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严睿 《经济纵横》2005,(10):23-23
门户网站新浪的员工很不喜欢说他们获得公司期权是一夜暴富,甚至讨厌“百万富翁员工”这样的字眼。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笔能将“去香港旅游的计划变成是去欧洲旅游”的意外财富。  相似文献   

2.
“公司希望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职业化素质,方向是一致的,但不要说员工,就是管理人员,对职业化的认识,也是一个人一个说法,一个人一个感觉,这在指导员工上,会有很大的分歧”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在诉说着有关职业化的苦恼“尤其是员工,公司给他们提供资源,希望他们提升素质能力,但相当一部分员工,对职业化有着片面的理解,认为这是公司的需要与我自己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华初  黄燕 《经济管理》2004,(15):83-85
广州电视台广告部审核科主要负责广告内容审核、合同审核、播出审核。最初,部门领导在相关工作会议上口头强调过员工的工作范围,但那仅仅是一种模糊的“工作分工”,并未形成文字,没有制度的约束力。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目标不清楚,也不知道哪些工作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哪些是必须按时、按质完成的,哪些工作是要与相关岗位的员工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贯彻人本管理思想,但落实在员工培训教育上,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足于员工的内心需求,没有充分唤醒员工的个体意识心理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完成自己的价值实现。因此,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目前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进行反思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就是唤醒与构建员工的个体意识,指出其具体的内涵、功能及实现途径,期望对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声音     
《经济纵横》2006,(8):8-8
“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往往过多考虑企业业绩和个人能力;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诸侯文化的习气长期不能克服;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久而久之,使公司内部风气变坏,员工激情减退,信心丧失,一些满怀激情的员工报效无门,许多员工也因此而离开了我们的企业。回想这些,我感到无比痛心和负疚。”  相似文献   

6.
严睿 《经济纵横》2005,(4):80-80
“我们的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领导给自己脸上贴金搞的形象工程而已。什么‘创百年企业’、‘争进世界500强’,这些口号对员工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需要的时候跟着领导喊喊。企业内部根本没有一种好的文化氛围.也根本没人去关心企业文化该怎么做……”某大型国有企业从事专政事务工作的金小姐直言不讳的告诉记者,她所在企业的员工没几个能说得上自己企业的文化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刚刚同“小天王”周杰伦续约的德尔惠集团近日在某个门户网站上放出风来,从2006年起,德尔惠将改变产品策略,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明星运动装备”上。当体育用品企业都在挖空心思“搭”北京奥运的顺风船时,以“娱乐渠道”作为推广手段的德尔惠,却表现的“倔”劲儿十足,大有把“娱乐”坐穿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联想的轮岗是从2002年年中开始的,一开始没有区分高层、中层和基层轮岗。当时想法是区域缺人,而总部又集中了大量的人才,所以联想考虑让总部的人才到区域支持一线。但当时由于存在着用人的“本位主义”,上级很不愿意把自己的骨干员工派出去,结果就把自己员工中能力不太强、甚至刚新来的员工给派出去了。  相似文献   

9.
灰色收入难杜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涛 《经济纵横》2006,(10):74-74
“灰色收入”古已有之,历史上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员工的灰色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在正常工资之外的不为人所知的另一个合法收入,而这一合法收入又是利用现有企业资源进行的本职工作之作的隐性收入。那么,企业对员工的“灰色收入”有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919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经过实证分析发现:1.总体上,当前我国企业员工“对组织的忠诚”要高于“对上司的忠诚”,2.“对上司的忠诚”仅仅影响员工的跳槽意图和工作绩效,对员工的个体/群体组织公民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组织的忠诚”对上述四个因变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这些发现中我们得出了三个有启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刘祖轲 《时代经贸》2008,6(5):76-79
如何激励自己的员工是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他们认为只要员工工资提高了,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但在现代社会,人更趋于以“复杂人”均状态存在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问题的解决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并不只是用高工资就能解决的。最近F公司的黄总正为员工实行高工资后却没能带来高效率而困惑彷徨……  相似文献   

