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内圈层的上海、江苏省七市和浙江省六市为分析对象,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74个市县基本分析单位1995年~1997年的GDP平均实际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作一比较。各市县1995年~1997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依次从大到小排列在前10位的是新昌县(25.72%)、嘉善市  相似文献   

3.
集聚经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成效已经有目共睹.金融业作为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支,通过集聚也一定对区域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震惊了世界,然而背后也隐藏一个重要的问题:区域差异化增大.本文将把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其内在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提振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均正向影响区域经济韧性。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韧性提升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此,应推进经济数字化改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筑牢经济发展根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网络,驱动地区均衡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并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省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到江苏的产业集聚度变化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变化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江苏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度为0.827,大于广东、上海和浙江。  相似文献   

6.
鸟瞰我国广阔的东南沿海,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金三角广袤的大地上,在星罗棋布的大小城市和被开发的乡间热土中,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凸显出其长足的发展后劲。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奇特魅力在于给中小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增添了区域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经济地理现象就是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聚视角的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运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对于这一现象的传统理论解释可以分为交易成本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创新学派,然而它们都没能提出一个完成的框架来对以集群和创新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全面和动态的说明.演化经济学通过研究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和在其基础上产生的集体协同行为,标志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点正由外部要素投入和制度模仿转向内生社会关系与孵化创新,这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2—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存在相关性;区域经济集中是区域金融稳定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集中的正向冲击会引起区域金融稳定先反向后正向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中度的上升,区域金融稳定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朱岚岚 《物流技术》2014,(17):256-258
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1.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13.
齐华  范新会 《价值工程》2012,31(32):272-274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校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和谋求发展的基础。文章从地区性高等教学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出发,分析了国内高等教学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地区性高等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内涵及及关键要素,提出了地区性高等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关键途径和方法。对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地区性高等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保持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2):56-57
以1990-2012年我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为对象,建立线性和非线性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法,考察省际区域能源资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平均存量、人力资本的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整合与重组的激烈竞争中,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在所有空间问题中,城市空间处于核心地位,空间异质性引发的空间分工已不容置疑地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建立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价值基础上的城市群分工已成为区域空间一体化的力量源泉。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的证据表明,区域空间一体化本质上是城市空间价值与产业价值链耦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只有建立区域空间多样化和城市空间专业化合作与互补的区域经济关系,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只有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中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根据经济走廊空间联系和表现形态将其分为实体空间走廊和非实体空间走廊两大类,并具体以交通走廊、城市走廊、能源运输走廊、产业走廊、贸易走廊、移民走廊、科技走廊7类典型案例总结发展经验、特点及其影响。各类经济走廊间存在着递进的逻辑关系,在经济走廊发展和培育中具有先后次序。实体空间走廊为非实体空间走廊提供载体,同时非实体空间走廊发展反过来加速实体空间走廊的联系。经济走廊具有灵活的区域合作内容和形式,在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上具有双面性。在经济走廊建设中,政府应在良好的制度和政策支持下,以交通、能源等实体走廊建设为基础,引导产业、技术、贸易、人口要素的流动和联系,推动全要素联系的城市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31):61-62
本文构建了2000-2013年中国31省际的静态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固定资本投资、FDI对GDP是有着正向的显著影响作用,但是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不显著。FDI的增加会促使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即带来技术的进步,FDI与基础设施的综合效应是为正的但是不显著,这表明FDI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应该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为吸引外资的流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科技发展和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科技资源。文章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和优化配置的现状,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指出物流园区的物流资源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发展需求,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物流园区资源聚集效应形成和扩展受到园区规划、园区运作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府的推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下可以从相关因素着手针对性地推动聚集效应的正向发展,从而使资源聚集效应更好更多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