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瓷器最原始的诞生地——3500多年前的郑州,史称商代亳都,为商代最大的王都,也是第一个建立的中华王都。这是有历史可考证的。根据考古发掘,商都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青绿釉色的原始瓷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瓷器,称为“青商瓷”。而正是“青商瓷”,掀开了世界陶瓷历史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2.
刘玉 《理财》2012,(9):64
瓷器最原始的诞生地——3500多年前的郑州,史称商代亳都,为商代最大的王都,也是第一个建立的中华王都。这是有历史可考证的。根据考古发掘,商都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青绿釉色的原始瓷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瓷器,称为"青商瓷"。而正是"青商瓷",掀开了世界陶瓷历史的第一页。阎夫立: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协陶艺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陶瓷艺术家,他从事陶瓷科技、文化、艺术研究40余年,并把传统的钧瓷艺术与现  相似文献   

3.
山西 晋     
山西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简称为晋。山西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很多,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芮城西河度文化及合河文化和云南的元谋猿人属于同期,250万年以前,山西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中  相似文献   

4.
青花瓷     
《中国信用卡》2006,(2S):56-61
中国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瓷器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制瓷工艺到东汉时期开始渐渐成熟,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5.
李鸿安 《理财》2015,(2):61-63
陶瓷是泥与火塑造的艺术形象,绞胎瓷是绞泥与窑火拥吻而生的陶瓷骄子。绞胎瓷已形断音绝近800年,可为何又成为今人收藏的新贵?陶瓷专家在中国历史记载里爬梳剔抉,发现了绞胎瓷的前世;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先生在人与自然的磨合中,重塑了它的今生。绞胎瓷的前世今生,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致情致性的玩味。绞胎瓷的烧造起源于盛世大唐,它一出世,就与兴旺一时的唐三彩争奇斗艳,而跻身于陶瓷贵族之尊。到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博物馆中藏有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就在此处。而瓷器,则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收藏最多,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窑名品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7.
浙江东北地区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发达的原始瓷生产,此后它蹒跚走过了两千年崎岖道路,至东汉中晚期,成熟瓷器终于在曹娥江中游地区创烧成功。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一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在宁绍地区形成,其烧瓷历史从东汉一直延续到北宋,成为中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世哥瓷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公共文化机构有少量收藏,而不见于墓葬出土,故被称为"传世哥窑".馆藏传世哥瓷,无论胎骨还是釉色皆存在颇多的差异,表明这些哥器为不同朝代的产品,亦非烧自同一个窑口.研究发现,传世哥窑不能等同于哥窑,但研究传世哥窑对于解开哥窑之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刻瓷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它肇始于魏晋,和任何一种艺术门类一样,跨越历史时空的起起落落之后,借力于社会环境和条件,当前又再度重振起来,其理论研究和艺术造诣、文化现象都有了新的突破,使古老的刻瓷艺术迎来了新的艺术高峰。刻瓷艺术的历史发展刻瓷艺术,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  相似文献   

10.
谢洪伟 《金融博览》2014,(10):76-77
古代的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香炉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物品.随着宋代瓷器的发展,瓷香炉开始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之后瓷香炉逐渐成为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由于瓷香炉超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收藏界一直备受青睐,尤其是宋、元、明、清等朝的瓷香炉,更成为人们集藏的重点,市场价格稳步攀升.  相似文献   

11.
鲁山段店瓷窑(以下简称鲁山窑)是中国中原地区著名的瓷窑场.其烧造历史悠久、制作技艺高超、装饰及纹饰丰富、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实属罕见.鲁山窑瓷(以下简称鲁山瓷)改变了唐代瓷器色调单一的局面,鲁山瓷腰鼓在唐代为被选为皇室用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在世界上久享盛誉。自汉朝开始,特别是唐、宋以来,随着陆路交通与海洋贸易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国。16世纪以来,纹章瓷开始风靡欧洲。虽然纹章瓷在外销瓷中占比不大,却比一般的外销瓷精美很多,其定购者多为王室、贵族,制作要求最为严格,但价格昂贵,堪称"天价"。遗憾的是,纹章瓷虽然产自中国,但并未在中国流通,作为一种特别定购的外销瓷,其定购者、烧制年代、图案样式等缺乏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严重失衡,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对称,具体结合山西的实际情况,利用数据分析,将山西与其它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山西省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严峻,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已有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对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分析得出在山西成立民营银行的急迫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华俄道胜银行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外合办银行,该行向中国提供贷款修筑了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铁路的修筑,扩张了俄法在山西的经济势力,增强了其对山西的经济渗透和资本扩张。同时,客观上也加强了山西的近代交通运输建设,密切了山西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山西的煤炭资源开发和工矿业发展,加速了山西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青瓷是我国瓷苑中的名品。中国青瓷的烧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始于商周时期,为原始青瓷,东汉以后青瓷烧制渐渐成熟。从晋代的漂瓷、有“类玉”、“类冰”之称的唐越窑秘色青瓷,到宋代官窑的青器、有“雨过天青”之雅号的汝窑天青瓷、钧窑的窑变青瓷,一直发展到龙泉青瓷,其间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高宗皇帝赵构定都临安,为了满足宫廷饮食、祭礼和陈设等方面用瓷的需要,在杭州建立官窑,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称为“南宋官窑”。  相似文献   

17.
山西煤炭企业众多、发展迅猛、利润可观,但依旧停留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社会责任关心甚少。基于此,本文研究山西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瓷器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物化见证,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和艺术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全世界。在流通于世界的中国瓷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种类——纹章瓷,因瓷器上绘有欧洲皇室、家族、社团、城市、个人等的纹章而得名。纹章瓷是欧洲纹章艺术与中国制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更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一、在制度、管理方面需进一步商榷、完善和加强的地方近期,山西专员办在对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在制度、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国际金融》2009,(4):71-71
在金融危机寒意浓浓席卷全球之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也难逃其害,各大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古代瓷杂市场的表现也显得上升乏力,整个拍卖市场似乎只剩下传统书画在风雨飘摇中孤苦支撑。然而,仔细梳理去年的拍卖市场后,惊喜地发现一抹亮色——当代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