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探析我国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历来都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最严峻的问题,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其意义极为重大。不仅涉及到求职者的工作安置和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回顾西方经济学主要的就业理论,提出这些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深化认识和借鉴,进而寻求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职工的下岗及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劳动管理,规范就业行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措施,破解再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3.
李颖 《经济论坛》2004,(21):13-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在就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特别由于改革的深化和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人数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将对我国的就业范围、就业方式、就业结构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广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这新的形势面前,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减缓了下岗失业人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进程都将加快,新成长劳动力进入高峰期。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交叉影响,将使广东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趋突出。本期刊登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培训就业处处长陈斯毅同志关于”广东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一文,着重分析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出我省2003年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更是决定着这两个重大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发掘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就业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对外劳务输出,规范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失业问题却日益严重。有人认为,失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代价,或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价。本认为,造成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的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自由贸易意味着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几乎可以在没有政府规定和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但在现实中真正的自由贸易却很少。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就业任务艰巨,其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望 《经济视角》2005,(7):59-60
一、当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就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是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2004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数比上年增加1660万人,劳动力供给压力仍然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2004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稳定的职业生涯似乎已难以实现。持久性就业能力更能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就业能力的培养理应成为就业管理的重点。聚焦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潜力、组织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政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研究劳动者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的问题,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寻求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强 《当代经济》2010,(17):118-120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会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并由此引发人们就业方式与就业结构的改变。本文指出了传统就业增长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尽快解决这个难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单从就业来说,经济增长率越高就越能吸收失业人员。但是从宏观经济运行来说,就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  相似文献   

11.
张平 《经济论坛》2000,(23):6-7
减员增效是当前国有亏损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一项重要的也是基本的措施。随着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深入进行,企业的富余人员将不断增多,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而就业问题事关稳定,并与企业改革成败密切相关。因此,正确分析世纪之交的就业形势,妥善处理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与迫切。 一、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据统计,我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2亿,农村近5亿。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需求不足的状况一直没有缓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  相似文献   

12.
就是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又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深化认识就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就业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又正值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巨大,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新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具是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包括中国劳动就业特点、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扩大就业战略。  相似文献   

14.
曲涛  张锋 《经济师》2004,(2):242-243
陇东老区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为此 ,必须采取对策是将“就业优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过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劳动力就业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新生劳动力进入了快车道,产业结构调整中,又使许多工人失业,“退耕还林”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又使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同时,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起步晚,劳动力技能和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6.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劳动力失业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就业趋势日趋严峻,国有经济总体上已无力再增加就业。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创造就业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我国,要想满意地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8.
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在近年来越来越严峻。就业矛盾已成为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织、城市下岗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交织,使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化。笔者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二是要合理界定与强化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三是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市场化就业模式,为最终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一、知识经济对扩大就业的不同影响1.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产生规模化效应。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各种革新的劳动手段代替了劳动力,使得同等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企业从简单的手工劳动转为智能化生产。随着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解放,人工的作用逐渐被机器设备代替,工人的需求逐渐被先进机器的广泛应用所代替、抑制,这将直接导致大规模的劳动力失业局面的出现。例如:机器人的发明为重型生产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供求矛盾逐级加大,沉重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瓶颈”。如何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是我国现在和未来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经济命题。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