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过仁安门向北望去,只见一座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的大殿矗立在高大的露台上,这就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宋天贶殿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单翘重昂三跳拱,  相似文献   

2.
奇景牌坊群     
陈建 《西部人》2003,(7):20-21
在四川隆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保存完整的牌坊17座,仅县城南关至北关的街道上就有各种牌坊13座,故有“牌坊一条街“之说.这些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牌坊,有着众多的名称,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牌楼式青石仿木结构建筑,一般通高13米至15米,宽约9米,建筑面积均为50平方米左右,造型端庄精美,布局灵动精致,雕工细腻精巧,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此之多的精美牌坊,聚集于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隆昌县城,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颂簋(拼音:guǐ)为西周晚期所造,山东博物馆藏品,一级文物,系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隆盖,顶有圈形把手,圆腹,圈足。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足。腹部两侧有一对兽首耳,下有垂珥。口沿上下各饰窃曲纹一周,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圈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南部山区有神奇的“晴雨石”。在这里,有一种能预报天气晴雨的岩石,当地的水族人民称它为“影石”,汉语称它为“晴雨石”,它端立在一座约45度的山坡上,高5米,宽4米,厚3米,前面正中是3米见方的垂直平面,真像电视屏幕,石顶有宽厚约30厘米的石檐伸出,恰好将巨石的屏幕遮住,避免了雨水的冲刷,石檐与屏幕间,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堪称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周围一、二十里范围内的大小五、六个村庄的人,大凡耕种、晒米、赶场,都要事先看看这块晴雨石的屏幕。石面白色是预报…  相似文献   

5.
周建 《魅力中国》2014,(27):79-79
天津西青区高村“菩萨庙”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高村,其前殿为“关帝庙”。菩萨庙为三间七架硬山建筑,甃砖台明,墙面青砖糙砌,屋面筒瓦捉节做法,残存半条清水脊。明间圆柱,次间为方柱,明间柱下有櫍,圆柱有收分,石质覆盆式柱础。“抬梁式”构造,梁架采用“偷梁造”,不施“五架梁”,直接用金瓜柱承托金檩,瓜柱间用枋子连接。除前檐檐椽、飞椽采用“一椽一档”外,其余采用“一椽三档”做法。前檐露明部分采用木质望板,室内用苇子代替望板。室内地面用青砖铺墁成“席纹”图案。原建筑门窗缺失,仅存槛框。  相似文献   

6.
在江西省赣州市西北郊约10公里处,有一片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景区。这就是享有“江南第一石窟”之誉的通天岩石窟。通天岩石窟地处丘陵,岗峦起伏,山岩峰岭:山不高而陡峭,地不阔却奥奇。景区最高处的群玉阁仅海拔192.96米。这里因林木茂密,洞谷幽深,山凹境蜒而别有一番神奇景致。整座石窟由座落在自东向西山脊延伸着的忘归岩、观心岩、龙虎岩、翠微岩、通天岩五个景区构成。在其前方有一座四柱三间、黄瓦朱柱牌楼式的小门,门额正中镌有“通天岩”三个道劲有力的楷体大字,系宋代李大正所题。自山门沿着石阶上行不到百米,…  相似文献   

7.
王坤 《理论观察》2007,(4):207-207
一九五三年以前,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西南方约四华里处的高阜(群众称土龙头)上,曾耸立过一座六面实心密檐砖塔(有的谓八面、十三层),高约15米,每面长5米。原来塔的形状无法推断,仅据四十年代遗留下来的砖塔照片及多次走访座谈得知:该塔上为五层密檐(非十三层),檐下腰部为六面(非八角),每面正中皆有坐式佛像一尊,下部塔基因历经几百年风雨剥蚀,残破脱落严重,收根已成椎形。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一九三二年左右,有两个日本人,在塔下找宝,手持战刀,将塔的东北脚基处向里挖了一个洞,直至塔中间的木桩,因未见有什么宝才…  相似文献   

8.
何尊     
《西部大开发》2007,(1):65-65
此器方形圆角,口圆且外侈,状如喇叭。外侧自口沿下至腹底,被四条镂空脊棱等分为四等份。口沿下饰蕉叶纹,颈饰蟠虺纹。腹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饕餮纹。云霹纹衬地。外腹两个对称的铸造的饕餮纹饰,巧妙的取脊棱为中线,其眼、眉、鼻、口、角均突起,角有节。卷曲成涡纹形,角尖部分镂空,高高翘出外面。角下为两道粗眉,像新月一样贴在上面。  相似文献   

9.
在呼和浩特市旧城有400多年历史的大召——古无量寺的山门檐下,高悬着一块长约3.3米、宽约1米的长方形木质横匾,上刻“九边第一泉”五个行书体题字,笔势遒劲隽逸,潇洒自如;匾的上端还刻有比这五个题字小约五倍的楷体“古无量寺”字样。落款为山西榆次人王用桢。该匾内所书大小字共158个。王用桢系清朝呼和浩特市“三大号”之首号旅蒙商“大盛魁”商号的账房先生,“九边第一泉”题字是王先生在清光绪29年(1903年)将棉花绑在棍子上蘸墨挥就,书法界称之为“棉书”。  相似文献   

10.
牌坊,又称"牌楼",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标榜功德,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随着历史的沿革,积累了具有独特文化的牌坊。这些牌坊记载了孔家的历史文化,不仅与中国牌坊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阙里坊阙里坊位于孔庙东侧阙里街南首,为三楹四柱式木制牌坊。每楹三层梁坊,上雕密集的斗拱和云龙透花板,坊顶覆绿色琉璃瓦:坊下外伸戗柱8根,每根柱底下垫着一个卧着的石狮子。在古代,石狮子一般设在宫廷府第门前,显示威严和富贵。此处设石狮,意在进入阙里坊就等于进入孔府的门了,也显示着孔府的威严和富贵。该坊为元代建筑,明清重修。"阙里"二字首见于《汉书·梅福传》"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关于"阙里"名  相似文献   

