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封闭经济中,投资与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内生因素,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本文结合我国储蓄不断增长的情况,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解决我国当前民间投资与消费双不足的关键在于收入公平分配,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比例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实现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基本前提,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而不是财产收入,随着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民间资本的发展成为广大居民获得就业机会并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而民间投资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增长乃至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此应进行多方位政策调整,有效启动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3.
财政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后发优势作用下,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是不可分的,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增并且大于劳动的边际收益阶段,财政投资对资本的投入应继续增加。为推动经济加快过渡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阶段,财政对资本的投入应集中于具有较强外部性的研发投资,提高对研发主体的投入,优化研发主体的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尽早进入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轨道上来。由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财政投资适当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倾斜,在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之间适当折中。  相似文献   

4.
耿立旺  邹燕 《全国商情》2009,(22):66-67
资本稀缺是经济落后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农村区域尤为突出。依靠国家投资和引进外资对投资环境差和弱质的农村经济而言作用甚微,因此挖掘、优化本土的民间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区域民间资本的存量资源、投资点,对民间资本的补充地位升级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开发民间资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县级经济区域较小,供求关系稳定,地方特色明显,适合投资少、见效快、地域性强的民间投资介入西部地区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潜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将为民间资本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民间投资有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城市化,可以扩大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由于民间投资的经历和特点,相对风险较高的高科技行业而言,民间投资对传统的一般性竞争行业更加偏爱,这就更增加了民间资本在这些行业中替代国有经济的可能性从1981年到2001年,我国民间投资从165亿元猛增到14305亿元,增长85.7倍,年平均增长2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38.4%,增加1倍多。投资方向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的效益。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似乎已经饱和。现在,民间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投资方向。从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结果看,现阶段我国民间投资有七大热门投向: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供给"这个词第一次在"五问中国经济"中被提出,同年年底,中央经济会议着力强调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通过此改革来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供给过剩、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提出的,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采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并分析供给侧改革对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其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不仅体现在GDP的增长方面,更重要体现在就业拉动和出口增长作出的巨大贡献。国务院曾与2005年和2010年分别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建议,即"非公经济36条"和民间投资"新36条"。对于发展我国民营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民营经济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包括如何将"新36条"落实到实处;让民营资本能较为顺利的进入"垄断行业";民营资本自身素质的提高;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8.
运用BOT模式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我国应积极运用BOT投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应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全面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伴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而蓬勃兴起,对促进经济、吸纳就业、扩大出口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体制、市场等因素制约,民间投资意愿有所降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也不甚明显.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民间投资36条、新36条).2012年上半年二十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26项落实"民间投资36条"的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既是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应对外需不振、出口低迷的重要措施,也是"十二五"攻坚阶段保持投资持续动力、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期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资本及与之相联系的资本市场和资本经营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回避了多年的经济范畴。在当代社会,资本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反映社会价值增长的基本经济范畴和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因素;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资本市场,资本经营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典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模式也不断的变迁,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通过对不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外资与资本内化并举、优化"外援式"和"内源式"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并重、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有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适应环境的同时企业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率动态分析模型对我国1991~2001年各年份之间经济增长率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增长形态基本上还处于一种低效率型的经济增长.投资不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提高投资效率和资本质量,完善投资政策等是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于我国高污染行业的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FDI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于我国高污染行业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虽然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但是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相对滞后的立法和执法水平也不无关系.从本质来看,环境污染并非外商直接投资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市场行为的必然结果,即表现为外部性的市场失灵.对此,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需要采用政府规制措施,即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社会公平.针对我国利用FDI领域的具体情况,采取政府规制措施的关键,一方面要在环保标准上向发达国家看齐;另一方面要在外资准入、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实力是一国发展的前提,国家培育高素质人才是"经济内生增长"最重要的支撑与动力。文章首先确定我国政府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本溢出模型结合教育年限法,定量测算全国和陕西省客观反映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积累、资本、普通劳动力这三个与经济增长休戚相关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陕西作为教育大省与全国相比,政府教育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资本仍是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藏富于民的局面已经形成。面对经济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民间金融,民间资本启而不发,激而不活,没能发挥民间金融,民间资本投资的天然优势和巨大潜能,严重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本文探索了激活民间金融,启动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了阻碍民间金融,民间资本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以期激活民间金融,启动民间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从商品"走出去"到工厂"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不仅关乎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资本带来积极的推动和补充。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收益水平低,企业自身不擅长海外管理,缺乏国际经营总体战略和长远规划,政府对对外投资服务职能有待转变。因此,应抓住对外投资的战略机遇期,深化对外投资管理改革,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我国从"商品输出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型。  相似文献   

17.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应注重把握好投资与消费、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消除消费障碍,努力使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同步双向启动;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培育融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抓住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制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近期经济增长与长远经济发展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财政扩张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发国债促进社会投资的增加。但一些学者认为国债的发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以国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国债发行不会对民间资本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由于我国国债投资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因而对民间投资具有“挤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融资难”是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其主要障碍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疏通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领域渠道,有利于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短缺与社会资本相对过剩并存的矛盾,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游资接近实体经济,有利于公平配置金融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此要制定明晰的法规框架及其实施细则,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与风险处置体系,打通民间资本产融对接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年的经济增长中,投资增长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它毁是促成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分别对改革开发以来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动与投资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进行分析,以便对投资增长的后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进对我国经济波动性质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