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区域“城市性”的角度,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类型,针对新老“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应与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相结合,园地制宜地推进农业的就地产业化、农民的就地职业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和户籍的就近镇(市)民化,简称新农村建设的“四就”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二者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务农人口较多,解决好本省的“三农”问题,统筹山东省的城乡发展,是山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点,以此来探讨如何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振华 《时代经贸》2007,5(11X):44-44,46
鹤壁市辖两县四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50.5万,农业人口占103万,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326757万元,占全市GDP的17.55%。近年来,鹤壁市从自身实际出发,狠抓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突出抓好产业支撑、城镇辐射带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体制创新等重点工作,围绕新型资源型产业、先进制造业、优质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了7个工业集中区,总投资82亿元,扶持引导大用、永达等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吸纳全市3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工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城镇化实现策略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实现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农村城镇化实现动力、农村城镇化实现对策等三个方面。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主产区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征,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重合、与工业基地相重合、与农村劳动力外迁区域相重合、与农业兼业化区域相重合等。粮食主产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粮食刚性需求增加、农耕地减少压力增大、农业劳动力流失压力增大等挑战。保障粮食主产区稳产高产安全,必须在人的城镇化、土地资源利用、发展农村经济、城乡互动、保护资源环境、提高承载力等方面做足功夫,实现绿色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昌忠泽 《经济前沿》2009,(10):58-64
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问题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于“新农村建设”,国内学者关注的问题主要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究克“新”在何处等;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投资顺序、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村金融组织与金融市场效率等方面;国内研究成果则大多集中在农村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农村投融资体制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农村金融抑制及金融发展范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有限、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相对过剩、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直接影响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采取政府重视、提高农民收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丽中国、“美丽镇江”首先要靠努力建设。如何建设?必须紧紧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它能改变城镇化落后局面、提供更大投资空间、启动消费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必须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专业镇建设关系、城镇化建设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四先四后”的关系、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共荣,实现美丽镇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出现的“半城镇化”现象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问题使得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半城镇化”导致我国内需潜力无法有效激发、农村三留人口大量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等;我国户籍二元体制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工进城后难融入是产生“半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辽宁省的城镇化历程,认为2002年至今是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其次,从产业、土地、人口、城乡关系四个方面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产业方面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主要与思维方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相关;土地方面是“投资驱动”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的平面扩张为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土地和财税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监管;人口方面是“集中型”路径,城镇化主要由省内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关系方面是“城市倾向”路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最后,提出符合辽宁省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建议,一方面要“破”,即破除和规避不利影响因素,在思维方式、政策制度、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断消除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要“立”,即利用有利影响因素,加快制度创新,以更好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升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1.
首先深入探讨农村城镇化这一概念,提出了适用的农村城镇化的研究范围及其内涵.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为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进城参与城镇与城市经济建设;农村人口教育要素向城镇与城市的转化等,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经过系统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超过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周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乡镇工业粗放式经营污染严重;历史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等方面.最后指出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外部非经济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政府职能运用不当、以经济为目的的盲目行为以及城乡居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差四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鹤壁市辖两县四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50.5万,农业人口占103万,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326757万元,占全市GDP的17.55%.近年来,鹤壁市从自身实际出发,狠抓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突出抓好产业支撑、城镇辐射带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体制创新等重点工作,围绕新型资源型产业、先进制造业、优质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了7个工业集中区,总投资82亿元,扶持引导大用、永达等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吸纳全市3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工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资阳是成都经济区的丘陵农业大市,要走出一条丘陵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以“五新一好”为重点,将资阳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实力资阳”、“文明资阳”、“绿色资阳”、“和谐资阳”相统一,构建“实力农村”、“文明农村”、“绿色农村”、“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空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挥聚集效应,卸载生态脆弱区剩余农业人口等,可以产生生态增殖效应,但不合理的城镇化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胁迫效应。必须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耦合,实现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地区一般来说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的不发达地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就是一个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农业州,农村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4%,人均耕地只有1亩,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迟滞了农业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州尚有37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脱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效发展极。边疆民族地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农村乡镇成人学校如何摆脱办学困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服务?就此紧紧围绕《“成教兴农”探新路,服务建设新农村》这个议题,从“六个一”工程的启动、实施、成效及体会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较为详尽、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本文分别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探讨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解决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保障;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实现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农村城镇化实现动力、农村城镇化实现对策等三个方面。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学术界基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多元道路论。辜胜阻、李永周(2000)认为,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下方向:一是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时并举,实行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时并进的二元城镇化战略。二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基础上,六中全会《决定》又从多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当前,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上看,要重点落实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一、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方面,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