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邦 《政策与管理》2008,(16):118-119
《阅读致富》的读者最好不爱读书。不爱读书,而又处于事业和生活的低洼处、低潮期、大转折期。这样的人最适合读。当然,对于当下活得很滋润,不缺钱花,但看得比较远,认为自己这辈子肯定会碰到一些挫折与坎坷,所以特别想未雨绸缪的人,这本书也同样适合。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价值工程》2010,29(31):265-266
高等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做好阅读储备,让同学们真正从内心孕育出对书的亲近和渴求,在大学期间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王春雷 《人力资源》2013,(10):86-89
"不读书犯法"你信吗?继"常回家看看"入法后,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有关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目前,国民阅读水平不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乐观、阅读资源和设施不足等,都是全民阅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读书该不该立法?话题抛出伊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即无论读书是否立法,培养全民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学习的习惯)是正确的。但读书(学习)和做学问完全是两回事。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两千年前的孔子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增强感悟,积累知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自身教育经验入手,总结几点有效方法,以期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二战前日本就已经兴起了阅读推广活动,不过在二战前日本的阅读推广活动仅仅是读书指导,当时日本较为常见的阅读推广活动是读书会、巡回文库等。此时的代表人物是中田邦造。中田邦造在石川县开始了以读书班级和青少年文库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指导活动。二战之后,日本社会进行了民主改造。随着《图书馆法》的公布,公共图书馆"成为了民主主义的基础"。而各地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也在扬弃战前活动的基础上,向着"读书普及运动"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相较而言,电视则是比较新型的媒体,面临近年来国民阅读有所下降的趋势,电视人们推出了各类读书节目,让广大观众通过读书类电视节目了解一本书或一个作者,使得电视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二者进行了融洽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指出:"要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学习型政党,关键就是要在党内弘扬读书学习的风气,培养和争当学习型党员。一谈"爱读书"据统计,世界上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每人64本)。美国从克林顿总统开始实施每人每年阅读50本书  相似文献   

8.
当当网从网购图书的先行者转身兼顾电子书下载平台,自己的产业也在不断丰富和优化,最终获益的是爱读书的消费者。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过去我们经常看到地铁里手拿着报纸杂志的上班族,埋头打发上班路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开始喜欢世界,常常是从爱读书开始。阅读是一种高级脑力活动,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必须要学习文化。要认得字,要有基本常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容易得到的书,莫过于课本了。但读课本的感觉比较复杂,像一种奇怪的果子,刚开始品尝时有一点点甜,你可以听到一些新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体验式阅读推广模式,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同感、满足感.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的"花韵书香"体验式阅读推广活动为例,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阅读书籍、读书沙龙、插花体验、分享交流等环节的实施,从实践角度对体验式阅读推广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围绕读书,各地常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我发表这些论读书的文字,意图是和后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邹芳 《价值工程》2014,(16):239-240
阅读是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最重要的方法。对高职学生阅读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绝大部分对阅读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但实际情况却是没有"好好读书",其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为此,课题组提出了建立高职学校阅读长效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与阅读相关活动;定期不定期推荐优秀作品等对策,以期改善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  相似文献   

13.
陈敏 《秘书工作》2010,(6):49-49
近日,—位领导同志与广大网友交流读书体会时倡导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这为我们点明了“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等基本问题。“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阅读的方向和要求,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态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强调的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企业》2011,(11):92-93
无论你何时捧起略带油墨味道的书籍阅读的时候,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因为在阅读面前,世界很大;在阅读面前,没有国界……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今天已变成了他们生活内  相似文献   

15.
纪贡梓 《上海房地》2014,(10):64-64
在今年上海书展举办期间,针对如今书越出越多而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的现象和在这个崇尚快阅读、浅阅读的时代,读那些看似无用的书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解放日报》集纳了五位知名作家、学者有关读书的演讲。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重",有时在于"轻"。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最平等。《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说:读书,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生周国平教授说:阅读让眼中的世界变美好。  相似文献   

16.
当三亚在对远客举起"屠刀"时,很多人选择了在家读书过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静心阅读名家传记,正是为自己的未来事业打开门窗或划定禁区的好方法。很多事实已证明,对于管理实践而言,读名家传记往往比读圣贤经典更有用。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贺信甫一发表,就在广大秘书工作者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8.
近一时期以来,全民读书问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23日,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提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阅读活动。5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此前,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还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要求把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之中,务求取得实效。在此精神推动下,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9.
巴山 《审计月刊》2007,(7):52-52
古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读"领风骚,只有"读"才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彼岸。书少非君子,无"读"不丈夫。人生糊涂读书醒,书魂缠人是幸事。  相似文献   

20.
于丹 《秘书工作》2014,(3):66-68
正关于阅读,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一定非要拔到多高,它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不读书就像少喝了一杯茶,或者上床前没有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读书才是脱离了急功近利,才是回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阅读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今天的阅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知识而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