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造了HIV病毒感染数学模型,分析并论证了CD4+T细胞感染HIV病毒模型的动力学性质.文章首先介绍了不带有时滞的ODE模型,然后再考虑离散的时间滞后因素,构造一个新的模型—DDE模型,研究了时间滞后因素对感染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该模型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文章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A组,艾司氯胺酮组为B组,右美托咪定组为C组,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为D组。4组患者均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4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0.5 h(T1),1 h(T2),2 h(T3),4 h(T4),24 h(T5)的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4组患者身高、体质量、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的比较,A组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的比较,A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增生期血管瘤及对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文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分别服药4,8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服药前、服药4周和服药8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治疗后8周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果证明,普萘洛尔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从而治疗增生期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9岁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0.15μg/kg组(观察1组)、右美托咪定0.30μg/kg组(观察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吸入七氟烷和空氧混合气体。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复合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15μg/kg,0.30μg/kg。观察各组患儿麻醉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和送出PACU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3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结果:3组间T_0时间点SPO_2,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T_1~T_3期间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诱导期间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间比较T_1~T_3时间点观察2组HR,SBP,DBP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SPO_2值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不同时间点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29.39,637.630,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610,P=0.000),观察1组、2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不会显著延长小儿的苏醒时间,且苏醒过程中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对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反应性差异与KIR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56名慢性HBV感染α-于扰素有效应答者(实验组)和57名慢性HBV感染干扰素无应答或部分应答者(对照组)分别进行KIR基因分型,比较2组间KIR基因型及单体型的差异.结果 AH基因型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222 4,P<0.01),AF基因型及1型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x2=10.057 5,P<0.01;x2=16.328 3,P<0.01).A组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高于实验组(x2= 5.982 8,P<0.05).而B组则相反,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高于对照组(x2= 5.983 0,P<0.05).结论 AH基因型及B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有效应答有关,AF基因型及1单体型和A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无应答或部分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抽选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正常但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发育畸形的患者有1例,占8.33%;存在输卵管问题的患者11例,占91.67%,其中单侧输卵管堵塞7例,占63.64%,双侧输卵管堵塞4例,占36.36%。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例数12例,诊断准确率100%;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准确例数8例,占66.67%,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准确率比较高,能够很好地诊断女性不孕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角膜塑形镜对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74例145眼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屈光度、视力、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以及裂隙灯下角结膜的改变并进行比较,随访9~20个月,平均16.32个月。结果显示:佩戴角膜塑形镜一周后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P<0.05),屈光度明显下降(P<0.05),而眼压、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等指标在佩镜前后无显著性改变。观察期间未见严重角结膜并发症。试验结果表明,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有效、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关于PD的发病机制还有待研究。文章探索了microRNA-335(miRNA-335)在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将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100μmol/L 6-羟多巴胺(6-OHDA))、pre-miRNA-335组(100μmol/L 6-OHDA+30 nmol/L miRNA-335前体寡核苷酸)和anti-miRNA-335组(100μmol/L 6-OHDA+30 nmol/L miRNA-335抑制剂),分别测定每组细胞活力、上清液炎症因子及miRNA-335、组蛋白脱乙酰酶3(HDAC3)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6-OHDA处理后,细胞活力、miRNA-335水平显著下降,而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DAC3和NF-κ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当miRNA-335过表达时,可以显著改善上述异常表达的指标,而敲低miRNA-335表达时,可以加剧上述指标的异常。miRNA-335可能通过靶基因HDAC3调控NF-κB的表达,从而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知晓癌症病情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明确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未接受放、化学治疗的癌症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知晓癌症病情情况分为知晓病情组(62例)和不知晓病情组(68例).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测评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在130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知晓和不知晓癌症病情两组间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病情组的社会功能[(45.8±24.2)分]低于不知晓病情组[ (73.0±16.2)分],疲乏[(55.8±26.2)分]和经济困难[(38.2±35.1)分]高于不知晓病情组[(41.8±10.2)分]和[(12.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元逐步回归中,躯体功能和疲乏是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结论 知晓癌症病情不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开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使用越来越普遍,本文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吉西化滨同期化疗:吉西化滨同期化疗方案:每周1次吉西他滨2500mg/m2.15例患者分别完成6个周期的吉西他滨每周化疗.3D-CRT放射治疗:计划照射剂量6MVX线DT 60-65Gy,2Gy次/天,1次/天,5天/周.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胰腺癌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为6.7%(1/15),部分缓解率(PR)为26.7%(4/15),总有效率(CR+PR)为33.4%(5/15),无变化和进展(NC+PD)占20.0%(3/1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3.0%(14/15),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26.0%(4/15).疼痛缓解率为80.0%(12/13).