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非经常性损失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重要性,提出了应从修改配股条件、修订《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加强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几方面来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4.
高丽红  杨洁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82-183
对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以及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理清国内外对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界定的不同,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年-2010年沪深两市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控应计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比利润等盈余管理指标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控应计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比利润指标越高,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上市公司的上期审计意见类型、每股收益等指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相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越差,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韩莉 《商》2012,(6):129-130
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中,非经常性损益日益演变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分析、政策解读等,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对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旨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高管变更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发现高管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变更当年及后一年其程度逐渐降低。此外,盈余管理手段中,高管普遍采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政府补助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债务重组并不受青睐,且它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审计意见反映了审计师执业过程的独立性及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和合法性的评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意见和审计质量。本文以2005年深沪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经营性收益的角度就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陆燕 《现代商业》2011,(20):255-256
非经营性损益的准确界定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文从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及变迁的研究入手,对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会计准则下规范非经常性损益行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冬梅 《商业研究》2003,(16):50-52
盈余管理是实证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 ,介绍了国外关于盈余管理动机和类型的研究成果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特殊制度背景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并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飞媛 《商业研究》2005,19(10):35-38
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的不可克服性和舞弊危害的严重性,盈余管理成为困扰证券市场投资者、监管者、审计人员,损害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盈余管理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的角度很多。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权威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作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新会计准则还有许多有待成熟与改善的地方,既要求不断引入西方先进理念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更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适宜我国市场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以期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孙海凤 《商业研究》2011,(11):186-190
根据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数据,本文采用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的程度和手段,认为监管制度对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限制,"摘帽"公司更注重通过提升主营业务收益来实现扭亏,而未受非经常性损益限制的"摘星"和恢复上市公司则更多地通过做多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增加净利润来扭亏,政府财政补贴、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仍然是它们做多非经常性收益、实现扭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黄海波 《北方经贸》2011,(6):105-107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联系,使得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重点,加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市公司中,出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困扰着会计界。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是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实为当务之急;问时,由于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监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找出监管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对于完善监管政策、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上市公司MBO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的原则,财政部对旧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准则,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新准则适当堵塞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渠道.通过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阻止了利润调节,限制了公允价值的滥用等.在很多方面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客观上也使盈余管理在某些方面的可借用的空间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