析公允价值的会计稳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凝 《消费导刊》2009,(2):38-39
本文通过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明确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相互联系,公允价值是对会计稳健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修正,比较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更有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的运用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适应新业务的需要.目前制约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问题是: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完善.应建立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市场环境中运用模式,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要保持适度的谨慎,强化准则的执行机制,并充分发挥其优点.以避免公允价值的缺陷,从而使会计计量属性内容更加完善,保证公允价值在我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蓬勃发展而得到系统发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公允价值会计的全面推广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关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是全面运用争论的焦点。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及运用环境角度分析,要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必须具备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谨慎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仍然是我国会计准则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占据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被事实证明成为会计主要计量模式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会计所处的环境和会计本质,证明公允价值作为现代会计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抽象性使公允价值应用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运用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提高信息的经营决策有用性的必然要求,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现存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得我国能有更多的企业较好地运用公允价值,适应我国日趋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金融危机的隐患也逐步浮现,金融危机将危害整个资本市场及金融市场,一旦发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通过国内外实例不难发现,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存在特定关系。文章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概述,分析了国内外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观点,通过剖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得出我国利用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传染的有效建议及对策,以期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公允价值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审计>的及时发布,进一步强调了审计师的责任,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和披露做出了恰当的分析.通过对ISA540号准则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最新变化,程序以及对我国的审计准则制定和审计人员提供的指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公允价值会计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广大学者及专家的质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并通过营造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收益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资本保全理论。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缺陷,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非活跃市场与顺周期效应论。我国应通过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开展职业培训教育,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引入独立评估服务等对策应对非活跃市场对公允价值会计冲击。同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和动态拨备监管机制,应对顺周期效应论,使金融市场与公允价值会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大亮点.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表明我国会计事业有了飞跃性发展.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自身计量的复杂性、市场的不完善以及我国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的不深入导致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阐述公允价值的内涵基础上,本文结合公允价值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欣然 《商》2014,(12):106-106
“公允价值”一词的概念旱在西方国家流行了很长时间,引入我国时间不是很长。1997年我国会计具体准则中首次出现公允价值,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只是理论方面的,具体运用方面研究不深。但是我国现在已基本具备公允价值应用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公允价值应用成了一种必然趋势,我们有必要对公丸价值计量属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便它更能适应我国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市场占据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时代,会计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事实证明了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计量模式不能满足会计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会计所处的环境和会计本质,证明了公允价值作为现代会计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抽象性使公允价值应用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从中发现,在2007年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并不能起到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相反,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差.据此,得出在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但在资本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带给信息使用者更差的会计信息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处于试探阶段,准则制定机构限制了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企业利润成为一种通常手段。其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允价值准则体系不健全,监督约束制度的欠缺。现有会计教育方式不利于公允价值的推广。通过加大对活跃、公平市场的培育,加快专业评估和公允价值的衔接和融合,完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建立保证公允价值合理应用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有助于拓展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对公允价值的批评不断高涨,认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银行不适宜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市场形势好时,容易助长泡沫,而在市场不好时,又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在当前情况下,因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了金融系统数千亿的资本的蒸发,银行贷款能力迅速萎缩。在此背景下,一些财务报表编制者也围绕着公允价值会计问题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责问和修改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具有估计性、公允性、时空性等特征,这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各种因素,即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公允价值的存在,必然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公允价值自身具有的性质特征以及表达会计要素的经济学价值的能力,赋予了扩展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学之外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的条件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傅红英 《商》2013,(20):171-172
本文指出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主要有有效市场和会计的“不作为”以及.异质信念与市场并象,结合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在我国应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指出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中国化的思考,就公允价值会计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以及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积极引导其科学的发展来推动会计理论在中国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不仅是我国会计同国际趋同的体现,而且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运用中表现出的若干特点,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的现实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煜锋 《商场现代化》2010,(14):144-146
"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计量模式,是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并逐步应用推广至会计准则中。但由于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条件尚不成熟,出现了企业滥用公允价值来粉饰经营成果的情况,导致公允价值并未得到全面的推广。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会计环境的日趋成熟,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又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