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边 《上海土地》2006,(3):41-41
5月18日,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在南汇区召开土地储备工作研讨会,市学会领导顾华昌、陈耀铨和来自各区(县)土地储备中心的负责同志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田边 《上海土地》2008,(1):47-47
1月30日,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在闵行区土地储备中心召开2008年度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闵行、松江、浦东新区、长宁、虹口、宝山、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和上海市滩涂造地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市土地学会副秘书长郑炜燮、朱国雄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土地》2007,(4):48-48
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7年工作研讨会”于7月12日至13日在崇明县召开。市学会顾华昌常务副会长,陈耀铨副会长以及朱国雄,郑炜燮参加会议,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临港新城土地储备中心,闵行区、宝山区、虹口区、金山区、普陀区、松江区、杨浦区和长宁区等土地储备机构人员出席。  相似文献   

4.
《上海土地》2009,(4):48-48
2009年6月29日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在徐汇区土地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区“滨江公司”召开了本年度的首次“信息交流会”。本市15家土地储备机构的负责人及土地学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区域可储备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动态监控,提高土地储备工作效率和水平,上海市徐汇区土地发展中心根据《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及实施细则关于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信息库,对土地储备实施动态、全程管理的相关要求,围绕土地储备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发建设了基于WEBGIS的土地储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区域土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宁广传 《房地产评估》2006,(11):25-27,24
土地储备指的是土地储备机构依据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通过收回、置换、征用以及其他方式国有化的土地予以储备,并根据需要进行前期开发,以供应和调换各类建设用地需求,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的行为。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1896年的荷兰,到了20世纪初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陆续实行了土地储备制度。而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在中国大陆1996年上海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随后杭州、厦门、南京、青岛、广州、郑州等中心城市也先后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7.
田边 《上海土地》2006,(2):43-43
3月12日~17日,来自闵行、宝山、临港新城等土地储备机构的一行17人,在以张燕群为团长、赵建国为副团长的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首次组团对深圳、香港两地的对口单位进行了学习考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2月29日下午,上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虹口区天鹅宾馆召开,各区土地储备机构的负责人20余人出席。市土地学会陈耀铨副会长、郑炜燮副秘书长和刘汉裔副主任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关注土地储备贷款风险 土地储备制度的创新,是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事件.1996年,上海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土地储备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通过收购、收回、置换、征收等方式预先取得土地,并进行整理、开发和储备后,按照土地供应计划供应土地的行为。上海于199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2004年又相继出台了《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及《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实施细则》,形成市、区两级的土地储备管理模式。自2002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11号令),  相似文献   

12.
王倩 《国土经济》2004,(2):14-17
自1996年上海市建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在规范土地市场、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土地储备机构在法律中没有明确定位、收购范围与其他问题存在,运作起来尚有一些困难。本文就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职能、作用以及体制的构建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土地储备制度的创始城市,在政府职能让渡、提高公共绩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不仅仅是一种示范效应,同时也是当代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一、制度分析1996年11月,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隶属于原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制度的探索以来 ,对革新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供应体制与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明显,各地纷纷效仿。但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障碍因子,阻碍了土地储备制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供应总量失控、规划实施的难度大、土地招标拍卖制度难以推行、国有土地资产闲置浪费和人地矛盾突出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土地储备制度的成熟经验后,在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概要介绍了我国推行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做法,论述了土地储备在法律法规、融资渠道、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和逐步推行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议。本刊特在此刊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16.
李丽琴  刘翔 《基建优化》2005,26(3):59-61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储备制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加强对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完善土地储备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上海长远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自1996年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上海土地储备制度不断进行着调整变化,旨在建设一个法治、规范、透明的土地市场,走一条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市情的土地储备之路。本文对上海土地储备制度进行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土地》2009,(5):48-48
2009年7月27日至8月1日,海市土地学会土地储备专业委员会组团赴内蒙古。学习考察内蒙古土地储备登记中心去年组织发行土地储备融资债券的思路、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各地先后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对城市土地实行收购、储备、开发和供地四个统一,这一制度的建立,使我国的城市土地市场开始规范.土地收益的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地储备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其调控土地市场的同时,与之伴随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并引起重视。为了合理规避风险,更有效的发挥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文章结合土地储备制度的含义与特征,采用系统分析法,介绍了该制度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并给出风险应对策略。该研究对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储备制度调控土地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