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A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降低市场波动这一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使用了2010—2015年的A股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持股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持股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止损机制的存在,我国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承受有限的噪音投资者风险。整体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能够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对于波动率较高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成正向关系;对于波动率较低的股票,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则成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2003年第4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5%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总资产净值变动的状况把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分为平缓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调整发展期,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平缓发展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性无关,持股比例变动降低了股票收益波动性;在高速发展期和调整发展期,不管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还是持股比例变动,均与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6-2021年陆股通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陆股通资金换手率将境外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机会主义者,探究境外投资者持股稳定性如何影响股价波动风险。研究发现,陆股通资金持股稳定性越高,股价异质性风险和股价暴涨暴跌风险越低。异质性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股权集中度高、分析师跟踪数量多的样本中,陆股通资金持股稳定性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沪股通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发现境外投资者持股稳定性越高,股价波动风险越低的结论依然显著。结论表明短期机会主义境外投资者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而长期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Sias(1996)的研究方法,利用2002年至2007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价格季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导致了股票市场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以沪深两市2009—2012年661家A股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政治联系与审计定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一步的分组研究发现有政治联系且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民营上市公司,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其审计定价也越高;而没有政治联系且有机构持股的民营上市公司,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审计定价越低,说明机构投资者和政治联系是审计定价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能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一直是管理层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择股偏好与股票波动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筛选出与机构重仓股"相仿"的未被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从微观层面检验了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财务优良、治理有效的公司,而此类公司的股票往往呈现出更低的波动性。(2)在市场上升阶段,机构投资者提高了股票的波动性;而在市场下降阶段,机构投资者虽然起到了降低股票波动的作用,却未能阻止股价继续下行。(3)机构投资者的买入行为与股票的期内收益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而在滞后期中机构重仓股并未显现出更高的收益率,这意味着对于个体投资者而言,通过追踪基金公布的季度持仓数据来选择股票已经错过了最佳买入时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2012年间实施新股增发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增发折价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此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发折价率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此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噪声较大,股价同步性正向反应增发市场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减轻信息不对称、提高股票增发市场的定价效率。本文探索了我国股票增发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并支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增发市场定价效率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市场的指数基金(即ETF)成分股数据,以噪声交易者参与度和股价反映信息延迟程度代理定价效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ETF持股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被ETF持股比例越高的股票,股价反映信息越及时准确,即定价效率越高.第二,ETF持股主要通过交易成本、卖空限制和信息挖掘三种机制影响股票定价效率,ETF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并吸引更多的分析师挖掘信息.第三,ETF持股比例主要受基金申购赎回和成分股调整影响,基金申购赎回相关的ETF持股比例上升,可以提高股价反映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成分股调整相关的ETF持股比例上升,只能提高股价反映信息的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应丰富ETF产品类型,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ETF交易,推动ETF期权发展,完善ETF卖空机制和监管制度,规范ETF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文 《当代经济科学》2011,(5):99-108,128
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行为还是进行短期频繁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股票全流通时代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玉  李卓 《中大管理研究》2006,1(2):115-134
本文对2001-2004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主要指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其所持有公司的会计信息、市场表现信息、公司治理信息,以及公司综合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和市场表现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较强;公司治理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较弱;公司综合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最强。而且,上市公司分类信息和综合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规模、负债率、盈利状况、资金占用程度、上市年限、换手率、市价与股票回报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而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呈现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通过社会网络连接形成的机构投资者团体能否提高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识别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研究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对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影响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显著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形式越多元、披露内容越充分、文本相似度越低、文本可读性越高。作用机制表明,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主要通过信息监督效应实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提升。横截面分析发现,在无机构投资者调研以及长期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的组别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更高。上述结论意味着,为提升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审计师应具有审计全局、宏观视角;机构投资者团体应当树立长期价值投资意识,建立核心投资理念;监管机构应加快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2004年~2011年A股市场66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代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证券投资基金视为同质性机构投资者时,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企业RD投入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将证券投资基金视为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时,并按照换手率特征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机会主义者,发现长期投资者持股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短期机会主义者持股与企业RD投入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谢依云 《时代经贸》2012,(8):207-208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不断壮大,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种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体现在机构的各种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上。本文以2004~2010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为例,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脉冲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持股与股市波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持股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市波动,这种加剧在大盘下行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基金持股对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近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利益侵占假说",大股东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进行"隧道挖掘",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作为公司治理的可能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之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有动力抑制大股东的挖掘行为。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A股的183个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关联担保存在抑制效应。同时,我们发现,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即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绝对控股股东越不倾向于采用关联担保方式进行"隧道挖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A股非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析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考察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宏观金融环境下,该作用机制的效果与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缓解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非国有企业或货币政策宽松阶段,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削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和效果。股份回购是向投资市场传递信号的一种方式,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引导投资者决策,实现被低估股价的价值回归。研究结果显示:股份回购行为对股价波动有抑制作用;较之于场外回购,场内回购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对股价波动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股价波动抑制效果比国有控股企业显著;拥有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其股份回购行为的股价稳定效果不如低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这项研究为中国股份回购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也能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得出:一方面,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则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小.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除了对缓解融资约束产生直接影响之外,还会通过内部控制产生间接影响,即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同时,这种传导机制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都存在,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