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邮政》2014,(6):1-1
分享一则老故事:犹太人在某地开了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个犹太人来开了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家超市,这片地方就很繁华了。还是在这个地方,第一个中国人开了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又开了一个,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最后是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赚。抛去文化差异,笔者从故事中悟得了两点启示:竞合、再造。  相似文献   

2.
酒好也怕巷子深张合明一次,笔者去朋友家玩,朋友面带为难之情对我说:“明哥,今天实在对不起,我没有时间陪你玩,因为今天上午我既要去喝喜酒,又要去祝寿,人却只有一个,正发愁呢。”“不必发愁,我给你出个主意。”笔者便向这位朋友推介了邮政礼仪业务。朋友听罢,...  相似文献   

3.
笔者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顾客神采飞扬地走进了著名汽车推销员吉勒斯所在的商店,吉勒斯凭经验觉出这笔买卖很有可能成交。于是,他便热情接待起来,使这位顾客颇颇点头,看来很是满意。不料,从展示场回办公室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内,这位顾客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发起脾气,拂袖而去。后来吉勒斯进行了认真了解,原来这位顾客的儿子考取了医学院,非常高兴,便打算买一辆汽车作为礼物送给儿子。而当这位顾客谈到买车的原因时,吉勒斯却一时没反应过来,没有理会顾客那种愉悦的心情,并以恰当方式表示祝贺,与其分享这一喜悦。结果,一笔生意就这样丢…  相似文献   

4.
近日 ,偶然读到一篇谈营销技巧方面的文章 ,过后颇多感思 ,不吐不快。文章说的是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 ,16岁时曾开就一家米店。当时由于电话尚不普及 ,不能提供电话购物 ,顾客买米一定要躬亲到米店去买。这样一来 ,对顾客来说很不方便 ,对店家来说 ,则只好等客上门 ,生意自然清淡。王永庆苦思冥想 ,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服务上门”的经营“诀窍” :当有顾客来店买米时 ,他便主动提出帮助送货上门。顾客当然是求之不得 ,满口称谢。王永庆把米送到顾客家后 ,在把米倒入缸内的同时 ,他也就记下了客户家米缸的容量。然后他便承诺 ,以后勿须…  相似文献   

5.
决定起跳     
《中国电信业》2010,(2):88-88
男孩、女孩说:“将来我中学毕业了,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我会很快乐,生活会很美好。”大学生说:“将来我毕业了,获得了学位,找到了工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会很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生活。”年轻夫妇说:“将来我们搬到新房子,得到升职,加入乡村俱乐部,我们会很快乐,生活会很美好。”  相似文献   

6.
环顾周围环境抑或放眼世界,我们肯定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很不公平的,所以人们常常会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不公平的事情。比如说,有的人出生在一个环境非常好的家庭,家里有很多财富,父母的地位也很高,从小就比别人优越,许多东西都不用花力气就可以轻易得到。可是,另外一些人却生长在很贫苦的家庭,从小就要做很多事情,甚至有时候还不能吃饱、穿暖。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基因不好,不如其他的人聪明。学东西没有别人快,所以,学习的时候就比较吃亏。还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相貌不够好,在很多时候不如那些长得漂亮的人处世顺利。如果以抽象的理念解释,到可以用上中国古老的观念就是那些人"命好"。再比如说,有人一出生就在美国,虽然美国也有穷人,但是整个国家远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要富强,所以,在美国生长的小孩绝对比在非洲或亚洲一些贫困国家生长的小孩处境好。他们受到良好教育的可能性与将来遇到好机会的概率都比那些穷困国家的小孩大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实上,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不公平。我们常常听到、谈到的都是种种不公平的事情,而很多人就把这些不公平的事情当作借口,用作自己不成功的托辞。他们认为,自己从小的环境就不好,起步也不如别人,到后来做事情不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4,(7):1-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农夫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殷实生活。有一天,来了一个传教士,对他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有水从白色沙子上流过的地方,你就会找到钻石,因而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农夫被说动了心。第二天,他卖掉全部家产,将家人托付给一位邻居,带上所有的钱上路了。然而,花光了所有的钱,农夫也没有找到钻石。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人和未来,农夫选择了自杀。这个时候,那个传教士又来到了农场,问起了农夫。农场新主人回答道:“他一直没回来过。”传教士则说:“他一定回来过,要不壁炉台上怎么会有宝石呢?”农场新…  相似文献   

8.
春节的时候,在一个农村支局与几位职工闲聊,他们问我:"总部有什么好的政策?"——每年在基层调研时许多的人都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我回答了两个字:"关爱。"  相似文献   

9.
虽然集装箱理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先是在美国,后来逐渐渗透到整个世界。大家逐步看到了运输中用集装箱载货比散装的方法好很多。所以当更多的码头、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国家开始发展集装箱时,它的优点便以更快的速度显现出来。这一点和通信的网络很相似,开始时,使用的人很少,网络的优点看不出来,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后,它的效率和效益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从1956年到1969年的十几年间是一个反复的胶着时期。  相似文献   

10.
笔者去年出国考察,亲身经历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几件小事,感触颇深。第一件是一次我们从迪斯尼乐园出来后,在路旁一家餐馆吃饭,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工人正在安装电话。只见他一会儿操起镐头挖沟布线,一会儿拿起焊枪立架装机,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把一部公用电话安装好了。我匆匆吃完饭,走到他的工作现场:一辆小型工具车上,发电机、台钳等应有尽有。他的腰上,各种钳子、扳手、测试用具等一应俱全。他告诉我,他们装电话从下线、立架到安装,都是一个人的事儿。我问他用户安装一部电话要等多长时间,他回答说第一天申请,第二天就能装上。我不由得对…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从北京去福州出差,抵榕当天,因有急事向市内一连打了三个电话,都是一次拨通,这使我感到有些意外。福州市内电话为何这样好打?带着这个问号,我走访了福州市电信局。技术科的一位同志带我参观了市内电话机房。他热情地介绍说,我们这里的电话之所以比较好打,主要原因是利用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从国外引进了一套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  相似文献   

