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创牌模式、贴牌模式,以及创牌与贴牌并举的模式。海尔、青啤走了创牌之路,青岛双星走了创牌与贴牌并举之路,以广东格兰仕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通过贴牌(OEM)方式,创出了另一条国际化经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卢井  司岩 《现代企业》2002,(8):19-20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以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澳柯玛、美的、格兰仕、春兰、小天鹅、TCL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根据其多年的实际探索与经验,将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创牌战略模式、贴牌战略模式以及创牌与贴牌战略并举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胡建军 《总裁》2003,(10):86-87
中国企业在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中。究竟是应该创牌还是贴牌?通过调查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比较早、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的企业。得出的结论是:不应将二者截然分开,甚至对立,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因素。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即创牌战略、贴牌战略以及创牌与贴牌并举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创牌还是贴牌——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岩 《企业天地》2002,(1):38-38
中国企业在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中,究竟是应该创牌还是贴牌?通过调查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比较早、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的企业得出的结论是:不应将二者截然分开,甚至对立,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因素,作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即创牌战略、贴牌战略以及创牌与贴牌并举的战略。水平,也都在改革中有了新的提高。垄断行业改革中引出的问题从澳大利亚改革中出现的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化、股份化并不是引入竞争机制的唯一条件。只有在同一行业内打破独家垄断,形成由多家组成具有不同利益的经营主体的局面,才能够形成…  相似文献   

5.
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贴牌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跨国经营中品牌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和路径,是企业跨国经营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创牌战略不同,以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通过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贴牌生产)的方式,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出了另一条跨国经营的成功之路.贴牌战略给我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品牌,这是企业界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通过加速品牌自主技术与经营创新,走出原创技术研发、精心品牌设计、开发独创商标、正确品牌定位、赶超世界级质量、走出去本土化创牌等品牌融入世界六大自主创新之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信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海尔和格兰仕跨国经营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芬 《现代企业》2005,(4):24-24,47
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开始面对更加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真正有效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必不可少。因为不同的企业面对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所以我们不可能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跨国经营的方法,在国际化道路上作为先行者的海尔和格兰仕的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是创品牌、多元扩展的海尔模式,一个是靠贴牌、专营一业的格兰仕模式。两者采取的是不同的战略,但都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7,(3):34-41
中小企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约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结合其成长阶段,以及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的约束,来选择适宜的品牌成长策略。本文以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为切入点,运用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构建了"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该分析框架,对蒙牛、恒源祥、格兰仕3家创业型民营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进行跨案例比较,指出中小企业应根据成长阶段、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动态选择创牌策略,以推进企业的品牌转型。在初创期,应积累创牌能力,可以采取品牌比附、合资生产、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嫁接等策略;在成长期,应创建自主品牌,可以采取造势创牌、共享创牌、自主创牌、品牌联盟等策略;在成熟期,应经营品牌资产,可以采取品牌差异化、虚拟化、国际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岛的强势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梯队,一百多个项目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的青岛名牌企业群,正在成为世界级的名牌企业群;海尔创国际品牌、青啤集团与跨国公司巨头结盟、金王集团与国际大零售商合作,都是跨国经营的成功范例;青岛企业自创国际品牌、贴牌生产、与跨国公司结盟、直接出口等模式都富有代表性,都值得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创牌与创新     
一、创牌与创新的互动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大潮中,我国许多没有核心技术的贴牌企业举步维艰,一些贴牌企业随着被贴牌的国外企业一起被洗牌出局.相反,具有自主品牌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却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受了考验,甚至逆势而上,跃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峰岭 《大众标准化》2002,(1):12-13,15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界是颇有启迪的。1“小天鹅”——运用“万国科 技”打造国际品牌 我国小天鹅电器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经营与竞争中叫响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 T O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体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比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直接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13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企业将占全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地位,达到40%以上。那么,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特对联想、同仁堂和京东方三家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进入方式、组织变化、技术与市场占有特征、实施效益与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联想集团国际化经营模式联想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是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争议最大的模…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经营是我国白色家电企业创立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对河南新飞电器集团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之路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外向型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前提是转变企业经营模式,即从传统的OEM经营模式最终转变为OBM模式。论文以广东外向型企业为例,在界定品牌国际化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向型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市场路径与选择方案,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广东乃至全国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面对WTO挑战,国外跨国公司与知名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已是不争事实。为此,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全球化品牌经营,认真吸取过去品牌经营失误的教训,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做法,在六大方面亟待进行企业品牌经营战略辩证创新。一、追求品牌满意更要追求品牌信誉在不少企业中,追求品牌满意度往往停留在企业品牌经营的目标上,“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只是口号,做得极少。其实,由品牌满意变为品牌信誉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企业持之以恒,不断付出艰辛努力。海尔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较早地提出“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出口创牌,…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事业财会》2003,(4):30-32
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理论,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渐进论”,而“跳跃论”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对温州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产业明显具有渐进式特征,另一些产业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本文选择了两个代表产业———温州制鞋与打火机产业,对其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实现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内外部条件。一、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综述国际化经营“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约汉桑(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践来看,从国内…  相似文献   

17.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1,(7):7-7
央企国际化经营尚处初级阶段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指出,整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央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一些企业对“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缺乏总体的和长远的谋划;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探索如何降低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2001~2017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风险管理视角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对其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确会进行更多的对外捐赠;上述关系在政府资源稀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9.
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国际经营空间,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这之中,不少中外企业追求产品与品牌的文化创新,提高产品与品牌文化经营效益,形成国际竞争新的比较优势,拓宽了国际化经营路子.  相似文献   

20.
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绩效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百年老店同仁堂集团实施了一条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此、本文特就同仁堂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主要特点、产生的绩效与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广大企业特别是中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若干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