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中国,我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列入了工作的重点,十二五期间,碳税的开征已经提上日程。开征碳税,目的在于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在分析碳税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提出了大体构想。  相似文献   

2.
碳税征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模拟分析了2007-2020年期间不同碳税水平、不同能源使用效率、不同碳税使用方式对二氧化碳减排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部门产出及其价格、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变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单位碳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单位碳税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越大;在能源消费环节征收碳税,同时降低居民所得税税率,并保持政府财政收入中性,可以实现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有所增加,从而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3.
碳税目的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开始征收碳税,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介绍了碳税的概念、国外发展历程以及国内进展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并在分析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西方国家较早开始了碳税征收的实践,国外碳税政策的实行在产业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梳理国外部分国家的碳税政策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分析碳税对于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碳税政策,提出我国实施碳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适时征收碳税 促进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国外碳税实践概况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碳税最早于1990年由芬兰开征,目前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  相似文献   

6.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而征收的税,它是一种环境税。碳税的征收会提高石化能源产品的价格,价格的提高会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会让新能源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当前我国尚未对企业设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推行碳税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2020年清洁能源利用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需要在"十二五"电力规划中解决诸多重大问题。本文从清洁能源加快发展、优化煤电布局、调峰电源配置、分布式能源发展、智能电网等方面,对"十二五"电力规划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是否开征碳税的论证由来已久,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碳税工作。文章基于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与实践,提出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思想,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数量关系,预测我国未来碳税水平。研究发现包含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大体上与环保部确定的高税率接近,而从长期趋势来看,远远低于欧盟国家的碳税水平。因此,有必要在设计碳税时考虑环境治理成本,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政府财税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落实碳强度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未来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17%。"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目前,需要在对该指标属性准确认识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政策框架。一、落实碳强度指标面临的形势(一)我国已作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与污染物排放带来地域环境外部性的特点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全球性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任何一国有能力独立完成的,需要全球合作。只有各国共同遵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2009年,我国政府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治理和能源转型成为我国的长期政策,碳税制度作为碳定价方式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碳税的制度设计和开征面临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征管性等多因素的制约,从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制定以及优惠政策四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碳税制度实施经验开展分析,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碳税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碳税制度设计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在人力资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碳税和CO2排放函数,研究碳税制度下的稳态经济增长路径与CO2排放量。通过改进后的内生增长模型计算得出碳税制度下的稳态经济增长率以及CO2排放量增长率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经验参数值带入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模型分析一致:在碳税制度下,时间贴现率越小,资本产出弹性越小,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越快,物质商品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越小,越能提高稳态经济的增长速率,同时也能更加有力的遏制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碳税实践经验与我国碳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占温室气体的60%左右。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开征碳税,是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任超  王洪宇 《财会月刊》2021,(4):155-160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推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被提上议程,在减少碳排放的制度中,市场性制度如碳税制度更加具有效率。通过分析碳税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分配效应,发现从税收中性原则出发制定合理的碳税制度更加符合我国“结构性减税”的供给侧改革方针,对碳税收入设计合理的使用制度有利于碳税制度的落地以及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在对税收中性原则与碳税再循环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盟“再循环机制”与美国“税收互换”的实践经验,提出碳税再循环机制的具体构想,并从实施对象、制度协调和监管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表明节能减排仍然是  相似文献   

16.
史言诺 《西部财会》2023,(12):16-1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具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等多重环境治理效应。开征碳税对于加快碳减排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梳理当前碳税研究进展,分析制约我国碳税发展的主导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遵循税收中性原则、统筹规划碳税税制设计、全面提高碳税征管水平等碳税开征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被认为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既是对"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的总结,也是"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迫在眉睫.碳税是国际公认最强效的碳减排手段之一,合理征收碳税将最终产生社会福利正效应.基于此,探讨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从双重红利效应、碳税累退性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三个视角分析碳税政策的社会福利,对碳减排驱动、社会福利约束以及细分行业地区的碳税政策进行展望,提出碳税政策实施应坚...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11,(10):25-28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十二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问:请谈谈制定《方案》的背景。答:"十一五"时期,国家第一次将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低碳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今天,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各国经济的约束条件,通过对碳交易、碳税和复合排放权交易的优缺点比较,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减排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