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伟  尤琳 《商业时代》2004,(33):46-47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的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不足,笔者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土地征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规范土地征用管理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土地征用的主要风险,分析了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控制与规避风险的对策与措施: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土地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3.
制定和实施城市土地供应计划是管理和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的主要手段,其本质是在科学预测城市土地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尽量满足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各种需要,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按照现行土地制度,国家对以住宅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性用地,采取有偿出让方式供应土地;对于学校、机关、城市基础设施等非经营性用地,采取无偿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因此,经营性用地的供应政策直接决定城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和土地价格水平,是土地储备机制调节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殷琳 《中国物价》2009,(9):43-45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包括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和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本文通过对决定和影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主要因素,即土地用途、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宗地内外开发程度及土地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在我国有限期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城市出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应计提折旧。影响土地价格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土地的市场状况,进行城市土地价格评估时,必须将土地的市场状况“静止”于估价期日。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整理挂钩中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燕 《江苏商论》2006,(7):157-15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土地的权属调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权属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权属的调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以及耕地的保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 推动房价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土地批租和土地出让金制度,是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包干体制所催生的产物.政府土地批租和土地出让金制度涵盖了商业用地40年使用权,综合用地50年使用权,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的土地资源税收.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乡镇土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闲置情况日益严重。当前乡镇招商引资中土地闲置问题非常棘手,在处理问题中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好土地管理队伍;建立土地监督,执法垂直综合机构;控制土地,增加土地供应透明度;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促进集约用地;深入开展利用土地宣传活动,加强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分割,关键环节在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必然要求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及房屋所有权等进行确认登记,而其核心是土地权。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关键。针对河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2,(10):25-25
5月,北京土地市场将在年内首次出现经营性用地零成交。截至昨天,本月北京仅成交3宗工业用地,而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多功能用地在内的经营性用地均无成交纪录。根据目前挂出土地报价日期推算,本月全市经营性用地应无法实现零的突破,为年内首次经营性用地零成交。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  相似文献   

10.
徐振宇  于欣 《商业时代》2015,(4):108-110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旨在从土地资源配置的角度探究我国商品房价格"越调越涨"的基本原因,并提出缓解房价上涨压力的对策。研究发现: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垄断了非农建设用地供给,并对非农建设用地总量、结构和开发强度进行全方位的行政控制,全面提高了中国住房(尤其是商品住宅)的建设成本,是阻碍住房供给顺利增长的制度性障碍,也是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越调越涨"的基本原因。土地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决定了住宅用地"供给"在过去十年间不仅未能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商品住宅价格"越调越涨"是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