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22(10~28)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3.0%(5/15)和13.0%(2/1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不良反应为大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将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到砒砂岩与沙体积比为1∶2的复配土中,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添加有机物料,CK)、单施秸秆(秸秆5%,T1)、单施生物炭(生物炭5%,T2)、配施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5%+秸秆5%,T3),分别培养30 d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各处理的土壤需水量、团聚体粒径分布、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效率、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几何直径和分形维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周期,四种处理的平均需水量以对照最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的团聚体百分含量(0.25 mm)以CK最低,T3最高,趋势呈现为CK T1T2T3,添加有机物料后的复配土稳定性指标均比对照高,且混施物料对团聚体稳定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物料。在干筛法和湿筛法处理下,不同团聚体分形维数的范围为2.79~2.89,表现趋势为T3 T2 T1 CK;湿筛法,复配土分形维数(y)与WR_(0.25)(x)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方程关系,即为y=-0.002 8x-2.989 2,且R~2=0.93。研究综合分析,通过增加有机物料的施入可有效增加复配土稳定性,并且可改善结构,而且有机物料的混施后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凯纷注射液(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联合吗啡治疗重度难治性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物效果欠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或不能口服镇痛药物的重度癌痛患者4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吗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治疗组(A组)和凯纷注射液联合吗啡PCIA治疗组(B组),每组20例,连续观察10d为1个疗程.分别就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阿片类剂量滴定、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A组疼痛缓解率70.0% (14/20),B组为75.0%(15/20),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在减少阿片类止痛药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便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凯纷注射液与吗啡联合治疗重度难治性癌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胃肠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心理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抑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2例血透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41.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在个人性格、人际关系、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铁蛋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P0.05);抑郁对SF-36量表的8个维度和2个综合测量项得分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长期血透患者心理抑郁发生率高;性格内向、人际关系差、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水平高的患者心理抑郁发病率高;抑郁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起垄覆膜种植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在苗期,传统平作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在作物大量需水期的拔节期和抽穗期,起垄覆膜处理能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不同处理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抽穗期达到最大;拔节期以普通地膜处理的LAI最高,为3.78,其次为液体地膜(T3)处理,LAI为3.71,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至抽穗期LAI显著提高,其中T3处理LAI最大,为6.79,较CK提高了15.28%。起垄覆膜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CK,T3处理的穗粒数及千粒重为24.44粒和41.00g,分别较CK提高了19.3%和5.4%;起垄覆膜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T3处理的产量达4 098.25kg·hm~(-2),较CK提高了29.37%,与CK达到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起垄覆膜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及小麦产量,其中以T3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a基因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cA,体外转染Vero细胞,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转录表达情况.动物免疫分为3组:pCDNA3.1(+)组、PBS对照组和pcA组,每组16只BALB/c小鼠,pCDNA3.1(+)组和pcA组以100μg/只的剂量肌注免疫,PBS组每只小鼠肌注100μL 1×PBS,各组均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三免2周后检测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情况.强毒攻击,计算小鼠存活数目及保护率.结果显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均表明pcA可在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动物免疫后,pcA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pCDNA3.1(+)组和PBS组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经提取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总外膜蛋白(Omps)刺激后,pcA组的刺激值(SI值)与pCDNA3.1(+)组及PBS免疫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脾细胞产生的IFN-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强毒攻击后pcA组保护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可达60%.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DNA疫苗,该疫苗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垂体瘤患者血清中前梯度蛋白2(AGR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垂体瘤患者,纳入同期该院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为健康对照;检测垂体瘤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AGR2的表达,将垂体瘤患者按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中AGR2的表达情况。垂体瘤组血清AGR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9.943,P<0.001),Knosp 3~4级垂体瘤患者血清AGR2表达显著高于Knosp 0~2级垂体瘤患者(t=2.217,P=0.038);ROC曲线分析,血清AGR2预测垂体瘤的敏感性为61.43%、特异性为98.57%(AUC为0.897、P<0.000 1),血清AGR2对垂体瘤侵袭性预测的敏感度为19.05%、特异度为96.43%(AUC为0.643、P=0.044)。结论:血清AGR2对垂体瘤及垂体瘤的侵袭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症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YXTJN 4粒/次,3次/日,口服;试验组给予芪参胶囊,3粒/次,芪参胶囊模拟剂,1粒/次,3次/日,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1)心绞痛症状疗效统计分析表明,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且治疗后实验组每周平均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P0.05)。(2)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表明,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胸痹证候。(3)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均减少,且硝酸甘油服用量在试验组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4)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总分均有所增加,试验组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安全性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芪参胶囊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改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基牙龈沟液中IL-1β水平变化情况来评价牙周植骨术联合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6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患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拟行义齿修复的患者20例,应用牙周植骨术联合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基牙牙周骨缺损,随访观察6个月,采集患牙的龈沟液,用ELISA法检测IL-1β的含量,并进行牙周状况的临床检查。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牙龈沟液中IL-1β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中基牙牙槽骨无继续吸收,术后牙骨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牙周植骨术联合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修复方法对于治疗慢性牙周炎所致牙周骨缺损并伴牙列缺损患者,其近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