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勒川 《中关村》2008,(12):74-75
于利身上有着典型的北方性格:豪爽、真诚,说话快言快语。他喜欢笑,他说公司销售团队在他的带动下,自信且充满活力。作为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于利见证了公司从成立至今所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那时,如烟研发成功后,决定将总部设在北京,从公司注册到组建团队我都参与其中。”那年是2004年,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尽管是一个“从未挂帅出征”纸上谈兵的军事理论家,可是他留下一句传世的至理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至今仍鲜活地流传并印证这个不安宁的世界。今人,西班牙的评论家认为:“古罗马战略家说过,‘想要和平,就准备好战争。’而今,‘想要和平,就准备好网络战争。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3,(4):16-16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中关村的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不论是连任的代表邓中翰、王文京、杨元庆、王小兰、严望佳,还是首次参加“两会”的李彦宏、雷军、秦升益,都精心地准备好一份份与中关村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提案。近年来,“中星微”创始人邓中翰院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疾呼尽快出台《国家自主创新法》。  相似文献   

4.
江川 《中关村》2011,(11):72-73
冯波和他的联创策源正在开始拥抱属于自己的“秋天”。经过6年多的沉寂,他们准备好了“秋后算账”:仅仅今年上半年,策源收获了3个项目:奇虎360、世纪佳缘和网秦。这并不是故事的高潮。如果说上述几个投资项目只是IPO前的临门~脚,那么,真正体现功力的早期项目,比如凡客诚品、兰亭集势、  相似文献   

5.
个人素描 2003年,入主用友已经一年多,何经华希望人们可以忘记他500万的年薪和“空降兵”的身份。 从Sybase到Oracle,何经华都是继承了一个既有的团队,“当一个经理,包括总经理,不能嫌弃你的团队不好,一个团队的表现只不过是反映了领导的程度而已。我不反对淘汰,但我认为在公司成长过程中,要给员工机会和挑战,挑战不过就走人,大家都没话说。”  相似文献   

6.
这不是一本编程的书籍,它还有一个小标题是“高产的项目和团队”你在书里面不会发现一行代码,但是如果你正在管理一个团队,你会在书的指导下更快的在产品中得到更多更好的代码。Tom DeMarco说,我希望所有读者,重新关注软件开发中“人”的问题。我希望看到一种人本主义的回归,就像文艺复兴那样。  相似文献   

7.
对王剐主任的采访过程是愉快而振奋的,从谈话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个交通信息专家对于行业的独到见解和一个政府官员、团队带头人的魄力。“领跑交通信息应用”是王剐主任以及信息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简约名片上的一行字,可以看得出这样一个事业的目标已经渗透到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剐,感受他和他的团队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3,(6):102-102
“我和妻子都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曾在海外旅居多年,以前一直很自信,虽然国内教育环境严酷,但我们的孩子一定不让他受影响。等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我发现全错了。”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报道》2005,(11):14-17
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于雅虎而言,中国团队苦心经营七年的门户梦想,在马云宣布“一搜深情谢幕”中,乘黄鹤飞去。飞去何方,以后会不会回来,此刻还无从知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冯婷婷 《中关村》2011,(1):84-86
第一次接触李永新的团队,是在中公教育集团山东分校的升级庆典上。尽管在公务员考试领域,“中公”已经是响当当的名字,可于我而言,由于并未对仕途之类有所打算,还是略显陌生。但整个活动过程中,热情的中公人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马彦军 《中关村》2008,(4):94-97
像大多数海归一样,楼柏良虚怀若谷、不恃张扬。采访他的前前后后,他始终把同事、他人放在第一位:“如果说我今天有点成就,那也是所有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不认为我做出了什么,这次接受采访,我倒是觉得我有义务为我们的团队、为中关村创业园的领导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杨柳  余风 《中关村》2004,(12):80-82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段话时,很为那质朴的语句所打动,并曾经一度把它抄写在自己书签的背面上,心中也不止一次勾画着“这是怎样的一个团队?怎样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中关村》2010,(3):104-104
我们面对事物,既需要乐观和自信,也需要随时防范危险和问题,但都不能过度。如果过度,就会让自己变成问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孟鸿 《中关村》2013,(12):74-75
没有王川,就没有小米电视。最初想到要做电视的就是王川,尽管当时他和他带领的多看团队还没有正式加入小米,但早已是雷军系的成员。王川和雷军是多年好友,两个人在不同场合都重复过一句话,雷军曾对王川说:你干什么我都支持。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中关村》2013,(5):26-27
在他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邓兴旺博士。这位著名的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教授,正在做一件将影响中国十几亿亩农田的事。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许智宏院士对邓兴旺发明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赞誉有加之时,邓兴旺和他的团队也正快马加鞭。力图用精确设计育种技术替代传统的经验育种,并将其产业化,力争建成以企业化方式管理的世界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6.
城市脉动     
北京 市民支持奥运交通;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即将完工;香港:奥运临近,都准备好了;北京:新市政交通一卡通拟推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年内增能50%;厦门:BRT——交通与景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李政 《中关村》2004,(1):15-19
古巴的卡斯特罗在参观深圳一家著名的IT企业时,忽然转身对江泽民说,中国一定要搞好农业。卡翁的话不是凭空而发,以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约5亿吨)的巨大数字,如果粮食发生严重短缺,在大量进口之际,会抬升国际粮价,这对古巴这样的粮食进口国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显然,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是自家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对国民负责,也是在对国际负责。因此,中国的“责任”怎样才能“尽”到?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诉诸企业行为可能更有利于政治与政策层面问题的解决。在此前提下,作为一个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制度、团队与农业科技产业建设的大北农,正在从古老的中国农村深处解放与释放着巨大的潜力。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使大北农成为一个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生活为一体的“小社会”,这个“小小社会”对于探索新型的现代中国农村很具有启发性,加上大北农的几何级数发展,让人们对它抱有一种期望。而这期望的一个负载者,就是大北农的老总、人称“中关村农民”的博士邵根伙。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需慎     
刘占远 《中关村》2013,(3):112-113
进一步的城镇化是全面启动经济发动机的动力源。然而,世界准备好了吗?世界怎样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而知识与人文性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经济必定是“人文性”的经济,因此,现代管理也应当是“人文性”的管理。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具体品牌形象的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都应当充满现代的人文精神。如何认识这种人文性的管理方法,如何将其实施到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和一个企业?这就  相似文献   

20.
陈名杰 《中关村》2012,(8):16-17
眼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样的概念屡被提及。乃至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改革总目标里。事实上,无论从文化起源、文化传承、文化影响还是文化贡献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个文化大国,更是一个文化强国,但由于近代以来吏治腐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我们在理论上开始出现偏差,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本土文化的腐朽和没落。于是整个民族陷入严重的文化混乱和文化;中撞,文化自信危机成为中国人无时不在的内心焦虑,及至到当追逐物质的欲望膨胀到极限时,我们的文化救赎已难以矫正那些扭曲污浊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