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兵穿着艳丽的“Ash—worth”高尔夫球背心,激情澎湃地要大力推广他的“新洋务运动”。20多年前的一次日本之行,让工科出身的项兵立志改学管理,虽然那个时候他还分不清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区别。现在,这位长江商学院院长给自己的任务是改变中国企业领袖的思维,为中国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司令”,并计划在商学院的教育领域上演欧、美、亚的全球“新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2.
陈雪洁  王凡 《新财富》2004,(3):95-96
项兵出任院长的长江商学院,有一批来自沃顿,耶鲁,欧洲商学院的优秀管理学常任教授,研究和讲解的是中国企业的今天,明天,以全球视野着眼中国企业现实是长江商学院的特色,依托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进军世界一流商学院,则是项兵和所有长江人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项兵 《商界》2006,(1):94-95
对中国企业来说,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训自己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处于什么段位?真正有世界级企业诉求的企业家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必须是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借流程,借团队。项兵先生说得好,仅仅靠中国企业目前自已的力量,来变成世界级,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具务世界级的视野,新视野,新思维,新对策,一定要从全球竞争的眼光考虑一切,一定要学会如何在全球当中把握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管理四段论     
对中国企业来说,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处于什么段位?真正有世界级企业诉求的企业家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必须是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借流程,借团队。项兵先生说得好,仅仅靠中国企业目前自己的力量,来变成世界级,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具备世界级的视野,新视野,新思维,新对策,一定要从全球竞争的眼光考虑一切,一定要学会如何在全球当中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5.
《三联竞争力》2004,(9):34-34
我今天谈的关键词一个是“视野”,一个是“思维”,视野的落后比管理,技术的落后更可怕,为什么要谈新视野呢?现在企业的竞争是链条与链条的竞争。联想和戴尔是链条的竞争,链条的竞争就是全球的竞争,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你有没有整合链条的利益,局部价值最大化和链条最大化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6.
《商务周刊》: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等手段进行国际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项兵:我提倡的是一种新的视野和思维。它的核心,首先是全球视野,即超越从中国看中国,要从世界看中国;超越以中国应对世界,以世界应对世界。然后是与全球  相似文献   

7.
徐希 《市场周刊》2005,(40):49-49
当我们跨入全球一体化更趋密切的新世纪,特别是当我们加入了WTO后,我们必须有全球竞争的视野和战略。这首先就需要我们能够对新的经营理念和竞争模式的变化有所把握。那么,仅就企业市场竞争而言,许多成功的企业在竞争战略上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战略中枢已经明显地表现为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即“价值竞争”。  相似文献   

8.
一边是长江商学院院长,一边是多家企业的经济顾问或独立董事,项兵在两种角色中转换得游刃有余。采访中,“全球视野”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你能明显从他身上感受到他提及的那种“大气”,而这种“大气”更体现在他的团队中。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省级数据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指数,计算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以衡量高水平对外开放,考察国内大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国内大循环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内大循环对外资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在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存在正向中介效应,但制度质量存在负向中介效应。本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作用以及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通过国内大循环吸收全球优质资源,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老诚 《商界领袖》2003,(5):68-69
全球品牌行销,现已成为许多企业“全球化”的最大挑战,作为一个全球经营的企业,在思维和视野上均须具有国际观。WTO的加入,全球品牌行销已从一个遥远的话题成为现实,中国品牌理应逐一落实品牌经营与行销的能力,顺利进行品牌跨国界行销。  相似文献   

11.
《商界》2008,(12):144-145
中国企业CEO课程 中国企业如何才能问鼎世界一流?中国企业家如何才能跻身世界顶级企业家行列?在多元化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如何以全球的视野审视竞争格局,正确定位自身企业在全球商业发展版图上的坐标与前进方向?如何融会中西智慧进行战略思考,全面确立自身企业在全球一体化态势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超越过往的以中国应对全球的思维,建立以全球应对全球的视野、思维与战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尤为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超越了中国视野,积极地实现从整合中国资源到整合全球资源的转变。我乐见于此,但我更期待的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一个从中国  相似文献   

13.
胡远志  李伟  赵书生 《华商》2010,(6):34-36
詹纯新说:“‘国内第一’早已显得苍白无力,自主创新的全球视野,决定了我们企业的使命不是对国际标准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伟  秦政强 《商业研究》2004,(13):72-73
中国企业要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无疑应着眼于两个目标:一个是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跨国公司的生产与经营链条之中,以利用跨国公司已经形成的全球网络与信息系统发展自己;另一个是创建与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无论是出于哪一个目标,都要求对于跨国公司本身有充分的了解。因此,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关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须把握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分析国内消费需求量与质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全球42个国家5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消费需求规模与质量、国内循环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国内消费需求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均有助于一国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消费需求规模的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而需求质量的影响则更为持久。扩展研究表明,中国国内大循环能够有效衔接需求侧至供给侧的联系,显著增强国内需求提质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因此,应紧紧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以超大规模、特别是优化升级的内需市场为支撑的内生增长机制,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6.
陈超  邹琳  王梓雄 《全球化》2024,(1):48-56+133
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自冷战后近30年来,经济金融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拉动了经济潜在增速,为全球经济协同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也造成分配、就业、供应链脆弱等结构性问题。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以欧美为中心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已经发生变化。未来全球价值链分布将不会单纯由效率驱动,公共安全风险、分散集中度等因素都将被充分考虑。整体将呈现由生产消费“全球一盘棋”,向以中美欧主要消费市场为中心的“三足鼎立”区域化转变,产品之间竞争或由企业之争演变为供应链之争。以制造业产品全球分工为特征的传统全球化进入停滞期,而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全链条全球化,尤其是服务业全球化,正在快速提升。具体而言,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将是未来十年影响全球经济和投资最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7.
牛根生 《商界》2007,(11):22-2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注重五种模式的转型。 由“一国向全球”转型的采购模式 每个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做起来的.在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视线往往只能在本国内逡巡。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一些企业及时转型,把采购触角伸到全球,走上了一条“用全球资源做全球市场”的道路。而另一些企业仍囿于惯性,依然“视线向内”,这将是一种很大的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网络化的大环境下,21世纪的一生产企业要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并应开始更多地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浙江省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是以具有链条特性和区域集聚特性的产业集群为对象,同一集群内的企业开始不仅仅只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竞争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5,(2):27-27
一直以来,”追求生活的不断创新”都是松下商品的一个重要基点.在“Ideas for life”全球企业理念的指导下.松下不断推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高质量家电产品。而最近,松下公司新提出的”松下视听新生活“就是松下根据目前人们对高品质视听家居生活的需求.提出的一种让消费者在家中享受完美影院效果的现代家居生活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商品是目前以松下尖端的等离子、  相似文献   

20.
李春磊 《商场现代化》2005,(11):141-142
本文主要讨论信息技术(IT)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上的应用。企业中,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着标准化,区别化,特殊化.以及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等供应链条过程的形成。大型跨国公司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战略管理上已走在了前面,如建立企业内网络(Intranet)实现全球采购,全球营销和全球协同运作.不仅按照全球统一技术标准安排生产和经营,而且在企业管理模式上都有各具特征的战略运营方案。而目前在中小企业(SME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内,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应着力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上的扩散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