12.
性感的屏蔽     
“我的大脑最性感”——当“死党”在门户网站的新闻版块上看到库尔尼科娃这样堂而皇之的表白自己时,他终于没忍住,一口嚼了半碎的盒饭从那似笑非笑、半咧不咧的嘴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滑落,掉在了裤子上。于是,在一阵哭声天抢地的唾骂声  相似文献   

13.
“员工的私人问题一旦没有处理好.有可能演变为公司的HR难题。”中地数据集团公司HR总监吴丽君非常感慨.”不能忽视员工私人危机对员工士气的影响,这是我们公司及我个人的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14.
在沃尔玛中国,员工卡上面没有标明职位,只有姓名、照片和一句“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的口号,这是沃尔玛本土的“现场指导和鼓励”的管理方式,从美国移植过来的。在美国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让员工们感到非常富有人情味,但在中国,员工们普遍对这种激励机制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15.
模苏 《经济纵横》2005,(12):21-21
李明(系化名)是南方一家工程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是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路桥工程部在埃塞俄比亚一个公路项目的分包商。当李明踏上这片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土地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失去自己的一只眼睛。  相似文献   

16.
斯坦福商学院的一位教授在MBA课堂上讲授领导力课程时,问一位CEO:“有多少人在你的企业投入地工作?” 这位CEO回答说:“大约是员工总数的18%。” 就在其他听课的人吃惊地把目光投向教授求解时,这位教授说:“如此低的员工敬业度,被浪费的成本是非常惊人的,由此产生的绩效差异使你的企业很难拥有卓越的竞争力。”这位CEO点头称是。 而2006年5月9日韬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度水平调查结果是: 只有8%的中国员工具有高敬业度!25%的员工敬业度很低! 这样一组数据对国内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也许,对高管人员来说,一个更感兴趣的问题是,“员工敬业度的高低与组织绩效之间真有强力的关系吗?” 韬睿的调查结果说明: 在高敬业度的员工中,有84%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低敬业度的员工中,这一比例仅是31%。 在高敬业度的员工中,有72%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对客户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低敬业度员工中,这一比例仅仅是27%。 在高敬业度的员工中,有68%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对所从事工作或者所在部门的成本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低敬业度的员工中,这一比例仅仅是19%。这些数据显示,敬业度高的员工组成的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敬业的员工不仅仅为组织创造了差异,也是组织区别于“优秀”与“平庸”的分水岭。 既然如此,对于员工敬业度危机,中国企业如何求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是决定组织创新能力强弱的基础,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能力问题备受关注,基于对新生代员工特征的分析,本文着重从利用互联网积极培养新生代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新生代员工对组织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组建企业新生代员工创客星球(众创空间)以及在组织门户网站打造新生代员工创意网络简报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能力的系列措施和建议,旨在帮助组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联想的轮岗是从2002年年中开始的,一开始没有区分高层、中层和基层轮岗。当时想法是区域缺人,而总部又集中了大量的人才,所以联想考虑让总部的人才到区域支持一线。但当时由于存在着用人的“本位主义”,上级很不愿意把自己的骨干员工派出去,结果就把自己员工中能力不太强、甚至刚新来的员工给派出去了。相比起初的轮岗,到了2003年,联想的轮岗开始变得制度化。有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19.
一、激励机制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有了良好的绩效才能生存,而企业的绩效往往来自于员工所具有的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一些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良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从“绩效函数”(如下)我们可以看出,除个人能力外,员工的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美国企业界的巨人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管理激励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时代经贸》2011,(4):98-99
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现代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顾客满意,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员工满意放在重要位置,强调酒店要以员工为本。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说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宾客。本文建议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对员工的管理中,达到实现员工满意,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从而让顾客更加满意、酒店更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