11.
《发展》2010,(7):I0014-I0015
唐代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台利瓶层层套置而成。最外层为石函,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方格,格内刻“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阴文隶书。书法遒劲有力。  相似文献   

12.
越南河内有许多有名的古寺,其中数独柱寺最有特色。独柱寺原名延福寺,在河内市巴亭区,始建于李朝太宗21年(公元1049年),后经多次重修和改建,虽规模有所缩小,但仍保持原有风格。独柱寺由石柱、佛台和寺顶三部分组成。圆形的石柱,直径达1.25米,地上部分高4米;佛台由石柱上部伸出的8根木檩构成的框架支撑,呈正方形,边长3米,四周有护栏,有一8级砖砌台阶与地面连接,佛台门上方有一块匾,上书“莲花台”;寺顶有四个角,角与角成弧形。整座寺像一朵盛开的荷花,石柱是花梗,佛台是花托,寺顶是花瓣。关于独柱寺的修建,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2006,(11):108-109
摄影家刘学文,贵阳人士,生性酷爱美术,擅长木刻与剪纸,从事美术教育之余,在艺术摄影创作上尤不断探索,以谋突破。七、八年前从新加坡影友作品装裱时刻成之白边,获得灵感,遂发挥其雕刻之所长,实验相片刀刻手法。经不断研究与实践,初则洞悉乳齐层与纸基间构成,继而善用木刻中“刻”、“铲”、“刮”与“切”等技法。从“刻”创出点刻、干刻与湿刻,从“刮”创出干刮与湿刮,从“铲”创出颤刻,从“切”刻出线条。甚至利用暗房特技作成之相片,再施蚀刻。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体经济》2004,(7):22-22
漫步京城,不论是市区还是郊区旅游景区,您都不难发现牌匾的“踪迹”。现介绍几处,与君共赏。●新华门巨匾 据史料载:中南海南门即新华门的城楼是由宝月楼旧址改建的。袁世凯据中南海为总统府时,将宝月楼改建成中南海正门,更名为新华门,当时以润笔银元500元由袁励准书写牌匾,悬挂在大门上。袁励准精于书法,造诣颇深,他题的“新华门”三个大字道劲有力。新华门匾宽1.6米,高0.6米,磁青地金字,配之以袁励准的馆阁体书法,更有独到的风韵。●颐和园匾 在颐和园东宫门的门檐上悬挂着“颐和园”匾额,其中道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是光绪皇帝  相似文献   

15.
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古城中心,外面为四重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整座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辟牛圆拱门,门内为宽阔的楼洞,可通行车马。各门上分别有石刻匾额一方: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南曰”文明”,北曰“武定”。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足石刻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保护”。8月18日—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荷兰、挪威、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部分嘉宾济济一堂,就“回顾与展望”、“大足石刻与唐宋石窟”、“密教与大足石刻”、“中国晚期石窟的互动交流”四个主题进  相似文献   

17.
梦里水乡     
中国第一水乡一周庄。周庄被澄湖、长白荡、淀山湖、白蚁湖和南湖四面环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中之镇”。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  相似文献   

18.
集老挝佛寺之大成的塔銮,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澜沧路北端,周围不远处则坐落着国会大厦、国家检阅台和英雄纪念塔等大型标志性建筑。  塔銮又称“皇塔”或“大塔”,始建于公元1560年,历时6年建成。在以后的岁月里,塔銮历经战火的摧残,屡建屡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銮占地2万平方米,由“塔銮塔”、“塔銮寺”、“塔銮园”和“塔銮广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部分风格迥异,自成一体,但相互间又彼此呼应,和谐统一,堪称老挝的国宝。居中的“塔銮塔”由一个高达45米的方形主塔和30座高3.6米的卫星小塔组成,最外圈被24瓣雕刻精美的大型莲…  相似文献   

19.
有“中越边境山水画廊景中之景”之称的德天·版约瀑布,位于中国广西自治区与越南高平省的交界处,是全球第二大跨国瀑布。它头枕山峦起伏的青山翠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凌空飞泻而下,雄浑激荡,山呼海啸般的巨响终年不息。  在中国一侧的瀑布称为“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区大新县境内,瀑布落差约130米,幅宽约120米,蔚为壮观;在越南一侧的瀑布称为“版约瀑布”,位于高平省重庆县境内,瀑布落差约30米。从河内到高平约300公里的路程,途经佐砑县,而佐砑县的“三海湖”是越北的著名景点之一。三海湖由三个相连的高山湖泊组成,总…  相似文献   

20.
新七十二泉     
黑虎泉位于济南黑虎泉路下环城公园南隅的护城河南岸.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源在一个深邃的天然洞穴内,洞高2米,深3米,宽1 7米.洞中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泉水清澈见底,寒气袭人.洞北有一长约13米、宽约9米的石砌方池,在池南壁雕刻了三只双目圆瞪、大口怒张的兽头.传说此兽名日霸下,为龙王之六子,性好喜水,常栖水边.池口兽头清末仅有一个,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整治泉池时建为三个.泉水通过洞中暗道,从三个大张的兽口中喷涌而出,形似瀑布,取"口内悬河"之意.池北为一水闸,水漫池岸形成水帘,泄入护城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