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金融队伍建设》2009,(8):72-73
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4岁时,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银行员工眼里,他是“精神领袖”;在中小银行同仁眼里,他是同业的“学习楷模”;在监管者眼里,他是“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3.
曾有报纸写到:如果你想成为富豪,不能不和老蔡见个面。中国的富豪,许多都打上了“蔡洪平制造”的印记,他因此被称为“首富园丁”,但他本人并不喜欢“首富”这个词。他更喜欢企业家们亲切地称呼他“老蔡”。  相似文献   

4.
拒贿之道     
唐代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清廉正派,连德宗都认为他“清慎太过”,暗地派人向他送“秘旨”: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大方便,要他重礼可以不收,但象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收亦无妨。然而陆贽一直坚守自己的信条。他认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及,必及金壁。”他是深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之理的。看来不因“轻者”而心动,不为“小者”而收、受,是一条防线。  相似文献   

5.
他是“全国创业之星”,他是“全国扶贫扶优先进工作者”,他是“全国建设新农村优秀复转军人”,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一串串耀眼的光环,见证了丰日电气集团董事长黎福根艰难创业的风雨沧桑和“达则兼济天下”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6.
他曾是沪上有名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挑起“借贷”与“收付”之争,他曾是香港最成功的实业家之一,自言“资本主义经营达到最高峰”,他曾是旧中国的财政厅长和新中国的粮食部长,从“为资本家打算盘”转而“为人民打算盘”。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的“底线公平”理论是著名社会学家景天魁的重要理论成果。他认为,为社会保障事业“鼓吹”,是社会学家的天职。在第20次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他将“底线公平”理论“鼓吹”进了中南海。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景天魁,聆听了他关于“底线公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理财》2008,(9)
8月11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为期4天的北京奥运之行,启程返回华盛顿。在离京之前,他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称北京奥运会大大“超出他的预期”,他不会忘记这次令他“非常振奋”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工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成府路分理处主任李五一,2005年,曾光荣地成为全国金融系统第一位骨髓捐献者。提起他,成府分理处的客户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称他为“大高个主任”。因为他身材魁梧,经常在大堂里为客户解答办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客户不知道他的名字,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大高个”,久而久之,“大高个主任”这个绰号就在客户和员工中传开了。  相似文献   

10.
《新理财》2009,(6)
潘德源的一生,离不开“财务”与“外向型经济”这两个关键词。他曾服务于政府部门,也曾先后任职于四家大型国有企业。他说,自己的工作是“以财务为主体”,但他的财务工作,永远服从于战略大局。  相似文献   

11.
人与书     
《金融博览》2013,(11):85-85
理工科出身的吴官正喜欢读书,也一直有写作的习惯。退休后他依然保持本色,将“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的诸多所得记录在笔记本上,涵盖了他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用他的话说,“用来打发时光,咀嚼其中滋味,找些人生感悟”。他将此文集取名“闲来笔潭”,即“写的东西像一个潭。一般不大,深浅也无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健美 《金融博览》2012,(14):84-86
2003年,他没有工作,用从他太太每个月工资里挤出来的钱做起了网站,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这个事儿一文不值,公司估值为零。2006年,他的网站获得第一笔融资资金,公司估值达百万美元。2011年,他的网站被评为“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公司”,估值接近10亿美元。他就是张涛,而他的网站,就是大众熟知的“大众点评网”。  相似文献   

13.
某人在金融机构一营业网点负责信贷工作。开始,他能严格按照贷款“三查”制度,坚持审慎信贷原则,顶住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户。有的个体户看他不“吃硬”,便改变策略,有意接近他,套近乎,请他打牌喝酒,渐渐地他开始接受送来的烟酒。于是腐败的“毒素”开始突破他思想道德上的防线。  相似文献   

14.
杨轶清 《金融博览》2011,(15):58-61
王尔烈是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关东才子,他博学多才机巧善辩。传说有一次他到浙江任主考官,当地士子以“江南千山千水千秀才”为上联考他,这王尔烈立马对出下联“齐鲁-山-水-圣人“。让本想为难他的江南土子们讨了个没趣。  相似文献   

15.
马骏 《中国信用卡》2007,(4S):32-35
他本名俞垣,考拉只是他的“马甲”,用他自己的话说,“由于‘一不小心’在论坛上用了考拉熊作为ID头像,从此被熟识的朋友称为‘考拉’。”此前,因为自己姓名中的“垣”字在普通字库中难以寻觅,电脑前的他总是遭遇姓名输入的难题。当朋友们将他唤作考拉之后,他也就干脆将此雅号作为自己在“非正式”场合的“正式”称谓。[编按]  相似文献   

16.
乌日图离开劳动保障部已经整整8年,但其行事严谨认真的风格依旧。每每有小组讨论,往往是记者把人大代表拉到会场外采访的“良机”。为了采访他,记者几次光顾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当记者把写有“希望此时采访”的纸条递给他的时候,他都会不容置疑地小声说:“等会议结束吧!”  相似文献   

17.
《金融队伍建设》2012,(1):70-71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面对全社会的震荡,毛泽东开始深刻反思,他的自我批评虽然未对“文革”整体错误方针作出根本性改变,但他以各种行动表达了他的反省。  相似文献   

18.
《金融队伍建设》2009,(4):68-68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19.
李挺 《中国信用卡》2009,(19):67-69
说起这难得的“十一”长假,有人兴奋,有人愁。身为某IT公司经理的刘先生感慨颇多。用他的话说,这放假比上班还累,真让人吃不消。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他都是在“先松后紧”的模式中度过的。长假前两天,他静闲家中,大睡特睡,待到临近上班那几天,各种名目的酒局多了起来,生活规律全被打乱,每天他不得不周旋于各种酒局和牌桌间。待到重返岗位后,他接连出现头昏脑涨、哈欠连连、焦躁易怒等不适症状,而且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很低。更让人头疼的是,这种不适感往往要持续三四天甚至一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湖南地税》2008,(3):62-63
“期颐岁月乐陶然,泼墨吟诗学谪仙;且喜余辉光熠熠,品茶煮酒傍花眠。”正是春花烂漫的好时节,年满101岁的书法老人“北园陵叟”王子恕用他的这首诗实践了他一生的生命历程,而就在他去世前三天,他还在与我谈论近段书法创作规划,他说想为我写一本册页,作为他这一生的最后一篇文章。他说这话时,我们就坐在他家房前灿烂的阳光下,而他的两颉也泛着与这春目的光辉一样灿烂的红晕。不想,这竟是我们的永诀!灿烂的“北园”的阳光竟成为我们之间永恒的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