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600亿。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截至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  相似文献   

2.
粮食补贴:补钱不如补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观察》编辑部: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今年增设的农资综合直补。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对此无不欢欣鼓舞。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且分散经营,粮食补贴发放、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粮食补贴发放方式有待改进。一、当前粮食补贴工作存在的问题从2004年起,国家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依据是农民的粮食实际种植面积,采用“涉农补贴一折通”的方式,粮补资金直达农户。在实际操作中,粮食补贴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补贴面积难于核实。对农民种植粮食面积最准确…  相似文献   

3.
王瑞泽 《活力》2012,(21):86-86
2004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充分表现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体现出对农民和农业的关心与支持.实行粮食直补,将流通环节补贴调为生产环节补贴,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成为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 一、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基本成效 1.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是周期较长、效益较低的大产业.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都采取支持和保护态度,有一套农业补贴办法.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由于存在压等压价等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农民实际上很难从中受益,而且国家利益损失较重.现在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支持农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数额较大的实惠,对农民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从而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商贸与会计》2005,(7):47-48,F003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lt;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意见&;gt;的通知》(财建[2005]59号)精神,在对2004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以下简称粮食直补)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现对2005年粮食直补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姜波 《西部财会》2007,(9):46-46
为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的惠农政策,陕西省汉阴县按照"机制创新、管理透明、一折直补、农民受益"的原则,从规范种粮农民补贴程序、健全粮食直  相似文献   

6.
<正>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物品,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基础。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的高补贴低税负或无税收的财税政策。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生产,近十年来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减免农业税,取消烟叶税以外农业特产税;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和有关农业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对谷物、蔬菜、油料、薯类、豆类等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农业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农机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和农林牧渔业服务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化肥、农药、农机和农膜和种子继续免征增值税。在财政方面,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通过税收手段合理调节化肥出口,控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对重要产粮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取得了连续9年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县奖励、地膜玉米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粮食补贴政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规范和调整。一是分类整合粮食补贴种类、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二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四是有效调控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五是严格补贴资金监管。  相似文献   

9.
实行惠农补贴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农业、支持农村、关爱农民的真情实意,对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恢复性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惠农补贴作为惠农政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毕德华  毕连娣 《活力》2013,(15):51-51
一、黑龙江省粮食补贴政策现状 (一)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是我国政府“三农”政策的着力点,保护种粮农户、鼓励农户种粮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等四大类。为了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支持粮食生产,国家相继出台实施了粮食“四补贴”政策。2010年黑龙江省良种补贴资金达26.5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达69.9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直补资金达23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12.6亿元。虽然黑龙江省粮食“四补贴”政策的补贴规模逐年上升.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柴油、种子、农机)逐年上涨等因素.粮食补贴的相对规模仍然较小。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6,(14):108-110
文章立足我国的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运用湖北省蕲春县实地调研数据,从实证角度深入剖析调研地粮食增产影响因素及"四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总结出调研地存在四补贴政策难以有效助力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补贴力度有待加强、种粮效益低下抑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公共部门的道德风险问题弱化了四补贴的积极作用、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不高,惠农政策的监督体系亟需完善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推出了“四大补贴”:粮食直接补贴(下称“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其中,直补与良种补贴金额相同,均为每亩10元,但直补是直接将钱款打到农民的“涉农一卡通”上,而良种补贴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有的省份采用的是直补方式,有的省份采用的是政府采购方式,安徽省选择了后者,并坚持做了七年。  相似文献   

13.
法律顾问     
粮食直补款应发给谁四川省宜宾市某村干部问:我村某组一村民在2004年举家迁到外地,所退回的耕地因无人耕种,由他的哥哥接手种下来。现在国家发放粮食直补款,请问,这块耕地的粮食直补款是否应该给他哥哥?村里每年的公路维修费又该由谁支付?村里能否以粮食直补款抵顶应交纳的公路维修费?答:关于粮食直补款的发放对象,国家的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即实际种粮的农民。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2005年2月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意见》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依据当地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种粮农民给予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国之大计,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以来,我国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逐步减免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2005年其我国对部分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粮食市场交流经验,针对某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国之大计,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以来,我国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逐步减免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2005年其我国对部分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粮食市场交流经验,针对某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企业》2014,(5):55-66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17.
法律顾问     
补贴款应发放给谁北京市房山区一位农民来信询问:我村土地全部流转到了村委会,后由村委会发包给大户种植,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其中三农户在自家承包田里种植小麦。现市里根据《北京市粮食直补工作暂行办法》对种植农户进行补贴,但村委会把村内仅有的三农户种植小麦的补贴款,平均发放给了全体村内农业户(按农业户口人数)。请问:村委会这种做法正确吗?答:将流通环节的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  相似文献   

18.
《新疆财会》2007,(1):71-71
为规范对农民补贴的管理,确保惠农政策进一步实施,动态反映种粮农民信息,监管补贴落实情况,财政部从2007年开始将利用“金财工程”在全国范围实施“中国农民补贴网”的建设,全面推行“一卡通”,实现农民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自治区财政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我区实施了对种粮农民实行财政直接补贴政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自治区粮食直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直接得到了国家补贴的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粮食安全,加快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