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曾国坚何五星应该承认,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以及邓小平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先导,对银行效益问题没有直接全面地进行论述,甚至很少直接使用银行效益这个概念。但是,这些伟人对银行效益的有关思想却是很丰富的,很有真知灼见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翔  钟磊 《上海金融》2012,(12):89-91,122
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国别银行为切入点来探讨跨国银行的进入策略。首先研究改革开放后意大利银行拓展中国市场的路径。然后结合对在华意大利银行的实地调研,归纳和分析意大利银行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的关键性进入策略。最后解释了意大利银行相对于其他欧洲跨国银行在华参与度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银行信息化和银行变革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变革是信息化的基础,它决定了一定时期的信息化水平和方向。但银行信息化作为一种工具,能推动银行的变革。近年来,在银行变革需求的促动下,我国银行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对银行的变革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西财政》2000,(10):52-52
正当国人对自动柜员机还刚刚熟悉,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家居银行等又一批全新的电子银行金融理财工具又频频问世了。可以预见,随着高科技向银行业的进一步渗透,不远的将来迎接老百姓的将是跨越时空的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理财相比,电子银行理财最显的特征是其具有众多的“自我金融服务”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西方银行脆弱性理论,主要有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银行机构的内在脆弱性理论、银行挤提模型理论以及从金融主体角度解释的有限理性理论等,意在为中国化解银行风脸、抑制银行脆弱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格莱珉银行模式对我国乡村银行试点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建苹 《西南金融》2007,(10):51-52
传统的金融理念认为面向穷人的银行是没有出路的,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推翻了这种理念。其获得成功的方式没有超出一般金融理论范畴,而是针对贫困市场作出一些金融创新,并成功探索出一套GB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试点改革有参考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西方银行脆弱性理论,主要有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银行机构的内在脆弱性理论、银行挤提模型理论以及从金融主体角度解释的有限理性理论等,意在为中国化解银行风险、抑制银行脆弱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银行系统具备典型的系统特性,属于开放复杂系统的范畴。银行系统风险与银行系统及其外部环境间存在密切关联,其概念和内涵可通过银行系统特性加以解析。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系统风险生成过程可归纳为银行系统内部演变机制、银行系统外部循环机制以及银行系统内外部间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银行再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银行再造理论的兴起,给国际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入世以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要融入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大潮之中。要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进行银行再造,全面提升银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引言:对现代银行和现代银行体系的再思考在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成功上市、中国工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关键性步骤已经完成的背景下,关于银行改革的理论探讨逐步进入对改革所造成的制度与财务效应的争论,如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参股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银行法人治理在特定的改革措施和步骤安排下是否出现质的变化、银行财务指标是否随改革而逐步好转。事实上,更为核心的问题是,在银行改革的进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改革目标,即什么是真正的现代银行和现代银行体系,如何实现从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的转型。在当前的理论分析上,传统银行与传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银行发展为因变量,银行监管系列措施为自变量,影响银行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为控制变量,构建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模型,利用数十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外部治理和监管部门独立性均能够显著促进银行发展;资本监管和官方监管对银行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银行业务活动的过高限制不利于银行长...  相似文献   

12.
政策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具有政策性和银行性双重属性.目前我国政策银行在业务开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明确其双重性质,在此基础上修正其发展方向,确定其业务范围,对政策银行自身存在和良性运行以及执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强 《青海金融》2010,(4):42-44
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营销的竞争手段日益高端化。而真正体现胜负的是商业银行“内涵式”竞争。一家商业银行要成为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成为主流银行,必须在盈利模式、信贷投向、管理控制三个方面进行“内涵式”发展。只有拥有社会主流客户、不断参与涉足社会主流项目的商业银行,才有可能走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成为主流银行。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识别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多变量极值模型,运用国内14家上市银行股票市场日收益率数据,对各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做了静态和动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国内银行系统重要性排序与银行规模基本一致,几大国有控股银行系统重要性排序靠前。金融危机以来,所有银行的系统性影响指数(SII)和附带破坏指数(CDI)值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增大。总体上看,不同时期国内银行SII值和CDI值计算结果均远高于相关研究中以国外银行为样本的计算结果。这一方面说明防范系统性风险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银行业体系可能存在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一套计量中国省域银行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据此分析长三角地区银行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长三角地区银行规模逐渐扩大,银行结构逐渐优化,银行效率提高。在空间维度上,安徽、江苏、浙江、上海银行发展水平依次提高,银行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平行关系;安徽银行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江苏银行业存在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是关系到银行服务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那么银行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则关系到银行发展特别是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银行软件开发过程的分析和思考,依据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思想,针对银行软件开发过程的薄弱环节提出明确的改进思路和方法。一、银行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情况目前我行的电子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大集中时期,基本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数据集中,银行柜面业务实现了全省联网处理,某些业务(如系统内资金清算、网上银行业务)实现了全行的联网处理。支持这些业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有些是省级分行独立…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金融论坛》2006,11(1):59-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一直实施混业经营的欧洲,还是近几年重新走上混业经营之路的美国,银行保险都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银行保险业务的产生及发展,既源于微观领域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宏观领域制度管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源于银行保险经济学机理带来的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从销售渠道创新到业务产品创新,再到组织模式创新的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对银行保险的产生动因以及演变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走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银行抵销权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实践中银行依据不完善的法律规定行使银行抵销权,客户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形时有发生。本文就合理构建我国银行抵销权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陆畅 《云南金融》2012,(1X):94-94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从事与银行相类似的金融活动,但是却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统称。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介绍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的风险,并提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89组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系统研究了银行集中度和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和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过往文献所集中讨论的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最优的银行集中度区间(0.6,0.8],这一区间恰好位于样本均值附近,并向样本均值收敛;而当一国的银行集中度水平处于(0.8,0.9]时,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最低,极易发生银行危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最优的银行集中度区间内,银行业的产业结构能较好地在适度竞争和盈利之间获得平衡,而隐藏在"最优银行集中度之谜"背后的机制极有可能是"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