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烟城儿女唱大风□本刊记者:路言通讯员:王礼仪在素有“烟城”、“烟都”之美称的烟叶王国许昌市,矗立着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许昌卷烟厂。烟厂人引以自豪的是,他们和共和国同岁,骄傲的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该厂已发展成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职工...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个幸福的未来,可是我们究竟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呢?笔者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对夫妇,女的是建筑工程师,男的非常具有生意头脑,年纪轻轻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老板。婚后不久,夫妻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都说“女儿要富着养”,自从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夫妻两人的生活目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发誓要存下许多的钱,让孩子过上最好的生活。虽然每天下班回家,拖着疲惫的身体,但看着自己可爱的女儿,他们还是倍感欣慰,觉得自己总算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都市里生活着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收入不菲,积蓄却不多,买了房子和车子,欠着巨额的债务,这样一个群体正变得越发宠大,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负翁”,“量入为出”是中国老一辈人过日子的信条,“寅吃卯粮”却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在这个超前消费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宋煜 《新理财》2008,(1):86-88
MBA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那里有着无数中国企业界的精英.但那里他们不是在刺刀见红的商场上拼搏,也不是在如履薄冰的谈判桌上相持。而是在毫无商业利益的坦诚中相识.相聚.相知。在这里没有一个人再是叱咤商界的大腕,或者主管一方的大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同学。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精于算计,生财有术,投资能力高人一筹;他们只进不出,极度吝啬,像铁公鸡一毛不拔;他们以拥有金钱为幸福,从不考虑生活质量,甚至连亲情也置于脑后。他们的故事各个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财奴。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钱能生钱:西方也有句谚语:money makes money。“钱”追“钱”比“人”追“钱”更快更有效。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来说,从现在起就应下定理财的决心。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学习和发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安徽水利财会》2007,(1):47-47
1.有更多的钱:占72.6%多达7成的人毫不犹豫地把“有更多的钱”作为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欲望。不过中国人大都对自己的收入保持着神秘和低调的态度,家庭的收入和女人年龄一样。永远是秘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希望更多,一个希望更年轻。  相似文献   

8.
《白领金融》2004,(4M):67-73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畀。”这是诗人海子希望中的幸福生活。忙于工作和现实生活的我们虽然无法如诗人一般的洒脱,不过,我们却还有周末假期:在这完全属于自己的不长不短的几天里,虽不能纵马扬鞭,却能驾着自己的车,周游身边的美丽天地、天地无拘,快意畅行。驾着自己的爱车带上亲人朋友,既能拥有更充裕的游玩时间.又能随心所欲的改变出游路线.正是近段时间都市中最流行的一种旅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陆玲 《金融博览》2011,(3):24-24
他们一时风光无限.一时风光不再.这就是保荐人。 身为不折不扣的金领.保荐人这个群体目前在中国不超过1500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公司能否上市.他们是证券公司眼中的摇钱树,站在整个资本市场食物链的最上游,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0.
有两个人逛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物品,一个说:“这么多东西,真想全部享受它,拥有它!.另一个却说:“东西再多、再好,还有许多的东西我一辈子都用不到!”广厦万间,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时装千套,包裹身子一件就够了。世界上有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辈子用不到,也无须去拥有、去追求。  相似文献   

11.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都是家喻户哓,深受大众欢迎的明星。他们分别在淘宝开了自己的店铺,做着各行各业的生意:数码家电、服装、营养品、箱包、化妆品、首饰、母婴用品、书籍音像……无所不包。因为有着明星的头衔,这些店铺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魏冬 《理财》2012,(2):17-18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认为,计算收益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不使他们自己变为贫穷的情况下可以消费的金额。据此,他下了一个普遍得到认同的定义:“在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如何才能让你拥有最大的消费金额呢?  相似文献   

13.
学会低头     
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不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相似文献   

14.
《投资与理财》2014,(10):73-74
大多数首席执行长(CEO)听到“创新”这个词.时都会翻白眼,它让人想起这样的场景:员工们浪费数小时甚至数日的时间.坐在豆袋椅上。一边扔着飞镖,一边反复寻思着他们已经考虑过的想法。“头脑风暴”已然成了无聊和挫折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就业管理局表示,目前当地一个高级技师的“供求比例”最大达1:2.84.这意味着有近3个岗位等着一个人去“挑”。据调查,目前,浙江省高级技工大约60万人,不到技术工人总数的10%.这与国外先进国家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朋友,房改时用点小计,夫妻二人每人都分到了一套住房。后来单位搞集资建房,他们攀比从众又图便宜,贷款再买下了一大套。当许多人还在为能有一个栖身之地而犯难时,他们却已拥有了三套像模像样的住房。按理说,他们只剩下在屋里翻着跟头偷着乐了吧?谁知不然.快乐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一连串问题就接踵而来:每月数目不小的还贷压力自不必说,新房子要不要装修?请谁装修?装修费用多少为宜?谁买建材?谁来监工?房子将来是出租还是卖?若出租租给谁?到哪里找合适的承租者?每月租金定多少合适?出租前需添置什么家具设备?若卖房何时卖才更合算?卖之前如何管理?卖时如何避税?从此满脑子都是这些事儿,像背上了一个甩不掉的大包袱。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笔去过洛河填新村.那时候它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小村子,村很小,全村只有52户人家;新村很穷,老实巴交的农民只知道守着土地种庄稼.他们的土地分布在几个小山丘上。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风化岩石,地势又高,蓄水性很差,每年一出现旱情,农民就收获不了多少粮食。最近,听说新村农民翻身了.他们走上了发展特色农业这条路.种植了大姜,又打算发展桃园,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想再到新村看一看。乘车来到了新村,果然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忙忙碌碌的村民.新村变化真的不小:在村民段世田家里,我们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我们到包头市税务局采访。这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温馨,但也让人感到这里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税务干部上上下下都在谈论着一个议题:新税制的实施。他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言谈举止让人感觉到对新税制的实施充满百倍信心。  相似文献   

19.
乞丐吟诗     
乞丐吟诗传说古时山西太原郊外有个饭店掌柜,为了吸引客人,就在门前挂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牌子挂出来的第二天,来了三位顾客,一个是土医生,一个是穷秀才,还有一个是乞丐。他们看了牌子,说:“好,这里可以不要钱,我们去吃吧!”三人酒足饭饱...  相似文献   

20.
感悟朋友     
一个人拥有朋友,他便拥有真情,拥有欢乐,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一方乐土。   朋友情真,朋友珍贵,朋友是自己心中想唱而永远唱不完的音符。   有人说,朋友好似一段路上的同伴,双肩相依,细细而谈,相叙心相知,相知到永远。每当走到岔路口时,又期待着另一个同伴的出现。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这正是人们心中的期待。朋友珍贵,朋友难觅,有的人因为要找一个能同自己并肩而走,能相互鼓励、相互倾心的好友而花去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寻到一位真正的朋友。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