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MBO(Management Buy-out,译作管理者收购)是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的一种,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杠杆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股权和资产结构,从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一、当前我国MBO实践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1.解决产权问题,MBO不一定要降低成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下的MBO,是管理层实现企业真实价值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整合企业业务、调整企业和产业结构、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而我国的MBO则被赋予了解决国有资产从竞争  相似文献   

2.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融资并购方式,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股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中国特色的MBO的兴起在中国,北京四通集团于1999年首先引进MBO,至今为止,已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积极尝试着“中国特色的管理者收购”这条道路,如:浙江虎山集团、辽宁盼盼集团等。但这与国外的MBO是不完全一样的,国外的MBO实施的难度小,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  相似文献   

3.
竺素娥 《会计之友》2003,(10):17-18
MBO通过明晰产权,重建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业绩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目前因实施MBO的相关条件不足而影响了其实施效果。本阐述了我国企业实施MBO中急需完善的相关环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实施MB0急需完善的相关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素娥 《会计之友》2003,(10):17-18
MBO通过明晰产权,重建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业绩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目前因实施MBO的相关条件不足而影响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实施MBO中急需完善的相关环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内发展、借鉴MBO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波  邹建 《企业经济》2002,(10):23-24
一、MBO的发展和特征 管理者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国外如果MBO的目标是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常公司被收购后即转为私人控股,股票停止上市交易,所以又称为"非市场化".MBO开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为家庭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当业主面临退休而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时,利用MBO可解决继承问题又不必将控制权交与外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MBO大大兴起.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国企实施MBO四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即“管理层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总体来说,MBO就是企业的管理层通过资本运作,购买本企业相对多数的股份,而取得大股东地位,从而实现对本企业的控股。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制过程中,股权改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当公司的员工作为收购的主体,收购目标公司时,称为员工收购(Employee Buyout),即EBO.EBO源于西方,由MBO派生而来,它在产权交易过程中作为一个投资手段发挥着一定的意义.员工收购(EBO)是指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员工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取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是MBO的延伸和发展,使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激励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8.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经理层融资收购.也就是说,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以杠杆融资的方式来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也就是说,现代公司起源是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实现的,而MBO则是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来化解企业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戴斌 《广西审计》2003,(4):55-5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以下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崛起的势头,出乎许多管理层和研究者的意外,MBO在目前国企产权制度深层次改革实践中脱颖而出,因此2003年可能是中国国企MBO的元年。一、MBO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企进行了四轮改革实践:一是不触及产权的改革(1979~1993年),二是产权初步多元化的阶段(1993~1999年);三是…  相似文献   

10.
MBO的机制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Management-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并控股整个企业,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在中国发展才几年的时间,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管理学者和企业对此更是追捧有加。看来,他们对MBO的机制缺陷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一,MBO不代表现代公司治理的先进制度,相反它是对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一种反叛,它不能作为解决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主流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  相似文献   

11.
信托公司在MBO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融资收购(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行为.由于管理层收购能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故在西方国家曾是风行一时的购并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2年实施MBO的1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流量的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三方面对这些公司在MBO前一年至后一年共计三年间的现金流量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MBO前后公司现金流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现金流量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建立起现金流量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3.
MBO,一种新的收购方式风靡中国。这种新收购方式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以达到重组并获益的目的。MBO对解决产权问题有特殊的意义,还能够促进企业的二次创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期的《中国MBO操作:实证与对策》一文以典型案例介绍了MBO这一新鲜事物,可令企业家、投资者们思路大开。  相似文献   

14.
管理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管理或经理层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其目的是重组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MBO后企业的原经营在保持原有地位的同时,又成为公司所有。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并购流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端于欧美国家的企业。所谓管理层并购(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并购行为。MBO是杠杆并购(LBO)的一种。当杠杆并购的并购主体为本公司的管理层时,LBO便演变成MBO。  相似文献   

16.
触摸MBO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译成中文为“管理者收购”,即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而购买公司股份的行为。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并在实质上成为管理者完全控股的企业。因此,MBO理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的“背叛”,同时  相似文献   

17.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译成中文为“管理者收购”,即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而购买公司股份的行为。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并在实质上成为管理者完全控股的企业。因此,MBO理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度的“背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实际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在MBO操作过程中,管理层付出收购价格中的一部分,其他资金则通过债务融资来筹措。从国外MBO的实践来看,其中所需资金的50%-70%通过以公司资产为抵押向银行申清抵押收购贷款。该贷款可以由数家商业银行组成的银团来提供。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公司管理层通过融资方式收购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获得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MBO起源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引入我国后,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股减持、建立与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等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我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缺陷,又使MBO在我国出现异化,MBO在我国遭遇是否具有适用性的质疑.因此,对中外管理层收购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MBO在我国更大范围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理论与实际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MBO的理论解释 MBO的实质是公司控制权从原来的股东手中转移到了原公司的管理层手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MBO之后的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高比例负债的特点。现代企业理论正是基于这两点MBO做出解释。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契约(合同)的组合,主要包括资本与管理劳动之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