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是政府取得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的主要资金来源,离开税收,政府将无法运作。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来取得税收收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纳税实际上是纳税人既得利益的一种减少,政府课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当前的收入水平,使其税后消费水平下降,同时也会使纳税人某些经济行为的“成本”增加。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切经济行为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税是以土地及建筑物等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是财产税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税基的完整性、减免税规定关系到纳税人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其研究也就自然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减免税规定的国际比较,分析和总结了减免税的形式与条件,并在对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减免规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持房地产税基完整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引入其他税收政策工具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税是以土地及建筑物等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是财产税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税基的完整性、减免税规定关系到纳税人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其研究也就自然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减免税规定的国际比较,分析和总结了减免税的形式与条件,并在对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减免规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持房地产税基完整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引入其他税收政策工具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公共品投入力度.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是两个层次的投入:纯公共品的投入和准公共品的提供.农村当前主要问题是准公共品的投入,即"拥挤"产品的投入.通过分析农村公共品需求范围、特点,指出农村公共品缺位的主要方面.提出建立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的思路:政府和市场多渠道投入.具体: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和总量,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广泛应用利益诱导机制,财政补贴机制,财政减免税机制等吸引"私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5.
企业销售收入确认及发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熙 《时代经贸》2007,5(9Z):66-66
目前多数企业属于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着国家的减免税优惠政策,该做法会使企业随意扩大减免税产品的销售量,提前获得或因减免税优惠政策时效性影响取得不该享受的减免税利益。因此,笔者认为不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都要以用户的实际提货数作为开具销售发票的依据,来计算水泥企业的产品销售量,从而达到财务信息资料准确可靠,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2015,(12):125-131
采用2004—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实际控制人到上市公司的控制链条层级和两权分离度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所有权下实际控制人建立金字塔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所有权下金字塔股权结构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不同。具体而言:从层级角度看,国有企业的层级增加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其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民营企业的层级增加未必降低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的干预能力,因此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不显著;两权分离度的增大,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变强、获得控制权收益的成本变少,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两权分离度的增大都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个人教育投资动力、成本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力 《技术经济》2004,23(2):20-22
教育投资,是指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便提高他们智力水平的货币表现。人的劳动能力、尤其是智力,主要是通过教育获得的,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教育投资动力走过一个从个人到政府,又从政府到个人的过程。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古人云:“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  相似文献   

8.
减免税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政府为扶持和促进某些产业发展,或扩大总需求而经常采取的经济政策。减免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第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一个好的减免税政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反之,一个差的减免税政策,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公平竞争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目前,我国减免税政策的制定权在中央政府,但地方政府越权减免税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地方政府越权减免税,理由是影响公平竞争,优乱市场经济秩序,侵蚀中央税基。笔者对地方政府减免税问题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理由是地方政府减免税的存在,也有其积极合理的因素,对其不能简单地否定,搞“一刀切”,而应该科学分析,规范管理,使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补征税款等问题的批复》 《通知》明确,免征或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税或减税情形的,应按办理减免税时依据的适用税额对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补征耕地占用税。对于未经批准占用耕地但已经完纳耕地占用税税款的,在补办占地手续时,不再征收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益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营化的重要力量,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从成本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制造了许多无效GDP并忽视了辖区居民的利益。从权衡的角度看,既要允许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又要为地方政府间竞争寻求适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的税收大环境越来越好,税收正逐步走向法治,依法治税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法得到统一,税权相对集中,规范了减免税,取消了各种越权减免税和随意减免税现象。淡化税收任务,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多。使得纳税人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更迫切需要了解税收政策信息,做好税收政策的预测。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新税法的实施、企业避税的特点以及企业合理避税的方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纳税筹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管制旨在应对因资源环境消费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它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得以实施,即:命令与控制型、基于市场型与自愿型。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三种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发生和负担机制的管制手段选择。环境管制的发展包含了一种政府在管制过程中不断减少交易成本的尝试,这种努力使得在最新的环境管制形态———自愿环境协议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形成决策并参与管制的实施,分担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投入,环境管制因而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王晓玲 《经济论坛》2007,(9):108-110
一、税收对投资效应的含义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变化,通常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征税压低了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水平只有增加投资.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征税,提高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转而以消费替代投资.  相似文献   

