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分析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入手,指出产能过剩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立足于产能过剩.从改革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入手.消除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2.
王永利 《环球财经》2011,(12):73-73
实际上,作为一般规律,经济危机的根源一定是产能过剩,金融危机的根源一定是流动性过剩,二者之间又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常常相伴相随。同时,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更是如此。而爆发金融危机则是流动性过剩的集中暴露和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3.
与金融危机前比较,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找找根源。  相似文献   

4.
张日旭 《改革》2012,(11):61-67
产能过剩一般可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战略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三类。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政策不断收紧。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是:体制性产能过剩为主,周期性产能过剩也存在;低水平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影响面大。为缓解包括电解铝行业在内的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应转变政府干预方式,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边琳 《中国经贸》2012,(14):28-28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产能过剩的担忧和争论。本文先用潮涌现象解释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型产业产能过剩的防治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盛朝迅 《改革》2013,(8):94-99
美国为应对市场萎缩型产能过剩而采取的以产业深化创新和培育产业竞争力为根本途径的产能过剩治理措施,对于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借鉴美国经验,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产能过剩的性质和成因,分类施策,以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综合施策,采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7.
2005年年末,有关部门强调,根据对重点行业的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钢铁和电解铝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13,(23):40-41
钢铁、船舶、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化解相应行业的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2004年钢铁产能过剩后,各地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整合与升级。然而,钢铁产能不但没有回归理性,反而从2004年底的2.7亿吨增长至2012年底的9.2亿吨,而且,产能过剩的痼疾开始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  相似文献   

10.
产能过剩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产能输出的策略.当前,我国也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能过剩产业的产能输出,实现双赢.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产业中的煤炭、石油和多晶硅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美国、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多次产能输出的具体...  相似文献   

11.
杨欣 《港口经济》2012,(6):11-15
一、港口运营面临的形势 (一)集装箱港口产能过剩目前,通过对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及码头集装箱产能的估算以及与实际吞吐量比较,可以认为,中国港口集装箱产能即使不考虑未来新增能力也已过剩。  相似文献   

12.
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市场制度,矫正导致系统性产能过剩的体制缺陷,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利用分散信息、协调供需平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高效率性。  相似文献   

13.
晨风 《中国经贸》2007,(12):42-43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是否过剩,成了近来业内外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尽管不少专家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仅需调整产品结构而非限制产能,但汽车产能的上限却依然如一把若隐若现的利剑,悬在热热闹闹的车市之上。在国家整顿产能过剩行业的进程中,限不限制汽车产能仅是方式与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化解产能过剩,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和钢铁企业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钢产大国,钢铁产能过剩影响更为深远,去产能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和原因,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强调,要“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几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去年以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着眼点,今年3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的颁布,则对钢铁等10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明确了政策导向。然而,对于什么是产能过剩,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各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和依据。在分析产能过剩问题时,通常用包括在建和拟建产能与即期需求进行比较,可能夸大了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或者较多的使用"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末,有关部门强调,根据对重点行业的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钢铁和电解铝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随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设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13,(14):26-27
纵观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有些悖逆主流意识的结论:中国当下的“产能过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中国人民对工业品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各种工业品的短缺才是人们经济生活的常态。只有在亚洲金融危机重创日本和东南亚,以及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全球制造业产能大举转移中国之后,“产能过剩”才成为中国经济领域里一个新的名词,在此之前,官方常常提到的近似词汇,乃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直到2006年,国发〔2006〕1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第一次将“产能过剩”这个词汇写入了大标题,产能过剩问题才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种博弈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劫材。  相似文献   

20.
客观看待浙江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对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