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没有明确的反感,7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否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是无所谓的问题;大学生把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更多地归因于环境原因;上网目的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有显著相关;上网工具、平均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对是否需要遵守网络道德的态度有显著相关;性别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原因的认定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采取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网上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制度,规范上网行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以发挥其上网的正面作用,抵御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由于校园网建设的超前性、便利性和低廉性,大学生上网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闲娱乐方式,但也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心理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大一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校大一学生为样本,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大一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出大学生网上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其成长,抓好对大学生网民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大一阶段是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的最佳时机。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和网络文化观,才能使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网络道德状况,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已成为网络使用的最主要人群,上网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大量的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判断造成了深刻影响,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引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及费用支出、上网目的、网络行为道德等网络行为调查发现互联网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教育手段,努力拓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及费用支出、上网目的、网络行为道德等网络行为调查发现:互联网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教育手段,努力拓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上网活动日益频繁,网络道德问题愈加突出。应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强网络行为监控和 管理、提高网络道德主体修养、建立安全体系、提高教育者自身水平等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伴随信息化社会的生长,越发显得强大,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这是社会、学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不能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网络行为的建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