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卫兴华同志在《经济研究》1982年第4期写的《绝对地租和垄断价格》一文,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问题。其中关于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永远落后于工业的见解,关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土地私有权垄断即使是劣等地也总要支付地租的见解,以及这种地租因为与原来意义的绝对地租产生于同一个原因可继续称之为绝对地租的见解,我认为都是正确的。但他对于这种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的看法和对马克思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的理解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正> 《经济研究》1983年第9期刊登的李慧中同志的《也谈绝对地租和垄断价格》一文,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来自垄断价格。此见不敢苟同。李文认为:“农产品高于生产价格或高于价值出售的两种情况,都是垄断价格。”并且引证马克思《资本论》中“绝对地租的先决条件或者是产品价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以上的已经实现了的余额,或者是超过产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的论述,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是对马克思著作的误解。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十分清楚,是在说明绝对地租有两个来源:一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但没有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一是超过产品价值部分,即马克思称之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期地租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租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中阐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中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个现实疑难问题。本文拟就经济转型期所必须面对的地租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就其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说,是非常完整和科学的。然而,我们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认为,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因此,需对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两种不同规定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与农业中也存在着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从而绝对地租也是工农业产品价值或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工农业绝对地租量的规定性,对于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工农业产品的理论价格,无疑是必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考察绝对地租量的规定性时,实际上抽象了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对绝对地租价值构成的影响。本文试图引进资本周转因素,考察工农业绝对地租的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6.
在《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确定在文字叙述上有所差别。据此,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讨论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量的确定,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一致的,其文字表述上的差别是由这两部著作中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叙述次序的区别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 绝对地租问题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学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对地租这一经济范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还存在?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界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中绝对地租已经消失。他们的理由主要是:(1)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接近或赶上了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失去了存在的前提;(2)一些国家目前约有2/3以上的农户实行了土地占有者与农业生产者合为一体的生产形式,因而大部分农户已不需要支付绝对地租。我认为用这两条理由来说明绝对地租已经消失,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是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锐利武器,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土地收入存在的条件,以及级差土地收入的分配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关系问题。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关于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垄断价格(以下称“垄断价格论”)。他们引用马克思的这种地租“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63页)的论断,作为自己的论据,另一种竞见认为,绝对地租是从农业  相似文献   

10.
尼·伊·季别尔是俄国最早对《资本论》进行专门研究的经济学家,1871年出版第一部研究李嘉图与马克思的专著,1876年至1878年连续发表7篇阐释《资本论》经济理论的论文,1877年至1885年三次为《资本论》辩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以及致俄国友人的书信中多次肯定季别尔对《资本论》经济理论的研究.季别尔对《资本论》的辩护与解读,不仅是《资本论》世界传播史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俄罗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是地租产生的前提,地租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地租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本文用马克思的观点解读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地租及各种地租存在的原因、条件都成立,农村集体组织可以拿到绝对地租及级差地租I,农民应该拿到级差地租II,但在农地流转、征地补偿中,级差地租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的实现问题,所以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解读我国农民收益的分配问题,对农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绝对地租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绝对地租理论是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理论界对城市绝对地租的认识存在着意见分歧,本文运用《资本论》中的地租理论结合我国城市土地经济运行的实际,探讨了城市绝对地租的特点,来源和发展趋势,旨在促进城市地租理论研究的深 化,为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研究集体提留和地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鲁耕同志的《集体提留是一种地租形式》一文(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6年第3期),为研究开了一个好头。但我们认为,鲁耕同志缺乏对地租这一范畴的深入考察和对集体提留的具体分析,仅仅根据土地所有权要在经济上实现这一论点就作出了提留是地租的推断,显得有些牵强。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随着我国农地制度及所有权的演变,我国农业地租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也不断随之而变化,我国税费改革后,地租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又出现了新变化,在新形势下,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指导下,要想解决新老问题、发挥地租对农业经济的调节作用,必须对一些概念、范畴和实践演变作一个清晰的整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对我国若干农业问题认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全面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于我们研究现代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的变革,土地(即农业资本)的投入,土地税费政策的制度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中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的题目下,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生产价格的构成不包括地租的原理“根据不足”,“未必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正> 由陶大镛主编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探索——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一书,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结合着马克思逝世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重探索了《资本论》的科学体系对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意义。本书汇集了十七篇学术论文,除陶大镛撰写的《<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外,其余共分为五组,都分别地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索。陶大镛的这篇长文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如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地租理论、经济危机理论,逐一进行了探索;其他论文还对西方的通货膨胀、黄金“非货币化”、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战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美国的“结构性失业”、以及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也分别作了探讨。本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性浓厚、突出经济理论体系的探索等特色。现将各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地租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论问题,而对于地租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的地租理论的奠基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论史”等经  相似文献   

19.
论《资本论》的对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特别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对象的长期争论中,对《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也有不同看法。而且前者往往是由后者引起来的。例如,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各种不同理解,就往往引起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上的分歧。因此,《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经济研究》1979年第11期发表了鲁济典同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下称鲁文),第12期发表了朱家桢同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吗?》(下称朱文),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持否定态度。现在谈一些不同的看法。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和列宁的图式鲁文说“论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这个论点的,有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这指的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列宁对这个图式的说明是大家熟知的。他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图式后指出:“从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