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数量不断扩大,因能源消费而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居民能源消费量的扩大使得居民消费碳足迹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及投入产出法分析城乡居民的直接碳排放及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与煤炭的消费导致,城镇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热力,以及石油类产品的消费导致;居民消费的隐含碳足迹主要是由碳排放强度比较高且在生产中有高的投入需求的部门排放所导致。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碳足迹的特征,认为当前需要调整农村居民用能结构,降低城镇居民隐含碳足迹同时鼓励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新疆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趋严重。本文采用 IPCC 方法测算了新疆能源消费碳足迹,利用岭回归对扩展的 STIRPAT 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了各因素对碳足迹影响的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1年新疆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82%,其中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构成中以煤炭为主,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新疆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在绝对数值和增长率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新疆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各驱动因素对碳足迹增长的贡献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人均GDP 从2011年起已经成为对碳足迹影响最大的驱动力,而城镇化率对碳足迹的影响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2000年—2009年碳足迹动态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碳足迹对能源资源的使用量、经济增长及人口增长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对人口增长的敏感性最大,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能源消费量的增加;碳足迹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从2001年—2009年不断减弱,主要是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仍需从各方面努力,加大力度降低碳足迹。  相似文献   

4.
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明确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广西1978—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在能源供给不足的现实条件下,要强调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优化能源结构,通过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ARDL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分别研究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在控制了时间趋势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方向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而吉林也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方向的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吉林的能源消费对三省的经济增长关联度最强,而其经济增长对三省能源消费的依存度最低。本文还发现这种差别源自三省内在经济结构的不同,并提出三省经济增长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能源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结构现状,通过协整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且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在研究时选取的区域差异、数据长度和检验方法都会影响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基于此,本文以1988—2016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四川省GDP的增长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是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会导致四川省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我国1953年~2014年的样本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我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认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从长远来看,要使经济与环境获得双赢,必须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现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滞后4期后,三种能源消费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煤炭消费冲击效应最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现状,并与华东等地区进行了比较可知,福建省是一个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耗量大的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较为严重地依赖于能源的高速增长,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面对如此省情,"十二五"期间及以后,福建省急需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经验的基础上,着实落实低碳经济配套政策和低碳消费制度体系创新,以国际标准指导并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促进能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首先核算并分析了2000年—2009年安徽省的生态足迹,之后引入回归分析方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生态足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区域生态足迹将持续上升,碳足迹也逐渐成为生态足迹的主导,而采矿业及其后续的加工业对生态足迹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就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矿产资源开采规模、改革税收激励机制、倡导环境道德等方面,提出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榴 《西部金融》2012,(5):53-56,82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省份,已由原来的能源生产大省逐渐演变为能源消费大省。1979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仅为94.5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191.1万吨标准煤,而到了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已达6851.3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也突破7000万吨标准煤。本文探索陕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下实现陕西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增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也相应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为此,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建立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5—2009年间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产业规模的扩大是导致山东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反而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所促进,对碳排放起到决定性抑制作用的是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山东省碳排放量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银行借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对于吉林省的未来经济发展态势至关重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区域生产总值和银行信用互为因果关系,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银行信用的支持。吉林省在区域经济层面,在保持现有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要优化产业结构,与银行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吉林省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因此,为地方培养金融人才的院校应积极面对环境变化,选择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拥有行业特色的地方院校,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对差异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省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到今天的物质生活相对富裕,消费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通过对日新月异的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验证,特别是对经济变化的分析,从而找出农村发展经济的切入点,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资本投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以此为背景,以吉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建立灰色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其研究结论对如何建立适合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支持系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