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莎莎  陆迁 《大众商务》2010,(12):300-301
农户生态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环境天生脆弱的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益加剧,从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农户的行为直接相关。因此,本论文通过科学抽样,选取西北五省区100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西北地区农户生态行为的特征,这对于对症下药,更好的保护西北地区脆弱的环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户的各种经营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分析农户行为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引导农户的生态行为,使其能够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发展我国生态农业以及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莎莎 《大众商务》2010,(6):308-309
农户的各种经营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分析农户行为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引导农户的生态行为,使其能够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发展我国生态农业以及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形势下,规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建立健全行为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变化过程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农户土地撂荒行为、土地流转行为、土地生态行为的现况,发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分为使用权选择、利用目标选择和利用过程选择三个方面,形成自给的小农经济行为、日益凸显的市场经济行为、逐渐多元化行为及追求效益最大化行为四个过程。从国家、地方及乡镇层面提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调控机制建议,及制定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手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加大拓展农业保险等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及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过环保信息传播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进而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基于信息传播培养理论,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信念—价值—规范”理论构建亲环境行为理论模型,并采用甘肃省19个县(区)542户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环保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农户的亲环境价值观、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责任归属均对其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农户经营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对其亲环境行为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应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对农户亲环境价值观及主体责任认知、亲环境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充分发挥农村干部、党员、能人等的带头示范作用,以有效促进农户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容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遭受到破坏。虽然基于习近平生态法治思想的指引,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依然面临: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地位重要、经济与环保间存在矛盾、民众绿色发展意识欠缺和法律细化不足等严峻形势。因此,在厘清法治保障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价值意蕴前提下,基于立法、政府、社会与个人等多维度,从加强立法的协同推进、继续增强法治思维能力、营造绿色发展文化氛围与转变粗放型发展思想等不同角度探寻法治保障的优化路径,对实现西北地区法治与绿色发展的同频共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保护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实地调查,基于前景理论分析了农户的生态施肥行为动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态施肥行为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小农户、普通转入户、流转大户三类农户的动因分别为保障与健康、稳定与节省劳力、效益与盈利;施肥预期、过度施肥认知等是影响农户生态施肥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宁夏生态经济超常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及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宁夏回族自治区面临着生态脆弱与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的双重挑战,为了实现持续跨越发展,必须选择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宁夏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9.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0.
农户创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为了验证家庭融资行为与农户创业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工具变量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模型研究家庭融资行为对农户创业决策和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融资行为可以弥补金融约束从而促进农户创业,并且家庭融资规模越大,农户越有可能做出创业决策.正规融资和非正规融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非正规融资相较于正规融资对农户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融资行为对创业规模和创业盈利状况影响显著,也就是说融资规模对农户创业绩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因此,为农户提供便捷融资渠道并降低创业门槛,对解决农户创业融资难、促进农户创业和提升农户创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户技术采纳中的微观选择与宏观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技术采纳过程中的外部性,农户在自利基础上的微观选择并不会导致社会最优的宏观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打破初始的"无效均衡";二是无法达到社会最优即平均收益最高的采纳水平.为了引导农户的微观选择,实现社会最优的宏现行为,政府必须要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充分发挥其在重塑农户行为动机和实现社会最优采纳水平中的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脆弱区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对生态脆弱区人民生存和发展异常重要,其基本要求在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这种关系的协调取决于能否解决本区域的环境冲突,尽量减轻人类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等活动对脆弱生态造成的压力。其中,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环境资源管理的制度与政策对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属性与环境特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为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提供空间。同时,人类活动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生态脆弱区(…  相似文献   

13.
推进绿肥种植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户在绿肥种植方面存在着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现实困境,不利于国家绿肥政策目标的实现。文章利用湘、赣、桂、皖、豫五省(区) 854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Logit-ISM模型,分析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发生机制,探讨悖离现象产生的具体过程。结果表明:农户对化肥减施价值和地力提升价值的认知、对政府生态补偿标准满意度、受访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经营自有地、村干部变量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兼业经营、土地细碎化变量对其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证实,农户意愿与行为悖离过程如下:路径一为村干部、受教育程度→化肥减施价值认知、地力提升价值认知→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路径二为[健康状况→兼业经营]/[自有地→兼业经营、土地细碎化]→补偿标准满意度→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作为重要的居住群体,其环保行为对于全社会生态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影响城市居民环保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作为重要的居住群体,其环保行为对于全社会生态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影响城市居民环保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民进城买房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并呈现出突飞猛涨的发展态势。西北地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数量持续增加,城乡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研究农民进城买房行为能够揭示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研究尝试建构“三力理论模型”,基于Logit-ISM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深入阐释西北地区农民进城买房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间的层次结构。研究发现:能力、推力和拉力三个层面均有多种因素推动西北地区农民进城买房行为的发生,其中,经济收入水平、家庭适婚且未婚男性人口、家庭就业结构中非农人口比例、面子心理和土地规划政策等与农民进城买房行为显著正相关,而房龄和家庭在读人口数量却对进城购房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国家之一,而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管理复杂,需要设置生态红线以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理论渊源与内涵,厘清了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认为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是必须的。进而构建一个差异化管理与监督机制、越线责任追究机制、民众参与机制、生态绩效考核机制、部门利益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六维的创新模式来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甘肃省400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EM模型,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保险认知程度的提升和金融素养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购买农业保险对农户尤其是非贫困户的收入增加具有正向影响,且保费支出越高,投保农户的增收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农户行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生产具有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征。农户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微观主体,通过对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行为分析得知,农户的经济收益决定着其采用何种农业生产行为,而且农户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因此,要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就需要通过培养生态农业意识,完善资金扶持机制,发展多功能型农业以及开发相应的科学技术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消费的实现,不仅是指消费实现环节的生态化,也是指消费产品生产的生态化和消费结果的生态化,因此必须对涉及生态消费的整个非生态行为环节链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根据每个环节的非生态行为提出对应的破题措施,得到生态消费实现的路径曲线,才能从根本上顺利实现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