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凭什么?”,经常说这话的人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个“刺头”、“二愣子”、“不谙事理的人”、“纠缠不清的人”。但在我看来喜欢讲“凭什么?”、经常问“凭什么?”、时常想“凭什么?”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性思维。甚至说绝对一些,企业经常讲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如果缺少一些“凭什么?”的精神,估计也很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百度的未来     
与《李彦宏搜未来》中的担心一样,我也一度怀疑百度的未来凭什么成功:在中国成功的百度想在日本复制在中国的成功模式,但是日本已经有了第一和第二的搜索,为什么需要第三?同样,C2C与百度HI丝毫没有概念创新,百度凭什么依然  相似文献   

3.
何力     
《东方企业家》2010,(2):55-55
跨国收购凭什么。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既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一次新的再要实践,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引进来”走向“走出去”的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山东企业管理》2010,(1):36-36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什么时候见底,而是见底之后怎么办,见底之后我们凭什么再次拉动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5.
《英才》2003,(2)
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基本上可以用四个底线问题来回答:第一,凭什么凝聚人心?第二,凭什么安排今天(核心业务),明天(增长业务)和后天(种子业务)的三层业务链?第三,凭什么获得比较竞争优势?第四,凭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成功的中国公司都体现在第三点上,也就是说在比较竞争优势,即比别人强这一点上。比如早期通过“双轨制”通过政策资源致富,比如近来通过“广告战”通过市场做品牌,都是成功的例子。傅先生的精彩之处在于,他通过第三条道路——经营“关系资源”,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关系”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词,通过关系成为著名企业家的也大有人在,比  相似文献   

6.
杜舟 《新电子》2008,(5):60-61
作为日系手机在华的最后一根独苗,京瓷在强大的债务压力下,无奈选择退出中国市场,转攻北美。而面临一个比中国更复杂的市场,京瓷又凭什么跟摩托罗拉、三星、LG、诺基亚等巨头较量  相似文献   

7.
姜奇平 《中国企业家》2014,(18):104-105
王俞现《凭什么要学张瑞敏: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海尔实践》是中国第一本系统阐述大体量传统企业转型之作。 凭什么学习张瑞敏?正如书中所说:在中国上千年的商业史上,还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变革的速度之快,及至目不暇接。新事物层出不穷,创新令人眼花缭乱。整个传统行业沉浸在一片慌恐和焦虑之中。企业在大转折时代要完全融入互联网,为此传统企业需要战略转型。但许多问题看不透,做不起来,这时需要向导。  相似文献   

8.
不做跟随者     
涂彦平 《经营者》2013,(16):166-167
用一年的时间推出在国外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产品,甚至9个月就能推出一款全新产品,而且保证开发流程不减缩。德赛西威凭什么?  相似文献   

9.
陈雄亮 《经营者》2010,(1):34-34
在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而很多人已是心浮气躁的今天,东风本田特立独行的发展模式凭什么没有变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长     
谷兆琳  郭梦康 《经营者》2012,(15):24-25
凭什么中国拥有“特长”?因为我们的消费者拥有绝对的购买;力,并对宽大的后排空间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1.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09,353(24):108-110
在中国,为医院服务的独立实验室不完全是市场化产物,而要受到各地区的政策限制。迪安凭什么能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2.
当投资、出口、内需都不给力的时候,中国企业如何增长?当成本缩减的招数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利润还是持续下降,中国企业还能怎样增长?当世界经济极度不确定、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之际,中国企业靠什么竞争、凭什么赢  相似文献   

13.
《英才》2010,(2):10-10
岁末年初,电影黄金档一部《三枪》,一部《阿凡达》,热议如潮,曾经的北京影评人协会主席王忠明,公开质问张艺谋:“你凭什么拍三枪?如此滥用观众的信任,滥用你自己品牌的积累,透支中国观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期望。”他呼吁名人要把自己当回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相似文献   

14.
梁冬梅  松涛 《英才》2006,(12):66-69
相当有成本意识的李兴浩,凭什么能吸引人才,凭什么敢于在合资中独担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国际巨头们在中国的神话一次次被打破,来自瑞典的宜家公司销售额凭什么以25%-40%的速度递增?消费者为什么如此钟情宜家?甚至愿意接受不送货不服务的宜家式作风?换而言之,宜家为什么这样红?  相似文献   

16.
这个2002年成立的公司,究竟是凭什么脱颖而出,在众多国际品牌的挤压下成为笑在后面的“剩者”、国产手机行业老大的呢?它未来又凭什么进入“世界十强”?  相似文献   

17.
樊纲 《中外管理》2003,(12):42-45
全世界在问:如果制造业都转到了中国!我们干什么?中国问:如果制造业都转到了中国,还不够,怎么办?全世界在问:人民币为什么坚决不升值?中国问:面对投机游资,面对顺差下降,我们凭什么升值?……  相似文献   

18.
超越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管理》2008,(3):44-45
在两个经典案例里,他们凭什么超越了前面的对手?在大家红着眼睛拼杀时,可曾冷静而深入地想过:我们应该殊死竞争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企业--一把小小的木梳,凭什么支撑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而同是一把木梳,何以能卖出高于同类产品数倍的价格?再有,一个从未人流如织的专卖店,如何赚钱?更如何令全国300余家连锁店几乎家家赚钱?一切都是单纯的木匠们手工刨不出答案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对车市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国庆节前后,国内SUV阵营里,多了个生面孔——纳智捷大7。名字生涩,一出场拉风高调,大7凭什么在竞争得密不透风的中高级SUV车市里,杀出一条血路?靠的还是高配低价。而旗开得胜,则源于纳智捷高超的造车谋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