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采田 《水利经济》1992,(4):33-35,32
一、工程概况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汾河水库是我省最大的水库,位于我省中部太原市娄烦县境内。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拦洪蓄水,总库容为7.2亿m~3,坝高61.4m,最高蓄水位为1130m。它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工农业用水兼发电为目的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汾河水库是我省效益最大的水库,水库的兴建,对促进下游两地一市九县、区150万亩农作物的灌溉增产和保障下游3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年向太原市供水2000万m~3,保证了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工业用水;每年向汾河灌区供水平均6667万m~3。  相似文献   

2.
张锋 《水利经济》2010,28(3):59-62
在总结宁夏固海灌区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析了灌区多年来的用水量状况和灌区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运行管理单位的造血功能,创建多元化的供水市场,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介位山灌区的建设概况,从位山灌区对聊城市农业、旅游业、工业、水产业等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产生引黄补充地下水、改良盐碱地等生态效益以及支援邻域建设几方面分析了位山灌区的引黄效益.认为位山灌区的供水结构已由单一的农业供水发展成为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旅游、工业、水产业的多元化供水结构,位山灌区引黄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韶山灌区水费现状及分析张良贵(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韶山灌区工程位于湘中丘陵地区,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开发丘陵、航运、养殖、工矿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供水工程。灌区范围为250km2,涉及到湘潭、湘乡、韶山、宁乡、望城、雨湖及双峰等县...  相似文献   

5.
研究土壤墒情预报,确定未来旱涝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服务有重要意义。统计与土壤墒情变化相关的气象要素,计算各要素与土壤墒情的算相关系数,建立简便易行的土壤墒情预报方法,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土壤墒情监测是水循环规律研究、农牧业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抗旱救灾基本信息收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土壤墒情信息最重要的要素土壤含水量监测站较少,导致土壤含水量信息紧缺,土壤、土壤的水分状态与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认为气象条件、土壤的物理特性、土壤水分状态,作物种类及生长发育状况是墒情和旱情监测的四大要素。目前测量土壤水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灌区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志文 《水利经济》2003,21(4):57-58
对塔里木灌区内不同土壤、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土壤总含盐量进行调查,分析了灌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排水不畅等造成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提出疏通排渠,防止淤积,设专人测定排水量、化验水质、检查矿化度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中心,以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为重点,以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土壤墒情状况和周边环境信息快速采集,动态、实时获取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的信息管理系统,对科学指导适墒播种、因墒施肥、测墒灌溉、抗旱降渍、防灾减灾等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加快推进土壤墒情建设,江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晋汾河流域灌区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灌区管理机构的组成、管理人员的选拔,渠道的开挖、维修,用水管理,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奖惩制度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要完善灌区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地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宣传力度,精简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加强财务公开,加强民主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0.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促进灌区经济自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工程建管用脱节、责权利不清、群管机构名存实亡,灌区工程先天不足、老化失修,供水秩序混乱,水费征收困难等问题,温峡灌区于1996年开始进行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按水文边界组建用水者协会和供水公司,用水户直接参与协会的经营活动,协会和公司以供水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会和公司都是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经济自立。通过5年多的实践,提出经济自立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度限制、酸碱度-水分限制和水分限制为主,6~7等地以酸碱度限制、灌溉限制和排水限制为主。依据确定的耕地自然等质量主导限制型,可以针对不同等别的耕地采取对应的质量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for farmers to accept improved soil and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new technologies must be appropriate to the specific site conditions found in the farm setting and be consistent with farmers' objectives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A whole-farm modeling analysis of this problem is described. Preliminary estimates of the benefits of increased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for representative low-resource farmers in Mali are presented. If farmers could improve rainfall infiltration from currently low rates of about 40% up to 60%, and use small amoun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disposable income could increase two to four times depending on rainfall. Income could be increased another 50% if the infiltration rate was raised to 80%. Food grain production could increase 60 to 90% with improved moisture conservation and fertilizer use.  相似文献   