14.
李程 《经济与管理》2011,25(3):5-11
环境管制旨在应对因资源环境消费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它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得以实施,即:命令与控制型、基于市场型以及自愿型。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三种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发生和负担机制的管制手段选择。环境管制的发展沿革包含了一种政府在管制过程中不断减少交易成本的尝试,这种努力使得在最新的环境管制形态——自愿环境协议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形成决策并参与管制的实施,分担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投入,环境管制因而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刘勤勤 《当代经济》2016,(11):104-105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企业作为纳税人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对企业而言,税收是一种经济负担,缴纳税款就意味着经济利益的流失.税收筹划是企业较多降低成本、获得经济利益的方法中安全可靠的一种.从会计核算政策方面进行税收筹划是一种可以在不改变企业原有的经营、投资等方式前提下,只是在经济业务活动之前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就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目的.本文以企业从会计核算中进行税收筹划运用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激励地方政府科技投入需要明确科技投入的生产要素性质,因为地方政府会在支出结构中选择最能增加边际效用的种类,尤其是当资本的产出份额较多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有可能减少科技投入、增加经济型公共开支。经济型开支和科技投入中的腐败都减少了均衡的政府开支数量,而且科技投入领域的腐败机会相对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地方财政分权度增加能够促进地方政府增加科技投入,进一步简政放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此外,地方科技投入和腐败程度负相关,加大科技投入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利益分配在主体间的不均衡。各利益主体从平台投融资中得到的利益是不均衡的,政府得到了经济和政治利益,金融机构和平台获得了利润,民众获得了公共产品。但是比较各主体收获利益的种类和大小,政府不仅获得经济利益,还能获得政治利益,地方政府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是高于中央政府的,但是从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来说,地方政府所获得的一切利益都归属中央政府,所以中央政府是地方政府所获利益的最终获益者。  相似文献   

18.
成因:多重诱因相互作用利益机制的驱动。从宏观上看,纳税主体与国家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但是,每个纳税人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整个国家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就形成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此情况下,有些纳税人唯利是图,置国家法令于不顾,竭尽偷抗骗税之能事,以获得尽可能多的“额外收益”。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商品生产者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则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税收,以降低商品成本。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人治”和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整个民族的法…  相似文献   

19.
避税.就是纳税人在税收法规的许可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通过经营和财务安排,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即用合法的手段来实现税收责任的最小化。纳税人针对税法不完善以及各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的税收缺陷,回避纳税义务,以合法形式谋取不正当税收利益,这种回避是在充分了解税法缺陷或漏洞的前提下进行,并尽可能在形式上符合税法的规定。从而有别于不了解税法,或者说虽然了解税法,但仍要违法偷税漏税;也有别于税负转嫁。从法律意义而言,避税具有合法性,但是国家又要反避税。这是因为在经济学角度看,合法的避税与非法的偷税漏税两者同样减少财政收入,同样歪曲了经济活动水平,因此,两者之间的性质区别毫无意义。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用来避税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本文主要从筹集资金即融资法的角度分析避税方法,以期为纳税人和政府提供理性的思考,最终达到规范经济行为,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税收政策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美国在众多的科技领域遥居世界之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不得不对美国的科技政策体系刮目相看。可以认为,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增加科技投入,支持研究与开发(R&D)。美国对R&D的投入一部分来源于联邦政府每年的R&D拨款预算,更重要部分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R&D的投入,如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府采购等。《研究与开发减免税法》是美国税收政策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手段,自1981年实行以来,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市场经济下,政府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