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以"重塑政府"为旗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重视顾客导向理念.在中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也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从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角度出发,梳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如何设立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为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管理机制服务.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县域政府投资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对经济体系干预和介入的目标应是尽快实现县域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在现阶段哈尔滨市县域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和市场要有机结合才能吸引投资.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指出哈尔滨市县域政府还未能转变其"经济人"角色,政府应立足于现有生产力布局,着眼于本区的国民经济情况,采取以不均衡布局为过渡性的直接目标、以均衡布局为远期间接目标的"梯度开发战略",将政府资金在投向上采取中短期区域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回顾了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石首事件"为个案分析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过程中暴露出的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相左的种种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服务型政府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2年以来,银川辖区农村信用社以改善信用环境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加强为"三农"服务,有效地适应了农村以家庭经济为特点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的生产方式,配合了农村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农村生产和消费需求,拓展了农村信用社服务空间,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赢、政府满意的效果.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将创建"信用工程"作为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使银川信用环境得到了明显好转,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卡脖子"技术是一种"人有我无""受制于人"的共性技术,政府支持对其协作攻关必须以择优制度为保障.由于"卡脖子"技术是一种可对标的特殊共性技术,因而政府择优支持制度具备择优条件,可以有效防范支持制度的政府失灵.政府择优支持制度包含择优技术标准、信息共享、测试平台共享等制度,有利于形成科学技术路线、释放优秀方案潜力,从而降低协作成本、提升合作收益、激发创新投入、实现高效攻关.对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攻关协作的博弈模型论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历史中的"治水"实践证明,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大国治水涵盖的不仅是历史的事件描述,更主要的是包含了由治水引致的"大工程、大历史、大一统"现象,形成了以治水为特征的"大国模式".政府"治水"或由政府提供公共水利工程,这样一种制度选择无疑是为了满足公共安全的要求,选择的约束条件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可能造成社会福利的大大降低,也可能造成社会危机--社会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治水的收益体现为国家安全.今天,"治水"在"治国"中的地位仍然十分突出和非常显著,治水的"大国模式"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监督是利用新兴媒体对政府及其工作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新方式,然而,现实中网络监督却遭遇到了不应该遭遇的问题.本文就以"吴帅案"为背景,从网络监督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网络监督"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刹住"网络监督"怪现象"的对策思考几方面对网络监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宋代"重商",是政府鉴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税收为国家财政带来大幅增加的现实,重视商人和商业而采取的政策.一方面,政府给商人以支持,提高部分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可以入仕,有识之士对"商"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官府对商业的发展也给予控制和抑制.这表现在对商人实施的重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传统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与"三高一低"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同构,以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为特征,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绿色转型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政府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构建绿色政府管理体系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是改革的主体之一,其改革成效与困境并存。一方面,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稳步进行,浙江、江苏等地出现了极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模式、做法,并对其他地方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折射了政府服务意识薄弱带来改革动力不足、狭隘的政绩观导致改革形式主义、部门利益侵蚀改革整体性等改革公共性困境。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地方政府进一步的改革要以政府能力提升为旨向做好战略规划、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协调各级地方政府行为、以关键领域为抓手推进改革进程、以第三方评估为切入点客观评价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1.
政府拨款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大力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社会和个人的捐资助学也是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的一条途径.政府和学校要在"德治"条件下鼓励社会与个人捐资助学,同时又必须遵循"法治"原则,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以避免"乱收费"的误解与责难.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力半径"与自然的"经济半径"之间存在差异,加上地方政府较多关注于本地区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的边界溢出效应下,地理空间上势必形成省区之间的空白区域.当官员更多考虑自身晋升时,经济溢出效应的增大会缩小政策效力半径,使边界效应增大.应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政府的主要投资方向,对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进行重新考虑和界定;还应完善上级对下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协调,同时加强监督和制约;进而避免因盲目追求利润和晋升而使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区域边界发展停滞,减少政府干预或不作为因素导致的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闭幕,中国进入了后世博时代.而在世博会期间,以上海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充分展现了政府科学而高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让人们再次深刻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伴随着后世博时代的到来,新生的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城市政府管理面对的新课题,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机制完善中的新诉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开展了旨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中国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学术界提出了许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其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对公务员精神的塑造尤为重要.因为公务员精神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强大精神支柱,公务员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其行政服务水平的高低.本文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立论,通过讨论服务型政府对于公务员素质的新要求,阐释在服务型政府下塑造公务员精神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塑造公务员精神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作用.以期将公务员精神的塑造与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有机融合,以图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从而顺利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最终实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其背后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与效率的竞争.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是我国政府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大背景下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阐述了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的理论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的先进经验.最后,总结了大连市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以"业主委员会"为名称的中国第一个业主组织诞生了.准确地说,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业主组织,而是一个由政府、物业服务企业策划和监控的、由几个业主组成以维护业主利益为目标的业主群体中的一个委员会,一个"小组",只不过冠以"业主"这两个字而已.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购买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购买服务效率评价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反馈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概括政府购买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的DELPHI方法构建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获取有效数据,建立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效率评价模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例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实证研究,为提高政府购买服务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政府绩效.本文从政府绩效和政府绩效考核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现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政府本位"应向"民众本位"转变,并阐述了完善评价标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政府机关工作状况,指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20.
对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券,是相对国债而言,以地方政府的信用为担保、由地方政府发行并负责偿还的债券,简称"地方债".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其中之一就是由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至此,中央政府一直持谨慎态度的地方政府发债一事,踏上了"破冰之旅".本文通过对中央代发地方债的积极作用的阐述,支出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的隐忧,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