14.
土壤墒情监测对于科学灌溉、抗旱资源调配均意义重大,文章针对全国范围墒情监测中由于监测点数据少、分布不均及数据点之间关系松散等导致的空间估计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全国范围的土壤墒情空间分布规律与空间估计方法展开研究。采用适用于分层异质性表面进行空间估计的三明治估计方法,以全国县域土壤墒情监测数据为采样数据,以全国降水栅格数据与土壤分类数据作为分区数据,以县行政区作为报告单元,实现土壤墒情监测点数据到面数据的上推。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三明治估计效果进行验证,并与距离反比、克吕金、自然临近点和样条4种常规插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为1.66%,误差标准差为25.16%,墒情等级估计准确率为60.7%;与其它对比方法相比,三明治估计的结果在误差均值与误差标准差上并没有表现更好,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小于样条插值方法但大于其它方法,误差标准差与距离反比、克吕金及自然临近点方法接近。总体来看,三明治估计能够获得与一般插值方法类似的估计效果,但是由于其更符合土壤墒情空间分布以及采样数据情况,因此其结果更可靠和易于解释,能更好地满足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5.
Most agriculture in the Sahel Region is carried out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where low and uncertain soil moisture levels limit productivity. Improved soil, water and crop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required to reverse the steady decline in per capita food production and sustain output over the long term. Seve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related farm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evaluated in a case study of a typical farm in Mali. Through use of a soil-water balance model and a whole-farm economic model an optimal mix of these measures is identified. Compared to a base case where no modern inputs are utilized, the combination of animal traction (oxen team), low levels of NPK fertilizer, tied-ridges, traditional long-season food grain crops and early planting was most effective: food grain output was 35% higher than with the traditional base case; soil erosion was reduced by 72%; and even with residual future soil erosion damage capitalized into current income, net farm income was larger by a factor of almost 4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含水量土壤高光谱二向性反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光谱遥感土壤含水量对土壤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的影响,可为改进土壤含水量高光谱遥感反演机理模型,提高反演精度奠定重要基础。【方法】该研究在室内条件下对含水量为5%~45%(按5%递增)的土样进行多角度光谱测定,分析光源天顶角、观测天顶角、观测方位角及含水量不同对土壤二向性反射特征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由于土壤表面颗粒之间的相互遮蔽,土壤BRDF随光源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大,随观测天顶角的减小而降低,且土壤BRDF随观测天顶角的变化与波长有关。后向散射方向的土壤BRDF最高,前向散射方向的土壤BRDF最小。在400~1 400nm波段范围内,当土壤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BRDF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BRDF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波长1 400~2 400nm范围内,不同的观测位置下,土壤含水量不同引起土壤BRDF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样方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山地森林区,土壤各因子、郁闭度、坡度和坡向是控制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海拔、土壤ph值和土壤水分是限制高原森林草甸区与草甸草原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森林草原过渡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是土壤、环境条件等综合因子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受海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用了基于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的经验关系构建的地表干燥度指数(Temperature-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该指数对Ts/NDVI特征空间的生态特征的解释,对土壤和作物的水分含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地表干燥度进行分级,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表含水状况的空间差异。文中利用该指数综合评价了研究区域地表水分状况的时空分布差异,并进一步对TVDI进行了相应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TVDI能在不同季节综合体现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特征对地表水分的影响,从而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表水分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各区域的TVDI值季节分布上皆为4~7月高于10~11月,但各区TVDI值的季节变化则存在显著不同,而各流域内部TVDI值的空间变异性也存在季节差异,其中在10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Zimbabwe and presents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address many of these challenges. CA, based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minimum soil disturbance, crop residue retention and crop rotations, targets low soil fertility, moisture deficits and low management standards through the use of soil-fertility-enhancing technologies (precisio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rop rotations, sequencing and interactions), improved moisture use efficiency and higher standards of agronomic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the role of CA in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as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will reduce the land under crop production and increase the area under natural vegetatio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its current status in the country are explained, with the role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outlined.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CA on both food security and the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looks at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spread of CA to different agro-ecological zones in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