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要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既大又强国家的完全转变,唯有充分发挥品牌文化在建设纺织品牌经济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现代品牌学理论揭示,品牌成为构造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内容,品牌内涵的人文基础是文化;发展纺织品牌文化需要把创意产业确立为纺织全行业的战略性产业;推进纺织品牌文化发展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国情的成熟纺织品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3月26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E1区杉杉展馆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做客北京电视台《财经5连发》栏目,就当前形势下中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杜钰洲会长认为,现在中国很多自主品牌选择了走出国门,在国外开设自己的店面,这从一个侧面来说,反映了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对世界的吸引力以及中国文化创意的魅力。用我们的这种创意来创造出不同形态的  相似文献   

3.
品牌建设是一个由内而外的系统工程,需要长年累月地倾注心血,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创新。品牌的塑造靠品质,品质的提升靠技术,技术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凝聚靠文化。文化是品牌发育的土壤,更是品牌立足之魂。中国的品牌需要加强文化的积淀,把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这样可以提高中国品牌在全球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对多元化产业集团品牌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装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创意的年代,创意先行、让创意"创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发掘创意、管理创意、向市场准确传达创意、都成了重要的研讨课题。在这其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有各种各样的操作方式,那么企业如何选择,品牌如何操作呢?我想这里的标准只有一个:无论多少创意,多少奇思妙想,企业是否选择它,一定要看这个创意对品牌的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多少促进,以及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创意是重要的,而对于中国服装品牌来说,让创意"创利"也很重要。就"文化创意与品牌优势"话题,我们请出中国服装优秀品牌的企业家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对话专题主持人、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  相似文献   

5.
时尚创意是一种创造、创新的过程,是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时尚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强调推动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目前,全球已形成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整体形态。而在中国,创意产业正处在摸索、兴起的初级阶段,最具活力的时尚创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一些优秀服装品牌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运用"时尚创意"这一利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通过了解这些优秀品牌对于自身设计创意、品牌创意、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意,相信对行业来说是一种启发。  相似文献   

6.
风之神韵     
贾玥 《汽车观察》2009,(6):102-103
“中西合璧”是自主品牌学习的机会,更何况我们有中国几千年历史丰富的文化沉淀。通过满足中国消费者在习俗、喜好、价值观、民族心理等情感方面的需求,S30试图把中国元素的精神融入到造型设计之中,超越简单的外观形似,而达到神似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综合竞争力不强,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仍占少数,自主创新能力弱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分析,指出了制约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声音     
《汽车与社会》2012,(24):12-12
中国汽年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 自主品牌在两三年内经历困难已成定局,未来可能有一半自主品牌不能存活。自主品牌需要抱团取暖,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加强合作,中国自主品牌也应在研发等领域充分合作,中国的汽车研发经费并不低,但分散在过多的自主品牌中,不成气候。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和生命力的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企业价值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0.
孙瑞哲 《中国纺织》2023,(Z3):16-17
<正>日前,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隆重召开,大会以“新变革下的品牌价值提升”为主题,解析品牌可持续成长的底层逻辑,展望品牌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为大会致辞,本文为致辞节选。品牌凝结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承载价值理念、社会信誉,是消费趋势和区域经济的风向标,是产业内涵和国家形象的定盘星。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品牌的觉醒与进化,必将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