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4,(30):312-314
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条款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保护,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又缺乏针对性。在法律的保护体系和力度上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通过对中国基本情况和比较法的研究,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而随之凸显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站在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角度来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问题,首先从规模、生活环境等方面介绍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其次是对留守儿童的性格进行描述,最后深入分析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性格问题的环境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创造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为保护儿童权益制定过一系列公约和法律.而在我国,伴随着城镇二元化体制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然而,目前的法律对其内涵并没有予以界定.由于缺少法律上的规范、政策上的规制、教育上的重视,对这一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仍然有待于完善.因此,在立法上要予以具体化、详细化,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予以革新,加强监督,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这一事业中,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方式上要予以全面化、创新化,从而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权益进行全方位地保护.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道德意志薄弱、道德心理不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机制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所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需要完善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完善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的责任,创造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陈素川  蔡芬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291-292,327
中国有着8亿农民,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有着2亿多,他们留下了5800万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由于缺乏管教,学习成绩较差;他们不善于交流,性格缺陷明显;农村教育内容缺失,孩子们很难全面发展;没有法律保障其受教育权,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受社会影响比较大,心智发展不健全,易养成不好习惯。由此可见,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堪忧,问题严重,影响深远,迫切要求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相互配合,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教养方式——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寄宿教育和自我教育。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道德成长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中随之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如何,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该改善制度环境,让“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入城接受教育;改善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相似文献   

10.
张辰 《经贸实践》2016,(7):19-1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或打工或经商,这样的劳动力输出基本源于农村家庭中的顶梁柱,也因此导致很多农村儿童失去父母的监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针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对法国和德国的良好经验进行借鉴以完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关注现实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须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留守儿童"变化的趋势,须从儿童心理科学的方面探究"留守儿童"较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客观地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具有必然性、长期性,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扩展性。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精神、家庭文化等文明发展,还依赖心理科学及教育的发展及富有实效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留守儿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内在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能力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父母教育期望显著正向影响留守儿童能力发展。具体而言,学业期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最大,而学历期望对留守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影响效应最为广泛,父母参与、教师支持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能力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当教师支持或父母参与和教师支持共同作为中介时,会显著促进留守儿童能力的发展,父母参与则呈现出遮掩效应,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留守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行为及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推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加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依法履行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实施教育公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举家进城机制;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儿童时期是心理与品德发展塑造的黄金时期。家庭关怀与教育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诉求得不到满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县域经济落后消极影响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环境;学校教育缺位、盲点与低俗文化影响导致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心理出现偏颇;同辈群体影响导致留守儿童道德认知缺陷传染;社会忽视与职能部门资源整合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展较慢。为此,实现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关爱联动,优化乡村文化环境,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有关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工作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职能部门间密切配合,形成协调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品德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品质品德、人格心智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全国妇联公布中国留守儿童数据580077;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社会进程加快的今天,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教育现存模式分析进行系统总结和概括,提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1+1+1”关注模式,希望能给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或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2007,(10):115-115
9月9日,由中组部、全国妇联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研座谈会在郑州举行,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从人力资源的视角进行研究。主要利用现有研究中的相关资料和大连市妇联2010年对大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资料,从留守儿童现象对于外出务工父母人力资本的影响和对留守儿童自身人力资本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留守儿童父母和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工业4.0”时代,人力资本质量是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指标,利用北京大学CFPS2010-2018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考察留守经历对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长期效应,检验留守时长和留守时机的异质性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留守经历不利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主要通过降低认知能力,负向作用于留守者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且留守时间具有“长短效应”和“早晚效应”,发生在4-12岁、长时间的留守经历,其影响强度更大。为此,应消除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制度根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规避“拆分型家庭再生产模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民工较低的收入和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使得他们难以将子女接入城市共同生活。在农民工大量流动的同时,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因为缺少监护,他们面临着心理、教育、生活安全、健康等众多问题。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保护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首先从完善法律入手,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