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全能型”的人才,以就业市场需要引领人文素质教育,坚持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呢?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职业能力较差,为此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改革,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外语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外语教材与教学内容使之起到人文素质教育文本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人文环境的营造,以及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促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开展人文实践等举措,促进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满足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大环境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踺,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出适合高职体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和素质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贯彻分层原则、疏导原则和“教管相融”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莉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24-225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但人文素质教育却是其弱点。因此,探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能够更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中;创建人文素质的培训模式,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问题的现状、主要原因及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郑苍钧 《经济师》2007,(5):194-196
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因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应成为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阵地。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恶化、人文教育缺失,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素养低下,不适应企业自主创新实际工作的需要。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受到企业的肯定和欢迎。其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人文教育体系的运作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新的创业人才在适应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中,对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将要达到的一个必然要求.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针对高职院校结合财经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前景的分析与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学生因专业等原因,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较弱的问题,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大学语文的特点决定了通过它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程的改革,使教师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并让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建筑类高职学生是未来建筑行业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担负着国家建设的重大责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决定这一使命完成的好坏。因此,如何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建筑类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什么方式能促进建筑类高职学生更好地养成职业素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议题。本文从情景微电影的教育方式出发,浅谈它对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具有指导规范、激励、提高协调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科 《经济师》2023,(9):153-154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的培育,导致很多高职毕业生人文精神缺失。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加剧,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生存,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文章在阐述“就业难”背景的基础上,指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和方法,希望其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3.
魏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308-30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为中国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的问题也渐趋严重。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民办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从人文环境的创建、课堂教学的渗透、社会实践的组织、学生干部队伍的引导等方面探析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意,中医教育也不例外,加强中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合理等造成当下医学生人文素质低的原因,本文提出相应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从根本上提升了职业教育方针的规格和品味,也成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的逻辑起点。但是现行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新认识并加以改革,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因此,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是寻求法律支持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集体合作和交流表迭等能力及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的开设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公共文化课程普遍被压缩、削减,而纵观国外的职业教育,却充分体现出向"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人文课程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质,又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实用性技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逐年递增的高职院校及学生数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人文素质教育抓起.本文浅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并对人文素质教育带给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的实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集体合作和交流表达等能力及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的开设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公共文化课程普遍被压缩、削减,而纵观国外的职业教育,却充分体现出向"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人文课程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质,又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实用性技能.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集体合作和交流表达等能力及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团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的开设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公共文化课程普遍被压缩、削减,而纵观国外的职业教育,却充分体现出向"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高职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人文课程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质,又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实用性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