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大规模工业化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消除地区间经济社会不平衡以及加强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方式,迅速地推动了苏联城市化。七十年来,城市人口共增加了一亿五千万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48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同期速度,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苏联城市人口比重目前已达到66%,有些地区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平均水平的41.3%,而接近了发达国家的70.5%。目前苏联城市已发展到2170座,3864座工人型城  相似文献   

2.
自70年代初,苏共二十四大确定集约化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转折阶段。这时正值苏联城市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1970年,苏联城市化水平为56%)。现将实行集约化方针以来苏联城市化的某些趋势概述如下:一、由粗放型城市化向集约型城市化过渡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的论争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并引起有关城市化速度问题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城市化速度过快,呈现冒进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速度并非过快,只是城市粗放型增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根据钱纳里标准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有所滞后,速度并不显得过快;对比分西显示,我国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导致城市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强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必要转变城市增长方式,建设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再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争论颇多,本文试图就这些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依据钱纳里标准和IU、NU比以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水平而言有所滞后,但滞后程度较小;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未盲目冒进。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分析后发现,未来十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其发展速度与前十五年相比将有所减缓。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0%左右。此后,城市化速度显著减缓,204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2050年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城市化给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从结构、过程和功能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提出了要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过程高效、功能完善,并从这三方面讨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得到控制,城市代谢效率不断提高,居民福利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苏联对于日益尖锐的人口问题极为重视,认为有必要制定出有效的人口政策。苏联的专家们在人口方面,特别是对于城市化环境中人口的增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在国民经济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许多著述。苏联“财政与统计”出版社(莫斯科)于1982年出版的由哈列夫教授和经济学副博士基谢列娃娅主编的《城市化与人口变迁过程》一书就是其中的最新著述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存在着隐性的逆城市化效应.当逆城市化效应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时候,城市的发展将出现逆城市化效应.逆城市化作为城市化过程的逆向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又可以启动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恢复功能.本文通过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内涵、演进机制、影响因子及其评估深入的探究城市化系统.通过深入了解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揭露其内在运行机制以及演进规律,以便政府及早调整政策方向,来规避逆城市化循环,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以及缩短城市化进程所需的时间,更快地达到均衡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社会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人员、物质和信息活动的集聚区。城市化是伴随着生产的工业化和城市的现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想要在阅读城市的时候,去完成对于城市的某种想像。像我这种以一身之孤漂泊于城市的人,虽然承载着无数梦想与记忆奔波于这个城市,却总是魂牵梦绕而又无可奈何,这一切已超乎我自己而与城市本身密不可分。2000年的时候,我开始以一个物业管理人的身份流连于深圳这座城市,这个中国城市化的最佳典型,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化首先应该是人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往往意味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好的医疗条件、更高的教育水平等等,所以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城市面积的扩张,更多人口的涌入,带来更多的需求——对居住的需求、对教育的需求、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等,所有这些需求最后都会导致城市面积的扩张,即土地城市化。中国各个大中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盲目扩大城市范围,但相应的医疗、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化的视角对当前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城市吸纳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的释放规模之间的失衡,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瑜 《企业经济》2002,(11):17-18
我国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进的.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不同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产出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分离,人为因素导致了片面性,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它除了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的强制性高速推进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割裂,还表现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脱节.计划经济的产物--户籍制,使我国在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仍然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真正向城市转移.这种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至今不能得到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蔚芳 《城市问题》2001,(3):16-19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 ,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步入了后工业化时期 ,一些尚未达到现代化的国家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与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是世界范围的城市化。 180 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有5% ,而到 1990年 ,已有 4 5%的人生活在城市中 ,估计 2 0 0 0年将达到 50 %以上。我国城市化水平多年来一直严重偏低 ,1999年也只达到了 30 9% ,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 37% ,世界平均 50 %和发达国家70 %— 75%的水平。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 ,加剧了我国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与城市化俞德鹏城市的集聚效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世界上20个非社会主义大国城市化的平均趋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导致滞后的原因是现行户籍制度而不是其他因素。城市化的滞...  相似文献   

15.
一、国外城市化与房价例证(一)美国城市化进程与房价走势美国城市化进程符合纳瑟姆定律:城市化率在1840年超过10%,1890年突破30%,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1920年突破50%,1960年突破70%,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57个百分点;2003年突破80%,年均提高0.23个百分点。美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至1920年,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至1940年,大城市(25万人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于指社会生产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是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二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数量;三是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客观上要求农民向市民转变,要求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双就地”的农村工业化模式证明,只有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而没有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就难以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国土经济》1999,(2):38-40
  相似文献   

18.
19.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速率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6-2007年间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7年间,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增长约15%;与全国范围内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同,广东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化关键要让人安居乐业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城镇人口超农村人口不可盲目乐观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一般说来,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城市化快速推进,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亿万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