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县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献和 《辽宁经济》1999,(12):23-24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加速传统低效计划农业向现代高效市场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而农业科技网络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依托和保证。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培育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即多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来,我们就欠发达县区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启示,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当前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3.
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农业是将农业生产同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方式,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是创意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认为,要发展创意农业,必须以休闲农业为抓手,通过农业基础培育和政府的规划引导,带动民间投资,建设农业品牌,进一步实现农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农业国际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国际化的特征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农业中的重要体现,是当今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农业国际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定义,根据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农业国际化是不同国家农业经济运行超国界逐步融合并构成全球体系的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依据农业比较竞争优势的原则参于国际分工,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通过商品与劳务的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等国际合作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经济整体。具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协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1年间中国农业GDP与农业信贷作出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GDP与农业信贷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农业信贷都是农业GDP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对加快中国农业增长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重要的基本环节。近期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开发应用,使世界农业酝酿着新的突破。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资本寻求利润空问的必然趋向。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不仪解决农业投入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科技兴农在一个新的层嘶上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必将掀起新一轮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热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自平  韩德等 《发展》2001,(7):40-41
契约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它的实质是通过订单这种形式把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业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活动。近两年来,陇西县坚持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农业市场化的突破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契约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陇西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2000年,中药材、洋芋、果菜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四大支柱产业产值 34287万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68%,同时,按照规模化、区域…  相似文献   

9.
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龙山是农业大县,突出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一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必须突出“四有”建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流通领域,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值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目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0.
孙谦  汪滔 《乡镇经济》1999,(1):11-12
一、持续农业理论的提出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始。早期的农业生产是纯粹的生态经济:施用有机肥,依靠可再生、无污染的自然力为动力。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石油农业阶段,石油农业把机器、农药、化肥大量引入农业,将工业的组织方式嵌入农业的生...  相似文献   

11.
白亚娟 《特区经济》2005,(10):174-175
信息、物质和能源一起被视为21世纪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为核心信息革命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促使多个产业发生深刻的变革,农业也在其中。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21世纪农业的出路。在新世纪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农业从弱质变为强质,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建农 《乡镇经济》2002,(6):9-10,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民迅速发展,它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更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创新。本文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及缺陷入手,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生产方式 ,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杰 《魅力中国》2013,(31):276-276
农业推广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农业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要素,如何使其发挥各自作用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现代农业是满足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且带动农村的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需要农业推广,只有做好农业推广才能够把农业与科技紧密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推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好一套有效的农业推广体系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广祖  张吉国 《山东经济》2005,21(4):122-125
本文探讨的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在农业经济中应用。通过对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描述,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界定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并给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和途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循环经济充分考虑了环境与发展的双重意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有关我国农业投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我国农业长期投资不足,欠帐很多,据专家测算,90年代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投入457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ZI15亿元;农业资源开发需要资金投入1672一182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约为425-475亿元。可见,农业的资金需求和国家的资金投入有着较大的缺口。本文在分析农业投资与农业增长互动关系基础上,指出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农业投资的对策。一、农业投资与农业增长的互动关系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一定量的投资可引起数倍于它的国内…  相似文献   

16.
袁景 《天津经济》2007,(9):63-64
天津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农业持续发展后劲,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如何在这一良好的农业综合开发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00,(1):10-12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正在实施向农业强省的跨跃。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振兴山东经济的大局出发,适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并提出“农业产业化 合作制”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农科教结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教育的基本经验,通过农科教结合,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的科技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势力,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农业能够从容应对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不仅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现代化的标志,而且保障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的载体和手段。要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唐纽武 《湖南经济》2000,(11):32-33
湖南省首届农博会于 1999年 11月 18日至 24日在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举行,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成交火爆,为湖南农业发展史上所罕见。因为红星大市场是湖南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市场,又处在长株潭三市的腹心位置,对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对长株潭农业经济的一体化具有十分强劲的带动作用,所以,省委、省政府决定每年的“ 11.18”在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举办农博会。如何把农博会办得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影响更广,使之成为湖南农业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真正发挥其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中的巨大作用,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