12.
初闻"陆茸",相信很多不熟悉他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名字简单、有创意,甚至还很有意思,咋和人家东北特产叫一个名呢?但在南京集邮公司,乃至整个南京邮政,提到他,可谓无人不晓。原因很简单,陆茸"火"啊,而且"火"得"一塌糊涂"。且不说他在担任集邮公司客户经理期间做成了  相似文献   

13.
要想采访刘智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是因为他很忙,二是他很低调。因此,对于笔者此刻的突然造访,小伙子显得有些惊讶和无奈。刘智强的反应完全在笔者的意料之中。当然,不请自来也许有些冒昧,甚至是不礼貌,但眼前这个白净而低调的小伙子的确激起了我强烈的采访冲动。刚刚29岁的他,工作不满5年,入局后半年便被提拔为支局长,而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并荣获了多项荣誉,成为全省邮政年轻支局长队伍里的佼佼者。在洪山支局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刘智强正襟危坐,准备随时应答笔者的提问。"有人说你的命特别好,工作5年,有4年的时间都在当官儿。"笔者笑着和他开起了玩笑。  相似文献   

14.
欧美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其天生的资质关系不大,但与个人的勤奋努力有直接关系。然而,只有勤奋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纪律地加以实施。我在上期讲堂中通过实例讲解了前面两层意思。本期讲堂我主要谈谈第三层意思或称第三个结论,即一个人要成功,除了勤奋努力外,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详尽的计划,并且要很有纪律地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天资聪颖对成功肯定有益,但无论对聪明人还是不太聪明的人都一样,只有努力才会有好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某深山里有一位能用树枝点石成金的老神仙。一个年轻人经过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找到了这位神仙,一见面就向他磕了几个响头。老神仙用树枝把那人面前的一块石头点成灿烂的黄金,年轻人摇了摇头;老神仙又把一块更大的石头点成黄金,年轻人再次摇了摇头;老神仙索性把那人身边的石头都点成黄金,年轻人仍然在摇头。老神仙不解地问那年轻人,你到底想要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我想学到您这点石成金的法术。” 传说终归是传说,现实确是客观存在。有些传说值得人去探询、值得去思索;现实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接到市局市场部主任打给我的电话,让我去处理一起用户投诉。其实投诉的原因很简单:某用户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这位用户很高兴,晚上喝了点儿酒后,乘兴打电话让朋友为女儿点支歌。查到第二个号码时,可能是他的模拟手机信号不好,几次中断,话务员让他用固定电话打。他用固定电话拨通后又断了,于是话务员便将障碍受理台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为此这位用户动了肝火,认为自己的手机根本没有毛病,话务员把障碍台的电话号码告诉自己,就是服务态度不好。投诉就这样产生了。 经过我的工作,问题圆满解决了,然而我心中却…  相似文献   

17.
看了《现代邮政》1991年第3期刊载谷明同志“邮政快件向何处去”一文后,深有同感,说出了用户和我们一些同志想说的话。文中所举事例很切实情,分析很有见地,所提“快件”向何处去?确是一个值得很好探讨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浅见。在当前商品经济领域中,任何新产品在投向社会后,其是否适销对路,要看其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8.
记述评: 如何用7天的时间来参透一个企业7年的历程,是我来到河南之后面,临的最大困惑,思量再三,除了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一颗诚挚的心灵去观察、聆听和感受,我想不到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其实,我内心一直在祈祷:一个业绩如此优秀的企业,应该不会让我在探索企业发展之道方面空手而归吧?7天来,听到了太多的真知灼见,见到了太多朴实坦荡的河南移动人,也总是在愉快而热烈的交流中感触万千。多,而不是少,太多的信息让我无法理清头绪,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直到最后一天,无意中问起,为什么河南的简称是“豫”?得到的回答让我豁然开朗:“豫”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哦,人和大象!以人为本,大象快跑,不正是解开河南移动发展之道的钥匙吗?然后,一切就任由章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仿佛其自有它的灵性和生命,然而我知道,这都是源于一个优秀企业富有激情的活力和感召。  相似文献   

19.
传说 ,阿凡提驾驭毛驴有个绝招儿 ,他既不用鞭子抽 ,也不用脚踢 ,而是在棍子上拴个大萝卜 ,伸到驴子面前。驴子看到水灵灵的大萝卜 ,以为再向前迈进一步 ,就可以吃到了 ,所以不停地向前走 ,萝卜也就随之不停地前移。就这样 ,阿凡提骑着毛驴周游了世界 ,萝卜依然完整无缺。当然 ,这是一个笑话。时下 ,某些单位的领导也用上了阿凡提这一招儿。他们在大会小会上慷慨陈词地呼唤人才 ,激励“人才”去干去闯 ,可到了提拔干部、评职评优时 ,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平衡各种关系上 ,而把“人才”冷落在一旁。笔者有位朋友 ,工作积极肯干 ,也很注意学习 ,被…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期调研时发现,在一些经营发展搞不上去、日常工作无起色的单位,总会听到该单位领导的诉苦: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也不行,总之,在他眼里没有一个可用的人……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正因为员工素质较低,才需要领导去培养,去手把手、不厌其烦地传帮带,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