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0,(7):1-1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首次将年龄18岁到25岁的“80后”、“90后”群体定名为——“新生代农民工”,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这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政府连续第7年对“三农”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今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珠江三角洲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农民工,描述了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农民工闲暇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闲暇生活的内容、观点等进行探讨,得出农民工(特别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有“多样化,知识化,健康化”的趋向。并提出珠江三角洲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根据这种趋向,引导农民工树立科学健康的闲暇方式,促进农民工的全面素质发展,从而增强农民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4.
国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切。但目前城市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的特点,从政府能否顺应电子政务发展、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对农民工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群体,开始出现分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但是由于受政策、体制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难题。对此,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9,(24):296-298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问题。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路径以及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从"天花板"效应的角度对该问题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的扩展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的动态研究和路径选择问题的探索,目前仍是该领域的短板。本文旨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天花板"效应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构成了从传统的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新三农”群体。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被明确提了出来,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目前,60%的外出务工人员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他们对09年工作生活的评价以及对10年的期待,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鉴于此,汇思人力资源研究所对在长三角地区工作的900多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回收807份有效问卷,调查涉及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节后计划等各个方面,并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建议。在当前“用工荒”问题凸显、两会聚焦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下,本文以其基于样本的扎实调查和层层深入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民工的高离职率易对企业、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逐渐替代第一代农民工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中的地位。所以如何留住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和心,使他们忠诚于企业,是目前企业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寻求新生代农民工低忠诚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从以前的概念逐渐引申,即称现在的年轻的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快速建设中,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劳动力的主力军,但社会偏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条件和素质问题,众多企业在用人上存在着对农民工比较严重的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农民工大军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现实,令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异常的“边缘心理”,强烈的失落感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边缘心理”致使农民工犯罪率不断上升,留下了相当大的社会隐患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选择,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的问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规范也反映出许多风险和危机。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计,全国范围内,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有明显不同,其更加注重维护自身权益。尽管如此,新生代农民工在权利层面仍存在权利贫困及现有制度框架下的权利实现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视角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维护意识、规范其权利维护行为和促进其权利维护能力是消除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实现其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20年“两会”以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任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龄在16。25岁之间的新一代农民工。由于他们处在特殊人口年龄阶段。在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的特征。他们是一支新生力量,是我们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将成为我们产业工人的主体。但目前他们的就业现状还很不理想.出现了许多问题.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城市和回归乡村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亦工亦农"的尴尬身份下面临着进城困难,回乡无途的困境,即总体上他们进城遭到拒绝,同时他们拒绝回归乡土,即"双重拒绝困境"。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漂移"为切入点,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和乡土回归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其鲜明特点,并且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切实解决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特殊时期,城乡二元制引发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诞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由于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收入偏低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的限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任重道远。本文在实地调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及盐城东台市的基础上,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限制因素,并就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引发的“民工潮”,到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表面上看。“民工荒”似乎只是一个增加成本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挑战,更暴露出在农民工队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文章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时“民工荒”,提高农民工人为资源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