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北地区的经贸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输出多为土特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输入多为生活用品及工业制成品是清末东北地区经贸的基调;民国时期的经贸比清末时期有大幅度提高;伪满时期,由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导致东北地区的经贸彻底被日本所垄断。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商贸业的发展从清朝后期开始,主要是关内大量移民涌入.但真正贸易的发展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其标志是东北地区的粮食被以掠夺的方式带到了国际市场.到民国期间,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已具有近代社会的特征,商业日益繁荣,内外贸易十分活跃.但是在日本占领时期的伪满政权下,东北地区的商业贸易完全被"统治经济"所主宰,成为日本掠夺我国的财富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广州是英语词汇中的中文借词发源地之一。这些粤音借词数量可观,涉及中外经贸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在生动反映清末广州对外商贸活动概况的基础上,折现出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及周边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些侧影。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粤音借词以语言为载体,记录了西方人士对华人社会的观感和体验,为近代中外交流史留下了一份宝贵记录。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交往自1978年开始至2005年,台湾对两岸经贸政策数度变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7年为禁止交流时期,但海上走私活动不绝;1988~1994年为限制松绑时期;1995~2000年为戒急用忍时期;2001~2006年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时期,两岸贸易依存度日渐增加;大陆台商最集中的地区为广东、江苏、与福建,而两岸贸易主要又是由台商所带动.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与日本企业进行经贸往来时必须正确使用经贸日语中的敬语。经贸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敬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民国时期相关档案资料的内容,分析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开发情况、森林资源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学者们对于东北地区在全国所处于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水平有着较早且极为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在20世纪20年代到"九·一八"事变前后时期,就从东北经济力的现状、东北经济力的将来、东北经济对于中国本部平时的重要性、东北经济的战时重要性等多个角度均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也简要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当时对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掠夺与开发情况。这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于东北地区今天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整体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 受国内贸易部工业司的委托,由深圳甘肃省农副土特产品工贸总公司、深圳全国商办工业名优特新产品总汇承办的“’94深圳经贸洽谈、信息交流会”,于1991年5月6日到11日在深圳市举行。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400多家和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柬埔寨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工商企业界代表共500多人。会上共签订合同协议248份,资金总额2.84亿元,其中经济贸易类161份,金额1.22亿元;合资合作类87份,金额1.62亿元。大会发布和提供了有关经贸、科研、招商等大量信息,被采用的有300余条。  相似文献   

8.
日本、韩国是黑龙江省传统的经贸伙伴,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受制于各种因素存在诸多问题,不过日本有望"经济回归亚洲",助力黑日经贸有望出现缓慢增长;"龙江丝路带"与"欧亚倡议"对接中韩贸易发展;蒙古国与黑龙江省的双边经贸额虽然不多,但"草原丝绸之路"有利于黑蒙贸易发展。在"一带一路"及"龙江丝路带"建设的背景下,以及"黑龙江通道"的畅通和经营环境的改善,助力了黑龙江省与日、韩、蒙经贸合作潜力的释放。要扩大黑龙江省与日、韩、蒙的经贸合作,应做到扩大人文交流;加大传统商品出口力度,扩大进口;加强同日韩在环境产业、服务业及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吸引日韩投资参与黑龙江省的加工业;抢抓机遇深化对蒙合作。进而实现共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机遇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近十几年来,东盟一直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日本、美国与香港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往来对象。尤其在2001年我国与东盟决定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之后,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都步人了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日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日本地震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回顾了中日经贸往来的密切关系、阐述日本经济现状及进一步分析地震后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一带一路"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韩国"新北方政策"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经贸和投资合作,强化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东北地区与韩国还将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智能物流体系,加强金融合作,为中韩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创造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 1997年7月15日上午,经贸外语论文选题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应用外语研究所牵头组织,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经贸部干部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10多位专门从事经贸外语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从经贸外语文体特色、经贸外语教学法、经贸外语语料库建设、计算机在经贸外语教学与科研  相似文献   

13.
《WTO经济导刊》2005,(7):80-80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我国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促进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2日至6日召开;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将于10月19至22日在南宁举行,这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经济合作而采取的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WTO经济导刊》积极博览会主办机构合作,并结合自身专家队伍,精选出这些地区具有广阔商业前景的部分行业,供商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二、刚解放时的东北工业新中国成立前,从全国的工业状况看,东北地区工业尤其重工业基础比较好,但东北地区工业属于殖民地型工业。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在东北地区进行了一些重工业投资建设。据1943年的统计,东北地区的钢产量为87万吨,铁产量为170万吨,分别占当时全国产量的95%  相似文献   

15.
典权是我国特有的财产法律制度,纵观世界各国法律,它都是独一无二的。典,作为我国固有的习惯之一,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形成,汉、唐时代在民间已广泛流传。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立法上重刑轻民的倾向,对典一直没有做系统的法律规定,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有一些法律条文对典权与其他相类似的法律关系做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清末变法起草《大清民律草案》时,由于当时受聘起草的日本学者认为中国的典权制度与日本的不动产质是相同的,在民律草案中,仅规定了质权,而对典权没有做出规定。后来经过我国法学界人士的不断探讨研究,参考了清末民初全…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所以玉米收获时含水量很高,不利于保管,不能直接储存。所在在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的第一道储运加工就是烘干。东北地区现阶段的玉米烘干手段主要有露天晾晒和烘干机处理,其中露天晾晒受场地和气候影响,并且处理量有限,多为农户进行初期处理使用;烘干机投资大,多为国有粮库使用。现有的烘干机多为热风炉供热,由于我国的热风炉多为燃煤式,热量输出波动大,不易控制。而且现有的烘干机在烘干水份的控制上多为人工调整,对烘干粮食水份的变化反应慢,烘干不均匀。随着我国粮食…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8.
刘丽娜 《大经贸》2002,(10):38-41
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中日经贸举足轻重。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经贸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相互猜忌到互利合作的路程,其间有密切的协作,也爆发过龃龉和硝烟,尽管最近双方发生了较严重的贸易冲突,但是,谁也不会否认中日之间相互依存与合作的历史潮流。日本经济现状:并非陷入衰退最近几年来,媒体上有关日本经济的报道多数是消极的,在人们心中似乎形成了对日本经济的悲观  相似文献   

19.
清末是中国报刊政论文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报刊政论文在清末经历的三次重要流变,不仅为中国近现代报刊带来了大发展的机会,而且推动了文学革新,引导五四新文学的到来;另外,也启蒙了民智,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从三次重要流变入手,浅析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梅新育 《华商》2012,(9):62-62
钓鱼岛争端的大幅度升级,已经将中日经贸战推上了决策者和民众选择的前台。我国有能力让日本在经贸战中付出较大代价,但在实施对日经济制裁时,我们需要做出周全考虑,以便实现成本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避免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